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真比国内好吗(澳洲or国内 生活在哪里会更幸福)
本文目录
- 澳洲or国内 生活在哪里会更幸福
- 澳大利亚与中国生活方式上的区别
- 去澳洲定居好吗
- 移民去澳洲生活好不好
- 澳大利亚的环境真的很好很好吗
- 澳大利亚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生活环境哪个较好
- 移民到澳大利亚会比在中国过得幸福吗
- 我在澳洲生活的真实感受总结
澳洲or国内 生活在哪里会更幸福
这个真的很难说的,每个人所想过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的人喜欢国内这样的生活,在大城市可以感受到忙碌、奔波但是却充实的生活,在小城市就是可以感受到比较慢节奏的生活、更多的是惬意和享受生活了。而在澳洲的话,跟国内的生活确实是有差异的,在澳洲的话多是边享受生活边忙碌吧,不要以为在国外生活会有多么的幸福,如果你在国外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那最后还是会非常辛苦的,首先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国外都没有一个身份,一些福利都享受不到,同时还要受到外国人的歧视这些都不用说了,虽然不会太严重但是肯定是会有的。但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活法,还是要看你自己呀,如果你觉得澳洲比较适合你,那也是非常不错的体验哦。
澳大利亚与中国生活方式上的区别
一.食物的不同:
澳大利亚:一般喜欢吃牛、羊肉、鸡、鸭、蛋、野味等。
中国人:爱吃各种煎蛋、炒蛋、冷盘、火腿、虾、鱼、西红柿等。
二.口味的不同:
澳大利亚:菜要清淡,讲究花样,不吃辣,对中国菜颇感兴趣。
中国:西餐喜欢吃奶油烤鱼、炸大虾、什锦拼盘、烤西红柿等。
三.打扮的不同:
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著人的服饰也与西欧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少洗,显得很脏。还有的土著人赤身**,或在腰间扎一块布遮盖。有的佩戴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质鼻针。节日时,他们还在身上涂上各种颜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澳大利亚人喜欢户外运动。例如,爬上悉尼大桥,从360度欣赏悉尼海港的壮观景色。与海豚游泳,企鹅乐园,澳大利亚野生动物参观,骆驼散步,骑马,冒险,各种刺激的活动。
澳大利亚人既有西部的基安蒂,又有东部的保留。他们喜欢各种运动,如冲浪、风帆冲浪、赛马、钓鱼、地面球、澳大利亚足球、板球、橄榄球、无网球和游泳。
去澳洲定居好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是比较好的,并且手中有足够的钱能够支撑自己出国际级旅游,或者是在外购房,以及进行移民或是定居。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在当下国度都是可以进行的,大部分人选择移民定居的地方都是澳洲。定居澳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地方是比较适合人居住的,并且经济发展也是相当不错。
定居澳洲也是需要一些相关的条件的,满足一些基本的相关条件,才能更好的在澳洲生活和发展。首先就是你的年龄必须在45岁以下,还要会一定的英语,雅思过级至少在五级左右,这样才能保证你在另一个国度能够正常的进行和他人交流。但是如果和你的职业挂钩的话,那就要另做说法了。所以具体的情况还是要根据自身来看的。
定居澳大利亚之后,如果你向进心跟自己专业有关的相关工作,就要进行职业方面的申请。并且有一定的积分制度,只有满足这样的积分条件,才能更加很好的进行发展。其实如果你想移民澳大利亚的话,自身的条件优势越多,就越能够为你自身进行打分,学历也是一个门槛,高中以上的学历能够更好的为自己,留下一个打分的基础。
其次,定居澳大利亚你想要更多的全方面的进行移民申请,还要满足一些相关的条件和要求。在!本国内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犯纪的行为,并且申请相关的移民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澳大利亚移民评分的条件是由11个部分共同组成的,你的分数越高自然就能够很好的顺利进行移民。
看完上面的相关要求,你觉得你自己达到了定居澳大利亚的条件了吗?
