席勒写了哪些剧作?席勒的代表作有哪些
本文目录
席勒写了哪些剧作
约翰·克里斯托夫·席勒(1759—1805),是德国18世纪时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出生于符腾堡公国一个医生家庭,13岁时,被迫进入被称为是“奴隶养成所”的卡尔军事学院,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并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毕业后,席勒一度做过军医。狂飙运动开始后,他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人物,在20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著名的剧作《强盗》以此反抗封建统治,颂扬叛逆精神,这个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他个人却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并不得不进出符腾堡公国。
德国魏玛民族剧院前席勒和歌德铜像席勒的戏剧创作,深受康德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注重戏剧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通过美育可以实现社会改造。1794年席勒结识了歌德,此后,共同的艺术趣味,使他们成为亲密伙伴,两人合办《时代》杂志,一同领导魏玛剧院,创造了文人相惜、珠联璧合的一段佳话。
18世纪80年代以后,席勒的戏剧创作渐入佳境,先后写出了剧本《阴谋与爱情》(1784)、《唐·卡涪斯》(1787)、《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奥尔良的姑娘》(1801)、《威廉·退尔》(1804)等。
《强盗》是奠定了席勒在德国戏剧史上重要地位的剧作,它也是一曲显示着狂飙突进式的浪漫主义精神的慷慨悲歌。
剧中的主人公卡尔是个充满理想的自由青年,由于对腐朽卑鄙的社会现实心存不满,他幻想率领一队人马,把德意志建成一个强大的共和国。然而,一个卑鄙的阴谋,却把他的社会抱负,推向了绝路。
卡尔的弟弟弗朗兹为了得到父亲的专宠,并将哥哥的未婚妻爱玛丽亚据为己有,他向父亲大进谗言,恶毒诬陷卡尔,致使父亲受到蒙骗,与卡尔断绝了亲缘。在万分痛苦中,卡尔受到别人的蛊惑,率众啸聚山头,落草为寇。此间,卡尔一伙杀人越货,犯下了桩桩罪恶。
席勒画像弗朗兹将哥哥逐出家门的阴谋得逞后,又施展了新的阴谋,他指使一人上门报信,谎称卡尔已死,妄想以此计逼死父亲,并趁势向爱玛丽亚逼婚。爱玛丽亚虽然悲痛,但心中却只有卡尔的爱情,对弗朗兹的软硬兼施无动于衷。弗朗兹指使别人杀死父亲,但此人却于心不忍,将老人秘藏起来,并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爱玛丽亚。
卡尔乔装打扮,进入家门,了解了家庭的变故,并探知了爱玛丽亚的真心,然而,他却不曾与其相认。他率领众强盗来捉拿弗朗兹,弗朗兹自觉罪责难逃,自缢身亡。老父《阴谋与爱情》剧照亲痛悔交集,一命归西。爱玛丽亚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卡尔,可是卡尔已不再是从前那个纯洁的青年,而是血债累累的强盗,此时他已身不由己,只能作为强盗出生入死。爱玛丽亚决心随他而去,但却遭到了其他强盗的反对。她心灰意冷,要以死徇情。卡尔忍痛开枪,打死了心爱的姑娘。卡尔认识到,想用恐怖的手段将世界改好,这只不过是心造的幻影而已。最后,他扔下武器,离开众强盗,大踏步地走出了森林。
1782年1月13日,《强盗》在曼海姆剧场首演,引起轰动。据说,当时,“整个剧场就像一座疯人院。全体观众都睁大眼睛,握紧拳头,不断顿脚,发出沙哑的声音”。然而,这个戏却得罪了公爵,为此,席勒被禁闭2周,并被禁止写戏。
席勒的代表作有哪些
席勒,德国诗人、剧作家。1782年上演的以反抗暴君为主旨的《强盗》是他的成名作,也是“狂飙突进”运动在戏剧方面的重要成果。此后,写有悲剧《斐哀斯柯》《阴谋与爱情》,诗体政治悲剧《唐·卡洛斯》,诗歌《欢乐颂》等。古典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诗剧《华伦斯坦》三部曲、《玛丽亚·斯图亚特》、《奥里昂的姑娘》《墨西拿的新娘》《威廉·退尔》等,以及大量诗歌。此外,他还著有《三十年战争史》《美育书简》《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等历史学和美学著述。席勒和歌德一起把德国古典文学推向高峰,为德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席勒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约翰·克利斯托夫·弗里德利希·冯·席勒(1759~1805年)是和歌德齐名的杰出的德国诗人和戏剧家。13岁时,席勒即被符腾堡公国公爵强行送入军事学院,过了8年囚徒式的生活。然而,这种军事训练反而培养出席勒对封建专政的强烈憎恨和对自由的渴望。1782年,其第一部剧本《强盗》在曼海姆剧院上演,未经公爵允许,席勒越境观看,因而被关进禁闭所。席勒不堪忍受,遂逃离斯图加特,后流寓魏玛结识歌德,成为德国文化“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之一。《阴谋与爱情》一剧,和席勒在符腾堡公国的生活体验有关,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席勒的诗作《欢乐颂》经贝多芬谱曲,已经唱遍全世界,成为音乐宝典。
关于约翰·克里斯托夫·席勒有哪些生平事迹
1759年11月10日席勒出身于德国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城的一个医生家庭。1773年离开习惯的家庭环境,进入被称为是“奴隶培训所”的卡尔军事学院,被迫去接受冷酷无情的军事训练。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与外界长年隔绝,整年不得外出,亦无假日,出身不同的学生彼此之间严禁来往,进步书籍尤其不许阅读。
