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去哪了呢?德国元帅曼施坦因怎么去世的
本文目录
- 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去哪了呢
- 德国元帅曼施坦因怎么去世的
- 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去哪了
- 号称“战略天才”的德军元帅曼斯坦因,在二战后结局如何
- (硬核篇)二战名将—曼施坦因
- 曼施坦因是谁
- 手上沾满鲜血的德国名将曼施坦因,为何没有被判死刑
- 最负盛名的指挥官曼施坦因,他指挥过哪些堪称的经典战役
- 曼施坦因
- 曼施坦因简介 曼施坦因的妻子儿女
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去哪了呢
曼施坦因是1942年7月晋升陆军元帅的,他率领的第11集团军以少胜多,当月攻克塞瓦斯波托尔要塞,使之成为这一年苏军最大的失败之一。年底,保卢斯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告急,曼施坦因被晋升为“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组织对第6集团军的救援。
由于保卢斯的优柔寡断,解围行动最终失败,德军的南方战场的形势笈笈可危,于是希特勒将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合并成立新的“南方集团军群”,并以曼施坦因为总司令。1943年2月,曼施坦因指挥德军发起反击,再次攻克重镇哈尔科夫,给刚刚获胜的苏军当头一棒。
这次反攻是曼施坦因的得意之作,毙俘苏军32000余人,基本稳定了西南方向的战线,苏德双方形成对峙,不过,这也是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胜利。本来,曼施坦因提出了迂回罗斯托夫侧击苏军的夏季作战计划,但希特勒还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堡垒计划”,即拉平战线上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方案。
尽管苏军对堡垒计划基本掌握(德军高层有间谍),德军的进攻没有达成突然性,但是曼施坦因在南侧仍然取得一定进展,也就是说库尔斯克战役打到底的话,德军未必失败。然而希特勒为解决意大利的问题,中止战役抽兵西调,曼施坦因大为恼火,与希特勒发生严重分歧。
曼施坦因和克鲁格元帅飞往腊登斯堡,第一次提出了设置“东线战场总司令”的建议,言外之意由他统领苏德战场的所有部队。期间反希特勒的密谋集团也加紧了对这两位元帅的工作,试图在他们掌握东线兵权后发动政变,遗憾的是,希特勒拒绝了提案,而两位元帅又再次表达了忠诚。
密谋集团头目贝克将军大叫“我们被抛弃了”,正因为对前线将领的失望,他们才把目光转向国内驻防军(后备军)。然而由于东线缺兵少将,从1943年10月到1944年1月,德军在对手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希特勒又多次拒绝曼施坦因的机动防御战法,双方在军事指挥上的矛盾逐渐加剧。
曼施坦因忍无可忍,再次提出由他全权指挥东线战事的建议,并公开要求“元首”应该主要关心政治和外交,对国防军存有戒心的希特勒则又一次否决。在争执和败退造成的恶劣情绪下,以及戈林和希姆莱推波助澜,终于使希特勒下决心解除曼施坦因的职务。
1944年3月31日,希特勒为曼施坦因专门举办一个酒会并授予橡叶带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却同时以健康原因为理由,免去了曼施坦因的军职,而以东线“救火队员”莫德尔元帅取而代之,两个月后,曼施坦因转入预备役,成为一名赋闲在家的闲散元帅。
1945年1月,发觉德国大势已去的曼施坦因疏散了家人,独自生活在德累斯顿附近的乡下庄园里,因为彼时的德国城市已被炸成一片废墟,许多退役的将军和**都居住在郊外。
三个月后柏林战役打响,曼施坦因能做的,只是听着炮声琢磨自己的未来,因为第三帝国已经没有未来了。1945年8月23日,曼施坦因主动向驻扎附近的英军投降,不久转送英国的“德国高级军官关押所”,1949年作为战犯被判处18年徒刑。
但仅仅关押三年即被释放,他毕竟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盟国对德国国防军没有“发动战争罪”的将领大多处理的轻描淡写,1973年离世。
德国元帅曼施坦因怎么去世的
得病在德国巴伐利亚逝世。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尽管他从不质疑希特勒对于德国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以敢于在许多问题上当众反驳希特勒而闻名。在通常情况下这将导致丢官罢职,但曼施坦因却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3月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著有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士兵的一生:1887-1939》。曼施坦因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去哪了
曼施坦因是二战时期德军的三大名将之一,他的战场指挥艺术高超,是苏联军队最难缠的一个对手。曼施坦因成名于法国战役,在德国闪击法国之前,曼施坦因提出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从人迹罕至的阿登山脉出发,出其不意的攻入了法国的腹地,只用了不到40天就打垮了法国。法国投降之后,曼施坦因受到了希特勒的重用,被任命为56装甲军军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曼施坦因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击败了数倍的苏军部队,夺取了克里米亚半岛。之后又击退了苏联军队组织的反攻,俘虏了超过17万苏军,在曼施坦因立下大功之后,希特勒晋升他元帅军衔。曼施坦因打仗不拘一格,他擅长随机应变,经常能够在劣势的情况下打出漂亮的反击仗。