移民去澳洲生活好不好
很多国内人士会选择去澳洲生活,那么澳洲的生活到底好不好呢?移民澳洲怎么样呢?这是很多出国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出国移民网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移民澳洲好不好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澳洲呢?澳洲这个多次被评为世界上生活品质最高的国家,一直是众多国人向往的热土,不仅是因为它优美的生活环境,还有它的就业、物价、福利以及政府政策等等多方面的好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社会**
澳洲是一个安宁祥和的国度,这里远离战争、没有种族纠纷、无瘟疫、无自然灾害、无环境污染,被誉为人间乐土,世外桃园。
2、气候宜人
澳洲东南沿海是澳洲人口主要分布带,这里四季温和终年绿意盎然。除北昆州外,这里的居民大部分不使用空调,冬季亦无需供暖。四季蔬菜、水果、海鲜不间断应市,无污染且价廉、物美。由于气候宜人,澳洲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旅游,度假胜地。户外运动亦是这里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3、经济上升
目前澳洲的经济正处于上升期,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4.7%,超过几乎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澳洲的经济格局亦完全应了该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1999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人均财富的排名,澳洲名列榜首。
4、避免双重征税
除了外国税收减免制所规定的单方面减免双重税外,澳大利亚政府还同35个国家签证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全面协议,其中包括中国。因此,任何在海外的投资者都不必担心你在海外的资产及商贸活动会因为你成为澳大利亚居民而被双重征税,这也是许多来自各地的投资移民所忧虑的。
5、幅员广大
澳大利亚幅员广大,是全世界第六大国家,面积约相等于美国本土四十八个州,比欧洲还要大百分之五十。然而,澳大利亚却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每平方公里只有两个人居住。
6、轻松入籍
澳大利亚的入籍法十分宽松。任何持永久居民签证的新移民入境澳州后,只要在五年内累计居住满两年便可申请澳大利亚国籍。比其他几个移民国家的规定相对宽限很多,当然还要符合无犯罪及英语要求。
7、华人地位
澳洲经济发达,社会文明,200余民族,使用140种语言,和睦共处在这个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华人为澳洲最大亚裔社区约40余万人口,无论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华人在澳洲社会中有着相当重要地位,这从近年来众多华人当选各地议会议员便可见一斑。华人的春节联欢和每年一次的龙舟竟渡已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华人律师、会计师、医生、建筑市、工程师、教师、行政人员、公务员、企业家、商人比比皆是。许多人在主流社会中亦是举足轻重。
8、免费医疗
凡澳洲当地居民都可根据澳大利亚全国卫生保险计划在公立医院就医及治疗享受免费待遇。澳洲共有1100所医院,其中65%是公立医院。注册医生约4.2万名,注册护士约有19万名。联邦政府为一系列家庭和社区的保健活动提供经费。同时向23.6万个中---低收入需要养育尚未独立孩子的家庭提供资助,并计划在2001年达到为所有工人提供照料孩子设施的目标。目前全国照料儿童中心的名额已增加到25万多个。
9、义务教育
学龄前儿童教育:澳洲绝大多数儿童在5岁进小学前在学龄前中心学习。中心一般招收四岁的小孩,每天为两批小孩上课。
小学和中学教育:澳洲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龄是15或16岁(各州规定不尽相同)。约72%的儿童是在政府的公立学校上学,小学和中学都是免费的。
高等教育:澳洲有40所公立高等学府,它对一系列课程提供国际上承认的学位和研究生文凭。高等学校的学费可乡政府申请贷款。这笔贷款当学生参加工作后,其年收入达到全澳平均工资水平时(AUD27675)则必须通过税收制度予以偿还。而这种偿还不会导致对你的生活水平产生影响。
TAFE:中学毕业后若不上大学,可进技术进修(TAFE)学习参加工作时所需要的技能。如今共有技术进修学院285所,其教育和培训全国都承认。
10、安置就业
由于澳洲经济迅速上升,劳务市场需求大增。目前澳洲的失业率已降至历史新低,纽省最新公布的失业率为4.6%(其中包括暂时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士)澳洲独有的就业服务系统“中心连接署”(CENTRELINK)将会为每一个澳洲居民免费提供就业服务。中心连接的办事处遍布全国各地,你可就进向所在区办事处提出就业申请,并获得帮助。澳大利亚的报纸,特别是周三和周六的报纸是关于工作空缺信息的主要来源。另外还有众多的私营职业介绍所可以专业人士提供就业服务,收费取自你未来的雇主。
