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晖台球教学(丁俊晖是几岁开始学台球的)
本文目录
丁俊晖是几岁开始学台球的
丁俊晖从8岁就开始练习斯诺克,9岁就在南京奥林球房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冠军,同年获得江苏省第4名。98年11岁的他就打出了118分,同年在无锡排名第三、上海让分赛亚军。98年底丁俊晖来到广州东英球房练球,在这家国内高手云集的俱乐部里,小晖的水平得以突飞猛进,2000年先后获得2次广州业余斯诺克冠军,深圳站赛第三名。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台球挑战赛上,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战胜多名各国高手获得第三,一战成名。
打台球时怎么才能出杆直
很多人都会对自己出杆不直,出杆带塞,所瞄点非所击打点等出杆问题困惑不解,在此谈谈我一点看法。出杆不直带塞,表现在出杆后握手内拐或外拐。很多人认为是站姿问题,于是乎左脚怎么站,左脚怎么站的说法众说纷纭。一开始我也有此问题,受论坛上许多贴子的误导,花费心思去研究左右脚,握杆手肩及手掌握法,腰臀位置,身体侧摆位置。后来我用过多种方法试图纠正和检验,本人是右手握杆,有以下几种:1、死命侧身,防止握杆手内拐,结果发现由于过于侧身造成颈部也相应需要扭正,因而造成瞄准困难,因为脖子很累,哪还有心思打球。此想法很快被我枪毙。2、游杆时特意将小臂外拐,结果发现时间久了往往矫枉过正,自己打球由内拐变成了外拐。枪毙此想法。2、大拇指和食指将球杆握得紧紧的,虎口也紧贴球杆,使球杆牢牢被我扣住,这样握法出杆好像可以打得很透,因为杆被握得紧不会在击打后出现晃动,力量足。但同样存在一个问题,造成我手指很酸痛,哪还有心思打球,再说看那些高手打球有些握杆松得很,甚至虎口都没贴紧球杆的,照样打得很准。此想法很快也被我枪毙。3、出杆时死命压杆在架杆手上,同理,为了确保出杆稳定性,但打了几天,发现这回是轮到架杆手酸痛问题,再问过几个绝顶高手,他们都是全身放松的,都说此乃无稽之谈。4、研究站姿,试过两脚平行站法、前后站法,但似乎对出杆直不直没什么大帮助,相反也是因为这些模棱两可的站法让自己腰酸背痛,打起球来头晕眼花。5、和高手在台球上练直线白球,发现其实如果仅让白球直线行走的话,我和高手是差不多的,但如果用白球击打目标球直线球的话和高手差距很大。因此说明一个问题,我打球时出杆的不直还可能和我瞄准有关。经过多番测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打球的姿势必须放松,全身上下重心要稳,但不能有任何部位有紧张感,否则这样的姿势绝不可能保持长久,试想打球一直这样紧张下去,也不要说自己出杆是不是直不直了,打到自己头晕眼花还怎么出杆怎么直法?二在姿势舒服,重心稳,全身放松的情况下,出杆的时所瞄非所打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瞄准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出杆直不直的问题。因为,经过总结我觉得我的姿势没问题,出杆应该也比较直,但还是会发生出杆不直,内拐,出杆带塞,所瞄非所打的情况,为什么呢?经过无数次在仅对白球进行直线击打时的练习,我发现我出杆直与否与用的杆法有很大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手架舒服的情况下:(1)中杆,挺直的。(2)低杆,有时会滑杆。(3)高杆,有时会带塞。2、在手架不舒服的情况下,比较典型的是球离库边有小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使得如果用常规架**使得架杆较短,如果用库边架法的,球杆又多长。