希特勒非常喜欢干涉将领们的指挥权,由于希特勒没有上过一天军校,没有任何指挥大军团的经验,所以希特勒经常会提出一些错误的命令。曼施坦因对于希特勒瞎指挥十分不满,在晋升为元帅之后,曼施坦因多次反驳希特勒的命令,指出希特勒的错误。事实证明,曼施坦因每一次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希特勒几乎每一次都是瞎指挥。如果希特勒听从曼施坦因的建议,那么德军可以避免很多次失利。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曼施坦因通过出色的指挥能力,将战争的主动权重新夺回。然而希特勒继续干预曼施坦因的指挥权,导致了苏军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因为不满希特勒的胡乱指挥,曼施坦因建议希特勒只搞政治,不要干预军事指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而且曼施坦因想要让希特勒任命一位东线总司令,以便于自己能够直接领导东部的作战,不再受希特勒的左右。
曼施坦因的做法触动了希特勒的权利,纳粹党的几个重要人物都开始怀疑曼施坦因的忠诚,最后希特勒将曼施坦因免职。曼施坦因被免职后一直在家修养,在1945年1月预感到德国将会失败的曼施坦因,将家人疏散到了德国西部地区,曼施坦因则在德国投降后被英国军队俘虏。战后曼施坦因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在入狱三年后被释放出狱,后来在联邦德国军队中担任了军事顾问,一直到1973年去世。
号称“战略天才”的德军元帅曼斯坦因,在二战后结局如何
曼斯坦因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的“三大名将”之一。作为一名杰出的战略大师,曼斯坦因指挥了多场关键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有不少人甚至认为他超越了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理应位居三大名将之首。尽管曼斯坦因为纳粹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在二战后期,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让人唏嘘不已。那么,这位“战略大师”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生呢?
1887年,曼斯坦因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柏林。曼斯坦因的家族是国内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一位炮兵上将,他的爷爷也曾是参与了普法战争的普鲁士将军。而他的伯父更是大名鼎鼎的德国总统兼陆军元帅兴登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注定了曼斯坦因的人生绝对不会平凡。曼斯坦因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少年候补军官团。19岁时便以见习军官的身份进入了一个步兵团中。1913年,曼斯坦因进入了军事学院学习深造。但随后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打破了他潜心学习的生活。
一战爆发后,曼斯坦因先后参加了比利时、波兰等地的战争。在战争中,他担任了中尉副官,后来又晋升为师作战科长。一战结束后,曼斯坦因成为了重建后的德国国防军中的一员。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德国被《凡尔赛条约》所约束,其国防兵力始终被限定为10万人。曼斯坦因也因为人数限制,晋升得较为平稳缓慢。等到1933年纳粹党上台并开始扩充军队时,曼斯坦因也仅仅是上校军衔。此后几年中,曼斯坦因开始渐渐进入了德国陆军总参谋部。
到了1939年4月,他已经被晋升为中将军衔。1939年8 月,曼斯坦因成为了南部集团军参谋长。尽管参与并筹划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但曼斯坦因却只能在幕后出谋划策,一直默默无闻。一直到对法国的作战中,曼斯坦因才真正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德国众多将领均主张正面强攻比利时和荷兰,但曼斯坦因却建议将装甲集中到南方的B集团军群之中,穿越阿登山区,从后方截断英法主力。
一开始,他的计划并没有得到重视。但后来,德国进攻比利时的计划意外被盟军截获。曼斯坦因多次努力提交计划,最终才得到了希特勒的接见。希特勒最终采用了曼斯坦因的方案,而英法联军也一路败退,最终只能在敦刻尔克进行撤退。实际上,英法联军与德军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悬殊。从装甲和人数上来看,英法军队甚至还要多于德军。但正是由于曼斯坦因正确的战略思想,德军最终将一场苦战打成了闪电战。在侵略法国的战争中,曼斯坦因实在是功不可没。