澳大利亚的环境真的很好很好吗
澳大利亚的环境算不错的。
首先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中间内陆的气候环境不适合人居住,所以人口很少,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环岛的四周,比如东北部的大堡礁Bri**ane,西部的Perth,南部的Adelaide,以及中部的Melbourne和Sydney等等。这些地区的气候相对比较舒适,像Adelaide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温度相对比较高,而冬天雨水多一些,气温不会太低,但是会感觉比较潮湿。
没有污染是我对澳洲最直观的印象,因为在国内的时候,时常会感觉嗓子不舒服,但是一下飞机到达澳洲之后,呼吸就顺畅了很多。悉尼的Blue Mountain的空气感觉特别新鲜,一片翠绿,由于环境保护的特别好,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人与动物和谐共存。
澳洲的人文环境也是相对包容的,因为大部分人口来自于移民,所以这里的文化在多种文化交织融合之后,对各个国家的朋友都是比较友善的,走在街上会有人亲切的跟你问好,有困难的时候也会随时随地得到陌生人的帮助,这是我在澳洲生活几年最大的感受。
同名微信公号:那家小哥雨翰(ID:tongyuhan6666)
澳大利亚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移民澳洲之后的生活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度的生活条件,有的人感觉那里生活很好,环境优越过的很舒适。从几个方面来看澳洲的生活。一、从穿衣方面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气候正好与我们国内相反。春季是9月-11月。夏季则是12月-2月。秋天是3月-5月。冬天是6月-8月。而且澳大利亚主要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北部地区是潮湿闷热的热带气候,其他东部地区和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相对来说温暖宜人一些,而南部海岸和塔斯马尼亚州就比较凉爽了,总体来说,澳大利亚的气候还是比较温和的,在衣服的选择上,留学澳大利亚没有必要带过于厚实的衣服和被褥等御寒物品了,当然大衣等基本御寒的衣服还是要有的。 二、饮食方面澳大利亚没有自己的特色食物,它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不过大家聚餐的时候,喜欢弄BBQ来吃,很适合聚会,大家可以一起吃美食品美酒,还能痛快地聊天聊地。当然在澳大利亚华人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餐也是澳洲美食中很受欢迎的。在澳大利亚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华人餐馆,甚至连超市都有买中国的作料和蔬菜。留学生可以自己做饭吃,而且中国人的好厨艺一直都是广受好评的。澳大利亚本国有法国菜、意大利菜、印度菜、日本料理、墨西哥菜,应有尽有,还有很多快餐店供你选择,平均伙食费用50到100澳元左右。如果你要是住在寄宿家庭的话,要记得报告他们你的喜好和忌讳的食物,以便他们购物准备。另外初到澳洲,难免会碰到一些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提早了解一下到时候就可以以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尴尬。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生活环境哪个较好
要是说环境 教育 当然是澳洲好但是人文这东西就不好说了,歧视不是没有而且,澳洲的晚上不安全,晚上商店基本上5点就都关门了,所以 他们没有晚上出来逛街散步的习惯,一般晚上除了city里还有步行的人,到外面就都是车,很少有人走路,女生晚上不可以一个人出去,有酒鬼和吸毒的,相比这一点,在中国晚上人很多,天气热还能出来乘凉,相对安全一点!我在澳洲,我还是比较喜欢中国,毕竟澳洲不是自己的地方,发生什么事情都特别害怕