但看过电视上的斯诺克高手比赛时,他们宁愿架杆多长也不愿架杆过短,因为这种情况下我采用库边架杆法,就是拇指垫在中指下面,球杆从中指和食指间穿过架在库边的手架法击球,发现:(1)中杆,不直。(2)低杆,挺直的。(3)高杆,带很多塞。因些得结论,出杆直与否与出杆是否平直有很大关系,因为在架杆手舒服时,中杆是最平的,所以中杆比较直,而在第二种情况,由于架杆较长,倒反变成中低杆时杆是平的,所以出杆比较直。而高杆因为不论什么时候都比我的手架高,所以有点往上挑会造成带塞。在明白这个道理后,我打球时就很注意手架的架法,高杆我手架就高点,低杆手架就低点,当加杆长又想打得准时,近量用中低推杆法,如果架杆长又必须要打高杆那么即使在库边上就得放弃库边架杆法使手架垫高心保持出杆的平直。这样之后,我出杆直比原来直了很多,但发现出现出杆不直带塞瞄不准的情况还是很多。又经过无数次南打白球练习后发现,这种情况还和出杆时的力度有关。有以下几方面;柔力:有时直有时不直。中力:挺直的。大力:有时直有时不直。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当我因惑不解的时候,版主TOMMY的贴子给了我很大帮助。在TOMMY的解答贴里,我发现TOMMY多次提到两种斯诺克高手出杆的方式:1、一是出杆抛杆法。在出杆时握杆手放松,将杆象掷标枪的感觉那样抛出去击中目标球,这样的好处是出杆比较直,长台进攻比较准,但出杆的稳定性难以把握。丁俊晖就是采用此出杆方式。2、二是匀称出杆暴击法。就是出杆时是匀速出杆,在球杆快接触击球点的一刹那暴发力量,将球击出,这种击球法持球时间长,力量很透。奥沙利文就是采用此出杆方式。许多人看了这两种出杆方式或许也会去模仿,但让我真正晃然大悟的是,我在平时击球时好像都没怎么刻意用过这两种出杆方式,不论柔力、中力还是大力,有时都没考虑过这种问题。于是我考虑了一下,我觉得自己的条件还是采用抛杆法好点,因为匀速暴击法太难掌握。在出杆平直的情况下,我按抛杆法苦练几天,果然出杆比原来又直了很多,便遇到长台的进攻还是会出现偏差很大的情况,我相信这肯定是瞄准的问题了,特别是母球贴库球经常所瞄非所打。到底原因出现在哪里呢?瞄准的问题是困扰我最大的问题,理论看过不少,也模仿过不少,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主要有:1、我是右眼型选手,但原来一直是采用下巴正中贴杆瞄准,于是我尝试整个脸稍右一点,单纯用右眼瞄准,但瞄准的问题依然存在。2、偏头法。将头右偏,也是用右眼瞄,结果瞄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也很累。经验告诉我,任何一种造成很累的动作都应该是错误的。但为什么我的瞄准就是不准呢?是我看点不准吗?1、采用切线瞄准法,问题依然存在。2、采用尾巴瞄准法,问题依然存在。3、采用母球目标球相同点重叠法,问题依然存在。我觉得之所以不论采用何种瞄准法都存在瞄不准的问题在于:1、其实大家所谓的瞄不准都是指中远台的瞄不准,很少有人说自己近台瞄不准的,也就是说,不论采用何种瞄法,到了中远台时就不准了。2、而且这个瞄不准是指偏差很大,很少有人打什么球都角度都八九不离十然后说自己不准的。想想也是,奥沙、丁俊晖就算再准也不可以多远的长台进攻都能打进吧。所以,所谓的不准就是指自己所想象的角度和击球后出现的角度总是偏差很大。3、纠正很多人错误的想法。总有人以为瞄准就是靠精确计算,每个球打几分之几,尾巴瞄准精确到哪个点,只要精确到了就是瞄准了,否则瞄不准就是瞄准方法的问题。我对此很嗤之以鼻。因为我相信,就算你是奥沙,也不可能是鹰眼吧,那种长台那么远的球难道他还能判断出切球的几分之几,能清清楚楚看到某个瞄准点?我相信,那了那种程度,即使视力再好的人瞄准也会有所偏差,只是他们的偏差小一点而已,那种情况下,瞄准的感觉肯定是需要的。因为有些人瞄准时不相信感觉我觉得是不对的。那为什么瞄不准呢?后来我悟出可能就是因为瞄准时没有产生瞄准的感觉。什么是瞄准的感觉?经过我冥思苦想,也不懂这个说法对不对,但我觉得就是瞄准时能将球杆、母球、目标这三个东西组成的系统完整的印在脑海里。