苏德战争爆发后,曼斯坦因终于如愿以偿,亲自指挥第56装甲军进入了战场。他充分发挥了德军的机动能力,在短短4天之内深入了苏联国境200多公里,苏军被打得溃不成军。1942年,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曼斯坦因被调任为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战役中,在苏军海军空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曼斯坦因指挥德国军队击败了三倍以上的苏军,他也因此登上了元帅的宝座。不过,正当曼斯坦因准备穿越刻赤海峡,向高加索地区进发之时。希特勒却要求他拿下列宁格勒。
曼斯坦因对这个计划十分反感,但他最终也无法违背希特勒的命令。在列宁格勒,曼斯坦因又一次被希特勒的命令左右。由于他的战略遭到了希特勒否决,列宁格勒久攻不下,曼斯坦因开始有些对总指挥部失望。后来,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包围,曼斯坦因不得不赶去救援。就在曼斯坦因为第6集团军的突围创造出条件时,保卢斯却以未收到元首命令,并且燃料不足为理由,拒绝突围。最终,保卢斯向苏军投降,德军遭到了重大的打击。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苏联军队势不可挡,他们开始向德军发起了反击。就在局面越来越被动之时,曼斯坦因指挥德军打出了哈尔科夫战役,成功遏制住了苏军的势头,稳定了军心。但此时的德军,已经开始逐渐落入下风,曼斯坦因最终也没能够力挽狂澜。战败回到德国后,曼斯坦因对希特勒的战略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认为,希特勒等高层应当放弃对军队指挥权,并交到专业人士手中。但希特勒却担心此举会削弱自己的权力,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由于曼斯坦因频频提出质疑,希特勒在1944年3月解除了曼斯坦因的指挥权。
在这之后,曼斯坦因再没有指挥军队作战。1945年8月,曼斯坦因向英国将领蒙哥马利投降。战后,曼斯坦因遭到审判,由于他自始自终都是履行着自己军人的职责,并没有参与希特勒的种族屠杀计划中,因此最终他被判处了18年监禁。1952年,曼斯坦因因为健康原因被提前释放。后来他成为了联邦德国国防部的军事顾问,并出版了《失去的胜利》等回忆录。1973年,纯粹的军人曼斯坦因离开了人世。(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苏德战争》)
(硬核篇)二战名将—曼施坦因
埃利希.冯.曼施坦因,1942年7月1日晋升为元帅。曼施坦因与隆美尔、古德里安三个可能是二战中德军将领里最负盛名的,在东线,曼施坦因所统辖的部队曾多达60个师,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对统辖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曼施坦因名气很大,更重要的是他的战略思想对德军影响极大。 1、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元帅施里芬所制定的一套作战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在未来战争中应付德国西面的英法联军所制定的(如图) 如果说历史上最有名的防线是什么,马奇诺防线绝对是榜上有名的。作为间战时期建造的马奇诺防线,是一条横贯法国东部,主体数百公里长的要塞防线,当真是法国以举国之力修筑防线来防备德国。(如图) 1、这套作战计划就是为了绕过马奇诺防线而制定的。 2、从北部突破进攻,经荷兰、比利时从而攻入法国本土。 1913年,80岁的施里芬临终时仍一再叮嘱:“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确保右翼强大就行。”尽管这一临终嘱咐随着德国悲剧的落幕而成为军事史上的名言。(施里芬计划可以看成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也可以说,施里芬元帅也就是闪电战计划的初步提出者,他认为,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的做法可以迅速打击敌人,这种施里芬计划的提出使得德军在一战前期迅速攻入法国) 2、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是将德军主力放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山区,对法军造成突然袭击,而北方则负责吸引法军注意,最后形成合围之势。此方案风险极大,但最终获得成功。(集中使用装甲集群) 早期德军总部的计划,其实是预设了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德国不可能经过一次战役就完全打败法国,需要循序渐进的推进。 第一步:应该是先占领索姆河北部的比利时、荷兰地区。 第二步:尽可能的多消灭英法联军有生力量,从而削弱其实力。 第三部:等站稳脚后,在向前推进法国。 但是曼施坦因提出,如果按照目前这份计划执行的话,最多只能实现第一步目标(占领比、荷)而不大可能实现第二步目标(尽可能多消灭英法有生力量,从而削弱其实力)因为这个计划几乎和施里芬计划如出一辙,而敌人在一战时期早就已经见识过了,肯定会有防范。从地势上看马奇诺防线建立在南侧和阿登山区形成一道屏障,几乎不可能强行突破,比利时平原是摩托化集群最理想的进军地,所以德国只有可能从荷、比进攻。B集团军的进攻矛头肯定会撞上敌人的防守主力,这么一来就是平推打法,如果平推打法,敌人可以凭借河流和堡垒重重阻击,消耗德军的兵员和士气,慢慢的瓦解德国攻势,即便守不住也可以缓缓撤退。曼施坦因预测德军进攻的矛头顶多只能推到索姆河以北(占领荷、比),而英法还是可以沿着索姆河以南组织新的防线抗击德军。 所以曼施坦因提出应该毕其功于一役,用一次大战役彻底击败英法主力,避免陷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陷入持久消耗,曼施坦因的目标是要几乎全歼进入荷、比境内的英法联军主力,他提出要把主力集中于A集团军群,从敌人认为不可能的阿登山区突破(上图的色当地段),直插索姆河方向的海峡一线,切断进入比利时的英法联军和后方法国的联系,配合B集团军一举歼灭。曼施坦因计划有个巨大的危险,如果在进军途中被英法联军南北夹击德军的精锐装甲兵团可能会全军覆没。(如图↓) 庆幸的是执行这次计划的是古德里安,德军装甲之父,他的第十九装甲军作为中路的突破先锋,目标英吉利海峡,从而切断英法主力的后路。通过古德里安的狂飙突进,英法联军的主力破灭在即。曼施坦因计划大获成功,直接导致号称拥有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光速沦陷(44天)这份战略计划包含了出奇制胜谋略和超强的执行力,缺一不可。 李德·哈特评价说:古德里安和他的坦克兵拖着整个德国陆军向前奔袭,这样才产生了近代史上一次最大的胜利!