移民到澳大利亚会比在中国过得幸福吗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呢?在澳洲生活很安逸,环境环境相当的好,治安很好,教育也不错,对将来孩子的成长环境会很好,如果有能力的话工作也会比较稳定,没有国内这么大的竞争压力……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如果答案是“不”,那后面可以忽略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来看看都需要面对什么。西方文化比较崇尚“自由”和“独立”,少有国内这种“群居”的状态,刚到的时候可能很不适应,很无聊。慢慢的融入环境以后,会有自己的圈子,偶尔可以组织一些party之类的,但是不会常有,平常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一个人的时候去逛商场?不好意思,国外的商场与其他任何行业的上班时间是差不多的,有些商场周末也会营业,但是时间会很短。总的来说,新移民最大的困难就是寂寞,如果耐得住,确实是很适合居住的。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没有标准的答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
我在澳洲生活的真实感受总结
在国内的朋友常问:澳洲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我无法用一个“好”或“不好”来概括,就好像有人问你在中国的生活到底怎么样?真的不好回答,因为不同人感受肯定不一样。 今天,抛开澳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体育之类的不说,我就站在一个普通小老百姓的立场,如实记录身边人最最真实的感受。 当然,本文涉及的主要是从中国移居到澳洲的华人,至于在澳洲土生土长的人,感受肯定会有差别。正因为移居的人对两边都了解,有对比,才更能体会两国生活的差异之处。 我从正反两方面分别介绍,先从好的说起。 一、正面反馈 除了大家知道的澳洲社会福利相对较好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下切身感受: 1、自然环境好。 这一点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纯净的空气、通透的蓝天、热情的阳光、清澈的海水、干净的沙滩、随处可见的大片绿地,可以说是所有人对澳洲的印象,确实是货真价实毫不掺假的。 澳洲相对地广人稀,可以说是人类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家里常会跑出大个儿的蜥蜴、蜘蛛,甚至有一次我的卧室不知哪个角落藏了一只蛐蛐,一到晚上就叫,天天给我唱催眠曲呢。我家附近有个叫狐狸山的小高尔夫球场,一直没想过为什么起名叫狐狸山。直到有一天,发现一只狐狸尸体直挺挺地躺在路边,才惊觉原来真的有狐狸生活在我们身边啊。它们在夜间出没,所以不为人知。 至于房前屋后的树上,每晚都嘶叫活跃的一种澳洲特有的负鼠,就更是普遍,如果它们钻进屋顶,相当恼人,半夜会听到天花板上面有脚步声,刚来澳洲时令我毛骨悚然。后来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不怕了,请专业的公司来把它们赶出去就好。 毫无疑问,对于像我这样特别喜爱大自然和动物的人来说,澳洲是个好地方,每天叫醒我的是窗外叽叽喳喳歌唱的鸟儿。澳洲养各种宠物的人家比例很高,随处可见猫猫狗狗,关键是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待遇很好,看着它们活得那么快乐,每个爱动物的人都会感到欣喜。 当然,这里也适合像我这样喜欢清静的人。因为人口密度低,每户人家间隔大,平时外面也没人,很难得听到人声。有时我猫在家里对着电脑一天,耳朵里除了窗外的鸟叫声,就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了。感觉这样的时光特别超脱,斯是陋室,胜似桃花源。 下图是女儿和小伙伴们,正在跟野生袋鼠赛跑呢,离市区远一点儿的地方,就能找到野生袋鼠,根本不用去动物园看关在围墙里的。 2、相对公平,按规章办事。 虽说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在澳洲,至少表面上不会让你感觉到被不公平地对待。至少,整个社会都视公平、公正、尊重为美德。虽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但至少大众的认同是一致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澳洲要小心被人控告种族歧视,有时候我跟女儿说起某个黑人,原本并无歧视的意思,只是用肤色来区别我指的是谁而已,女儿都会赶紧打断我,提醒我不要种族歧视。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对此这么敏感,可见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是很重视的。 作为既无关政治又不做大生意的普通工薪族,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在澳洲办事完全不需要找关系托人情,任何政府机构办事都是公事公办,完全按照规定操作。只要资料按清单准备齐全,就很简单,不用陪笑脸讨好什么工作人员。 3、关照弱势群体,慈善工作深入民众。 对小孩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无论是从公共设施还是人文关怀,都做得非常到位。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落实到细节,处处可见,包括专供他们使用的通道和设施,这一点我将在另一篇文章详细介绍。 