瞄准感觉不对,通常有两种情况:1、有些人瞄准只看目标球不看母球,结果瞄点看对了,母球的击打点不对。2、于是有些人先看目标球的瞄点,再看母球的击球点,结果出杆点是打对了,但击到目标球时却不是打到瞄准点。为什么会这样,有人总说高手总是只看目标球,母球不看的。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大错特错,最后我得出结论我认为高手和我们这些低手一样,瞄准的方法用的都是相同的那几种瞄法,他们之所以在中远台进攻时特别准,特别稳,关键就在于他们瞄准时是杆、母球、目标球这个击球系统同时印在脑海里的,通俗点说,就是高手在瞄准时应该是眼睛同时看着球杆、母球、目标球的,这样他们才会对击球那一刹那有比较系统瞄准感觉。最典型的比如说母球贴库球,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只看到瞄点,或是先看瞄点再看击球点,结果击出去之后偏差很大。就是因为将这个瞄准系统切割开来了。因此我认为,不论在击打什么球时,都必须做到同时看着球杆、母球、目标球形成的瞄准系统,这样才能形成瞄准的感觉。任何单一的看法或是将系统切割开来的瞄准法都是错误的。在悟出这个道理后,经过研究,我调整了自己的瞄准姿势,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将脸部与球杆形成一个大概45度的夹解,下巴正中还是贴在球杆,形成脸部可以从球杆斜视出去的姿势,这样球杆、母球、目标球整个完整的系统都尽收眼底,不存在先看哪个的问题。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母球贴库球,为了看完整个瞄准系统,有将还必须将脸部与球杆的夹角做得成小,虽然会很辛苦,但这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而已。通过看高手的比赛,我发现高手们的确也是这么做的。出杆不直、带塞、瞄准的问题我就是这样解决了,经过我的练习,我的准度真的提高很多,特别是那种瞄准的感觉非常好,那是一个整体的感觉,出杆打到哪里,总算是八九不离十的。最后总结:稳定的势姿+放松的动作+平直的出杆+抛杆击球法(或匀速暴击法)+系统瞄准法产生的瞄准感觉=稳定而准确的击球。
丁俊晖打台球跟谁学的
小时候跟着他父亲学的丁俊晖的父母曾是从事副食品生意的普通个体户,父亲丁文钧爱好台球。8岁时丁俊晖就开始接触台球,不过他真正走上斯诺克台球的道路缘于一次偶然经历。他在小学三年级暑假时,他父亲与一位当地的台球高手切磋球技。在其他人的怂恿下,丁俊晖在父亲上厕所的间隙替父亲打了几杆球,竟出人意料地替父亲战胜了对手。 自此,丁父亲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台球兴趣。
王孟南和丁俊晖打过吗
打过。王孟南曾到上海为九球天后潘晓婷进行花式台球辅导,并到北京为世界台球锦标赛冠军丁俊晖进行花式台球教学。丁俊晖被称为“斯洛克”神童可以说在我国的台球全是无人知晓的人物,也是很多品牌的代言人。
更多文章:

第十四届全运会标志(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会徽中心部分不包括什么)
2024年3月27日 04:30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哪三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是谁)
2024年7月12日 02:51

天海0-3国安?命运坎坷天海的退赛风波,究竟是谁那么居心叵测
2024年7月16日 00:55

二战德国一神带二坑(谁能解释一下二战德国的第一战场和第二战场 详细点的)
2024年7月3日 04:50

韩国冬奥会黑幕(平昌冬奥会25日晚闭幕,你如何评价这届冬奥会)
2025年4月18日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