席勒在这所被称为“奴隶培训所”的学校里待了8年,切身的经历和体验使这个市民出身的青年产生了鲜明的反封建意识。培养了他反对专制暴君统治的进步思想。并且看清了人民所受的奴役与公侯们所施的暴政,成为文化战线上一名百折不挠、再接再厉的坚强战士。
毕业后,席勒一度做过军医,狂飙运动开始后,他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人物,1780年写成了著名的剧作《强盗》,以此反抗封建统治,颂扬叛逆精神,这出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他个人却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不得不逃出符腾堡公国。1782年写出了他的第三部悲剧《阴谋与爱情》,并着手创作新剧本《唐·卡洛斯》1783年席勒应聘任曼海姆剧院编剧1785年4月接受格·克尔纳等四位仰慕者的邀请,前往莱比锡,在戈里斯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他的名诗《欢乐颂》反映了这种真挚的友情所给予他的温暖和欢乐。同年秋天,席勒随朋友一起迁往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完成了《唐·卡洛斯》这部以西班牙宫闱斗争为题材的政治悲剧。这是他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标志着他的创作正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
席勒一生贫病交加,在生活道路上历尽坎坷,但是他对生活和未来始终充满信心。他以顽强的毅力从事创作,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的挑战和叛逆的精神”,歌颂了反对封建压迫的人物和力量,同时也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
1 805年5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席勒的墓旁。
席勒的代表作是什么
1783年,席勒写出了他的代表作《阴谋与爱情》。这个作品反映的是德国市民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间的激烈矛盾。剧中女主人公露易丝的性格体现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制度,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席勒借她的口喊出了“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人都是人!”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可以说是整个时代的心声。恩格斯称“这部作品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自此以后差不多有将近10年,席勒没有进行创作,他转向历史和哲学的研究。在研究中,他着眼于历史发展中的民族运动,把历史和德国当前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德国诗人席勒的简介资料
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是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德国诗人席勒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席勒生平简介 席勒全称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 历史 学家和剧作家,在多个领域内都获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德国仅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却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1759年11月10日,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赫尔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 1768年,席勒进入拉丁语学校学习。 1773年。席勒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 军事 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 教育 。 1776年开始,席勒开始发表抒情诗。在军校期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 1777-1781年,席勒完成了剧本《强盗》的创作。 1782年,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评价席勒是德国的莎士比亚。 1782-1787年,席勒写出了悲剧《阴谋与爱情》(1784年)、《欢乐颂》(1785年)诗剧《唐·卡洛斯》(1787年)等。 1787,年,席勒来到魏玛。 1788年,席勒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 1787-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文学创作。 1795年,席勒发表 美学 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 1796年之后,席勒创作了《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1年)、《奥尔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尔》(1803)等等。并且写出了大量的诗歌。 1805年5月9日,席勒与世长辞,结束了自己46年的人生之旅。 席勒的评价 席勒评价一:席勒是一位天才型的人物。