我知道的朋友就有两个正在做有关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她们就职于政府机构,其中一位是专门为新移民提供帮助的。 另一位朋友在妇女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工作,那里专门接收遇到重大困境无处可去的妇女儿童。比如:遭遇家庭暴力的女人,会带着孩子投奔他们;没有合法签证滞留下来,因为被丈夫抛弃等原因无处可去的妇女儿童......避护所无偿为他们提供临时的住处,保证他们的温饱和基本生活,还会为他们找律师、申请难民签证等等。 澳洲人工不便宜,虽然物资可以从募捐中获得不少,但雇佣这么多工作人员为他们服务,就要花费政府不少钱。澳洲税收不低,但相对来说,已经有不小的比例是用在百姓身上了。 我朋友就职的妇女儿童紧急救助中心,英文名称是Women’s & Girls’ Emergency Centre (简写为WAGEC)。下面两张是官员到中心探访的照片,摘自该中心官网: 澳洲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特别多,并不是做秀搞形象工程,几乎每个购物中心都有他们的临时摊位,售卖东西,收益都用于慈善。平时在家,也会有人上门来宣传,要你捐点小钱。最常见的是慈善机构设立的二手店,店里的东西都是捐的,清洁消毒后售卖,里面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义工,没有薪水,卖得的钱款用于慈善事业。说是二手店,其实也有许多全新有吊牌的东西,有的是不合适的礼物,用不上就捐了,也有厂家商家的尾货捐出来。我自己也会光顾这样的店子,给孩子淘书,反正书是多多益善的,二手一手无所谓。 4、体力工作同样受人尊重。 在澳洲,明显地感觉到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这不仅是表面上说说而已,确实深入人心。因为,蓝领人士的收入往往秒杀那些看起来体面光鲜的白领。而且,他们的工作不那么操心,心理压力小,甚至时间上更为灵活自由。 当然,高学识、有头脑、有专业、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在什么社会都会活得很滋润。如果你不那么聪明,没什么学历,也没什么擅长的技术,也不用怕,只要你肯卖力、肯吃苦,就一定能挣到钱。 比如,打扫卫生不难学会吧?可以说是零入门成本的。我们在购物中心随处可见的清洁工人,拿着扫帚拖布四处巡视,保证自己负责的区域的干净卫生,这不难吧?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薪水并不比办公室文员低。也丝毫不会被人看不起。当他们过来清洁你眼前的餐桌时,我们都会非常客气地表达感谢,从他们脸上,你看到的是自信和淡定,偶尔还会快乐地和你打招呼聊两句。 都知道在西方国家,医生和律师是高薪又体面的职业,因此考这些专业特别不容易,大学读书的时间也比普通专业更长,许多华人移民最希望自己孩子从事的,就是这类体面稳定高薪的工作。因此从孩子很小开始,就参加各类补习班,要在成绩上拼出路。在咱们华人传统思维里,就算蓝领工资再高,都不太情愿让孩子做。 但大多数普通的本地西人,从心里并不认为孩子必须从事文职。我家邻居大男孩儿,就是高中毕业没考大学,去TAFE(类似中国的职业学校)学了汽车维修,估计他很喜欢干这个,成天在家捣鼓一台已经被他半拆了的车。做个修车师傅,也算是有一技傍身,而且收入高,基本不用担心失业。澳洲没车就像没腿,每家至少一台汽车,车辆保养检修是钢需。 记得曾看过报道,澳洲普通的搬砖工人,每月收入可达2到3万澳元。当然,这也是真正的血汗钱,风吹日晒,还要有强健的体魄,人家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回报。我每天接送孩子,路过附近的建筑工地,常看到工人们有说有笑,边听音乐边干活,感觉他们是很快乐的。 想不那么累,可以学点简单的技术,比如当个电工、水管工、锁匠、裁缝、修鞋匠之类的,这些工作相对轻松,时间灵活自由,一样能过上舒服的小日子。 我有个朋友忘带了钥匙,打电话叫人过来帮她开锁,人到了以后,不到两分钟搞掂,花了60澳元。人家现从家里跑出来专程为你服务嘛。 所以,在这里,只要愿意努力,不能说多富贵,但丰衣足食住个大别墅是一定可以的。关键是不用靠人脉拉关系,简单清爽自由,只要是凭劳动挣钱,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没人会瞧不起,更没人笑话。 下图的每小时平均工资,摘自2017年10月25日的《Daily Mail》(每日邮报澳洲版) 官网: 5、自由的多元文化国家,新移民更容易融入。 澳洲是移民国家,移民来自全世界各地,政府也很重视各国家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每年有多元文化节,就是对此的重视。 在这里生活,感觉自由简单。只要不触犯法规,不妨碍别人,你想怎么活都行,自己舒服开心最重要,不需要过多考虑别人的眼光,包括穿着打扮、行为方式。世界那么多不同地方来的人,真是什么样的都有,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谁也不会对你的生活品头论足。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大的方便就是生活上的便利。