曼施坦因是谁
曼施坦因全名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过多次战役的指挥官,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在众多军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曼施坦因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悍将”。
手上沾满鲜血的德国名将曼施坦因,为何没有被判死刑
因为他也是听命令做事而已,而且他还是一个很优秀的指挥官。
当前形势造就了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许多将军处于危险之中,并冲向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优秀军官从德国涌现。正如公众的后代所说,三个最著名的非帝国是三个著名的人物。对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这三个国家的结局不同。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人以失败告终,但曼斯坦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并具有战略眼光。尽管曼斯坦打了很多大仗,但他对一件事情感到后悔。
曼施坦因是传统的德国士兵的典型代表,他拥有完整的员工历史,并且是德国总参谋部培训的最好的将军。对于军事指挥和参谋运作,两者都非常熟练并且非常有创造力。与前两位名人相比,曼施坦因拥有最全面的能力和最高的能力,尤其是在战斗组织中。这是三位著名将军中的第一位,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在1940年修改了西欧的进攻计划。他提议使用装甲部队对阿登地区进行意想不到的进攻,这在德军战场上占据了西线的优势,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已经是军方认为经典的战斗计划范式,他在1942年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时确实脱颖而出。他最大的成功是组织了经典的哈尔科夫反攻,1943年提出的堡垒计划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苏德两军在实力比较上的差距使它成为可能曼施坦因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1944年3月31日,他因与国家元首发生军事纠纷而被开除。 1945年,他投降到英国蒙哥马利元帅。 1949年8月,曼施坦因以战犯身份受审,并被判处18年徒刑。
最负盛名的指挥官曼施坦因,他指挥过哪些堪称的经典战役
作为德国防军元帅,曼施坦因曾统辖指挥了多达60个师的德军一线主力部队,是二战时期,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齐名的纳粹德国三大军事将领。他指挥和计划的经典战役有:曼施坦因计划、克里木战役、西尼亚维诺会战、斯大林格勒解围战、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南线指挥、第聂伯河防御作战攻。
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1943年1月2日,苏军发动星球行动,在1月至2月初间攻破德军防线和攻占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及库尔斯克。第6集团军在2月2日投降后,苏军中央方面军转向西面,在2月25日向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中央集团军群发动进攻。2月19日,时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装党卫军及2个装甲军发动反攻。曼斯坦因指挥德国第4装甲集群,希特勒同意将7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投入反攻,第4航空队每天平均飞行架次由1月时的250架次增至2月时的1000架次,令德军取得战略性的空中优势,2月20日,当苏军迫近扎波罗热时,德军开始反攻。
2月20日至23日,武装党卫军警卫旗队装甲师切断苏军第6集团军的侧翼,封锁通向第聂伯河的道路及成功在萨马拉河包围和消灭一部份苏军,武装党卫军第二装甲师向东北前进,而武装党卫军第三骷髅装甲师在2月22日向同一方向推进,这2个师成功的切断了苏军进攻部队的补给线。
鉴于苏军间缺乏合作各自为战,曼施坦因命令德军攻向哈尔科夫。3月1日至5日,德国第4装甲集群包括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前进了80千米,距离哈尔科夫以南大约16千米。3月6日,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在莫什河建立桥头堡,开辟了通往哈尔科夫的道路。这次战役让苏军损失了52个师,大约45200阵亡或失踪,另有41200人受伤。