席勒早年曾经学习拉丁文,后来14岁的时候被强制选入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就是在这所被诗人舒巴特称为“奴隶养成所”的学校中,席勒没有被训练成为一个奴隶,而是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早在1776年席勒17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后更是在年仅22岁的时候写出了旷世名作《海盗》。席勒被报纸评价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席勒能够在22岁的年龄说出大多数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实在称得上是一位天才。 席勒评价二:席勒是一位资产阶级反专制斗士。席勒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出了自己反专制的思想,《海盗》就是这样一部反专制的作品,同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更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进步的思想的真实体现。席勒的作品中反映出的思想内容在当时具有非常强烈的先进性,正是因此,所以席勒才得到了进步力量的追捧。 席勒评价三:席勒虽然是伟大的,但是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还是有着时代的局限性的,席勒的反专制思想,资产阶级民主进步思想还是具有相当强烈的妥协性的。席勒在自己的美学作品《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表达了自己对疾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抵触情绪。从这里可以看到席勒的思想的局限性和妥协性。 席勒与克里姆特的关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极具艺术天分孩子,如果能在一个领域内大展宏图,则说明其背后必定有良师益友对其进行谆谆教诲。还有从思想到技巧,均不遗余力的倾心教导。而席勒与克里姆特的关系,正如同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但是,席勒与克里姆特的关系,却并非那么简单。二十世纪初十岁出头的席勒,就对克里姆特产生了强烈的崇拜之情。并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了自己慕名已久的老师。尽管两人相差将近三十岁,但是他们具有高度相似的创作理念,前卫 时尚 的理念,大胆艳丽的色彩,对性的探究,对人性的抨击等等,两人一拍即合,一同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 三角恋,抄袭门,这些种种在世人看来不好的传闻,使得席勒和克里姆特的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从两个人的 绘画 作品中可以发现,他们不止一次的共用同一个缪斯,而这些女性模特,根据传闻也都和席勒和克里姆特拥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然而,席勒能作为二十世纪奥地利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克里姆特作为他的良师 自然 功不可没。正是克里姆特精心的知道与独特的见解,使得席勒打破传统绘画理念的制度推陈出新,走进了表现主义的新天地,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这点上来说,席勒与克里姆特的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猜你喜欢: 1. 古典名曲军队进行曲推荐 2. 音乐家舒伯特的简介 3. 历史人物贝多芬简介 4. 奏鸣曲(Sonata)简介 5. 歌德简介资料
席勒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啊
席勒的诗歌代表作是《干洗房》、《斜卧的女人》、《死神和少女(漂浮者)》。
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
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扩展资料:
在席勒的各种画作中,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的线条与极富个性的色彩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线条、破碎生冷的色块和生涩的笔触对物象进行夸张,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埃贡·席勒在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个性的桀骜不逊和对绘画成规的反抗。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真实地揭露人性的本质。席勒虽然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饱尝苦难和嘲讽,但却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了欧洲艺坛,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
更多文章:

王大雷老婆是哪里的(娶败家媳妇的男星,他每年给老婆2亿,最后一位花到破产被抛弃,都是谁)
2025年2月18日 02:44

菲律宾旅游花费多少钱(菲律宾巴利卡萨岛潜水度假村游玩多少钱+酒店怎样预定)
2023年12月7日 20:10

one冠军赛在哪里看直播(0Ne冠军赛|0月|5日在卫星频道哪个台直播)
2024年6月17日 09:50

郭士强与郭艾伦是什么关系(郭士强要是去别的球队,遇到他侄子,会不会选择输给辽宁)
2024年9月20日 16:40

2016扣篮大赛英文解说——nba2016的扣篮大赛有一段那些人偶们做动作这个时候的放的歌曲男的唱的貌似是一个男欧美乐队是什么
2023年12月25日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