你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买到世界各国的食物。像我们长着中国胃,离了中国那些传统食物真是没法活,只要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华人的食品。现在就连澳洲本地的超市都有专门的亚洲食品货架了,我竟然连咱们的海天酱油都看到了。 政府对新移民也提供许多帮助服务,比如有免费的翻译热线,在医院有翻译服务等等。哪怕你一句英文都不会,在这里也能活得不错,这真不是夸张。当然,最好住在华人聚居的区,餐馆什么的全是同胞,很方便。 说了这么多好的,澳洲在你心目中是不是特别完美呢?别急,凡事都有两面,我们也得客观公正地看到它不那么完美的一面。 二、负面反馈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同样,澳洲的生活有好的一面,必然也会有不那么理想的,以下是被许多人抱怨的地方。当然,有的东西,在一些人眼里是缺点,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恰恰是优点,或者是无所谓的事情。这里提及的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同人生追求和性格的人,看法肯定会不同。 说起居住在非母语地区,对多数人来说,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的障碍。就算在国内已经学过很多年英语,一下子还是很难适应。何况还要用这半生不熟的语言去面试找工作等等,就算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因为表达跟不上,也可能会竞争不过本地人或者英语比我们好的其他移民,比如印度人。这也是国外的华人还是喜欢泡在华人圈子里的重要原因。毕竟交流完全无障碍,相同的文化,交起朋友来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深入。 不过,因为语言问题不算是澳洲特有的,移居其它国家也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就不把它单独列为一条了。 1、生活单调,一成不变。 澳洲的休闲娱乐业和中国的城市真没法比。晚上只有一些酒吧什么的开业,除了周四,就连商场都早早关门。刚来的时候很是纳闷,你上班,商场开门,等你下班了,商场也都关门了,包括银行也是如此。真是有生意都不愿意做。当然,购买食物和日用品的超市开到晚上九点,也有为数不多的24小时营业的大超市或便利店。仅仅能应个急,不像国内那种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天天灯火通明甚至通宵达旦。 澳洲人喜欢的娱乐消遣和国内的华人不太一样,一到周末或假期,一家人就开车往郊外跑,到海边冲浪、钻丛林徒步、划船钓鱼、烧烤露营......晚上泡酒吧的大多是还没成家的年轻人。澳洲就连男人都非常居家,一下班就回家,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一到天黑,市中心的路上都是匆匆回家的脚步。居民区的街上基本看不到人,所以自己走在路上感觉是有点害怕的。如果遇上醉鬼或坏人很难找到人帮忙。所以,晚上一般都不出门,非要出去也是开车。 因此,许多喜欢热闹,享受灯红酒绿的人,来到澳门会感觉非常枯燥无聊。总怀念在中国时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娱乐休闲场所。而且在时尚方面,澳洲也不如中国的大城市,特别是亚洲人,好像很难买到合适的时尚服装,或许有身材的差异,或许有审美的差异,反正我身边的朋友每次回国都必要大买一番。所以有这么一个戏称,管澳洲叫“土澳”,物质上土,人也傻憨。 下图是某镇的清晨,有华人在打太极拳,也有西人参与其中: 2、多数新移民在澳洲的社会层次相比国内有所降低。 对于讲究社会阶层的人来说,这确实让他们苦恼。在国内的时候,大多都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大学讲师、企业管理层、专业人才等高级知识分子。来到澳洲之后,很多都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专业,能找到什么工作就干什么。澳洲失业率也在上升,作为没有底子的外来户,生存压力摆在这儿,由不得你挑三拣四。 有开办奶吧、干洗店、杂货店、鱼薯店等小生意的,也有打工的,比如在幼儿园看孩子、做记帐员、卖房子等等。虽然这里没有职业歧视,而且挣钱并不少,但不少中国人心里还是有点不适应,特别是国内的亲戚朋友问起来,就觉得有点儿说不出口。 职业变化,接触圈子的层次必然跟着变化。在国内混的是中高层文化的圈子,在这边天天接触的人层面相对是低的。倒不是说看不起低层的人,他们也很有教养有礼貌,但在文化深度方面的交流确实是有隔阂的。 因此,那些很享受自己原先优越社会地位的人,或者想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的人,不适合生活在澳洲。 3、生活安逸,不利于年轻人奋斗。 澳洲的社会福利不错,加上生活节奏比国内缓慢,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家的日子就过得差不多。