曼施坦因擅长用装甲部队以机动的方式深入敌阵纵深,迫使敌军无法重整旗鼓组成新的防御阵地,率领的第56装甲军创造了在4天内长驱直入苏联领土达200公里的成就。
曼施坦因
全名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又名弗里茨·埃里希·冯·莱温斯基(1887-1973),由一位军官格奥尔格·曼施坦因抚养长大,故双姓。曼施坦因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且位居三者首位。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精通战略战术的军事指挥官之一。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称他是希特勒麾下最会用头脑打仗的将领。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曾参加一战,先后担任过柏林第三军区参谋长、参谋部第一处作训处长、总参谋部首席军需部长。1939年,制定西线作战方案(被称为“曼施坦因计划”),被德国高层采纳实施,主张陆军建立突击炮兵种,直接导致了西欧战败投降 。
曼施坦因简介 曼施坦因的妻子儿女
曼施坦因是二战时期德国名将,号称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他曾著有《失去的胜利》、《士兵的一生:1887-1939》等作品,1945年被英军俘获后,在1953年被释放,摇身一变成了西德 *** 的高级顾问,一生也是相当传奇了。
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简介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原名埃里希·冯·莱温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名将,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他生于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副官和师作战科长,参加东、西两线作战。1934年任第3军区参谋长,1936年任陆军总参谋部第一总军务长,参与制订入侵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的作战方案。1938年任第18师师长,参加占领苏台德区的行动。
1939年9月任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参加德波战争。10月调任西线A集团军群参谋长,提出以装甲部队经阿登地区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曼施泰因简介,为希特勒所采纳。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9月任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作战。翌年7月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晋元帅。8月率部转战列宁格勒。11月奉命救援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曼施泰因简介,未果。1943年2月对苏军发起反攻,再克哈尔科夫。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1944年3月被解职,1945年被英军俘获。
1949年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1953年获释,成为了西德 *** 的高级顾问,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1973年卒于慕尼黑附近的伊申豪森。
曼施坦因的妻子儿女
1920年,曼施坦因和一个西里西亚地主的女儿——尤塔·西贝丽结婚,婚姻一直维持到1966年她去世时为止。
女儿名叫吉赛拉;
长子吉罗生于1922年12月31日,1942年10月29日于东线北方战场阵亡;
次子名叫吕迪格。
更多文章:

2021年nba总决赛比分情况(NBA 总决赛一场没打 就有球员可以拿到戒指了 球迷:真香)
2025年3月27日 04:36

巴西松子的所有小说(小说贵妃有心疾得宠着我记得以前看过这本小说而且是完结的那为什么现在换了个)
2024年7月13日 11:34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帅照(如何客观评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长相)
2024年8月21日 02:11

男主偏执占有欲强的现言(有哪些男主占有欲强,爱的很偏执病娇的甜文小说推荐)
2024年12月9日 17:02

谷爱凌晒万圣节照片,妆容精致穿火辣黑丝秀性感身材,私下里她性格怎样?谷爱凌分享万圣节照片,穿火辣黑丝,十分性感,她的时尚感如何
2024年7月22日 19:50

乒乓球混双男女站位(论述题(共30分) 混双比赛如何选择不同的站位)
2024年4月24日 06:10

nba森林狼vs掘金(本赛季NBA强队弱队差距极大,弱队有赢下强队的机会吗)
2024年9月5日 00:22

王治郅的篮下脚步这么厉害,当年他是跟谁学的?都打过NBA,易建联和王治郅相比,到底谁更强一些
2024年8月13日 11:10

nba扣篮大赛什么时候开始(nba扣篮大赛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2024年7月18日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