人就很容易发懒,没有奋斗的愿望。对于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挑战不小。 特别是这边人口少,人流量小,人工贵,做点小生意不难,但想搞大生意有难度。澳洲的市场规则已经非常健全,很难有暴发的机会。再加上语言沟通、文化融入等等水土不服,极难像在国内那样动不动就创造一夜暴富的神话。这里的每一分收入,都是一点一滴的劳动换来的,真的不是想象中那样遍地黄金。 澳洲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外面的变化也不像中国那么日新月异,在这住久了,人真的会变得越来越休闲。 下图摄于家附近的小公园,每到周末,就有人家来这里野餐,成群的野鸭悠闲地觅食,整个一派慢悠悠的气象。 4、事事需要自己动手。 大的不说,就说很小的生活琐碎。在国内,给车加油的时候,连车都不用下,开窗付钱完事儿。在澳洲你得自己下来加油,再进屋到收银台付钱。给车胎加气什么的也得自己弄。咱们华人刚来时因为不会加油闹的笑话也不算少了,有的加错了油,有的喷了自己一身汽油,好不狼狈。 这里买家具,基本要自己回家安装。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完成的挑战。好在对男人来说,组装家具似乎是个乐趣,老公总是兴致勃勃,装好了特别有成就感。当乐趣做是好,可是如果老公不在呢?把我关屋里几天我也搞不掂啊。花钱找人帮忙安装家具?还真有点怕丢人。估计本地人会惊讶于世上还有这么四体不勤的怪物吧? 澳洲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做手工,他们超强的动手能力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有些本地人手巧得让人惊讶。有的人把**变成手工作坊,一到周末就在里面捣腾,桌椅板凳甚至后院孩子玩的滑梯秋千,都可能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看起来跟买的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加独特。 这里多数人是住在有独立前后院的房子里,前后院草坪的打理,对我们来说真是个事儿。澳洲阳光足雨水好,过不了多久草就疯长,本地人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整洁漂亮,你也不好意思放纵自家的野草影响市容。一到周末,到处都是剪草机的轰鸣。当然,不差钱的也可以花钱请人来做。但澳洲的人工可不便宜,如果是自己的辛苦的血汗钱,真不忍心那么个花法。帮你除草的工人,很可能每小时挣得比你上班还多,想想还不如自己干吧,就当锻炼身体了。 5、花钱不如在国内时爽快。 澳洲人少,人工贵,不管是理发、修指甲、按摩、干洗衣服、改个裤脚,干什么都比中国贵,再加上澳元和人民币的兑换率,刚来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换算人民币。这一算就觉得更贵,花钱真的不如在国内时爽,从心理上就不那么舒坦。 我很羡慕在国内的朋友,哪怕是不用上班的全职妈妈,基本也都会请家政工来打扫卫生,甚至可以请人来帮忙做饭带孩子。我们在澳洲就没这福气了。一想到每小时要付三十多澳元,将近两百人民币呢,就为了自己偷偷懒?真的于心不忍。如果想请住家保姆就更贵了,保姆的薪水可能比你自己出去打工还要高。 我是个不爱做饭不爱做家务的懒人,想想以前在国内时,虽然没请保姆,但常会找钟点工打扫个卫生什么的,那时只要十几块人民币,根本不觉得有任何负担。 在国内随处都是餐馆,懒得做饭就出去吃,便宜方便。现在可好,像我不是住在华人聚居区,小镇上根本没有中餐馆,西人的牛扒炸鱼薯条沙拉那一套,真吊不起食欲。要想吃舒服了,就得开车到远点儿的地方找华人餐厅。而且也不敢天天出去吃啊,人工贵,厨师薪水高,饭菜的价格自然就高。 有个朋友曾经感叹道:“在澳洲有个稳定收入也不难,但要想攒下钱可真难啊!” 的确,在澳洲,特别是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开销真的不低,物价一直在涨,更不用说房价早已翻番。虽说哪怕一家人都不上班,政府也不会让你饿死,但要想活得有点儿品质,每年出国旅游旅游,孩子上个好点儿的学校什么的,还真得好好做资金计划。当然,我对比的是大多数普通人,富几代官几代来享受生活的不包括在内。 总之,澳洲是个既美丽又有挑战的地方。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相对来说,那些生活简单、安于平淡、心性淡泊、独立和动手能力强、对名利富贵奢华享受没有很高要求的人,更容易适应和享受澳洲的生活。好与不好,还是亲眼看看,亲身体会吧。 我相信,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何处都可以成为演绎幸福人生的美丽家园!
更多文章:

奥运会男子200米决赛(08年奥运会上博尔特打破了谁的200米短跑世界纪录)
2025年3月15日 05:41

切尔西奥斯卡身价(如何评价切尔西球员奥斯卡6000万英镑转会上海上港)
2025年4月13日 22:14

历届世乒赛女单四强(在世乒赛上孙颖莎晋级女单四强,她的单打实力是有多强)
2024年9月21日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