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典(二战时 瑞典为什么没被德国侵略)
本文目录
- 二战时 瑞典为什么没被德国侵略
- 二战期间,德国横扫欧洲为什么就不敢进攻瑞典
- 二战时瑞典作为一个小国,为什么德国没有攻打他
- 二战中,瑞典,瑞士和土耳其是怎么保持中立的德国为什么不侵略它们
- 二战时有两个小国家,德国为什么一直没敢打
- 二战德国闪电战席卷欧洲,唯独没有攻占瑞士,这是为何
- 为什么二战希特勒不进攻瑞典
- 为什么在二战时德国进攻中立国挪威,但却没有攻打中立国瑞典和瑞士
- 二战时有两个小国家,德国为什么一直没敢打呢
- 希特勒为什么不打瑞典
二战时 瑞典为什么没被德国侵略
瑞典是北欧的一个国家,是国际社会承认的永久中立国,盛产铁矿石,主要出口到德国,它在二战中奉行中立政策,所以没有卷入战争,但同是中立国的荷兰 比利时 都遭到纳粹德国的进攻,唯独瑞典和瑞士幸免,这是由于这两个国家实行军事中立,即是保留了较为强大的军队,希特勒考虑如果入侵瑞典,就可能被牵制较大的兵力,而且德国对瑞典的铁矿石非常依赖,所以,德国没有侵略瑞典,一方面担心会被牵制,另一方面,瑞典保持中立地位非常有利于德国,因为它可以正常的进口铁矿而无需担心盟军的干涉 .因此德国在地理军事上没有必要占领瑞典!!而且瑞典也很愿意以中立国家与德国纳粹交易~购得更多战争资源!!!
二战期间,德国横扫欧洲为什么就不敢进攻瑞典
二战时期,欧洲作为战争的主要战场,欧洲绝对大部分国家都曾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瑞典为何却能幸免于难?
第一:瑞典是中立国
德国横扫欧洲时,瑞典曾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被德国包围,但却始终没有对瑞典采取进攻,首先是因为瑞典是典型的中立国。
1780年,瑞典调整对外战略政策,与俄国、丹麦签订联合武装中立同盟,当时的瑞典国王约翰十四曾写信给英国首相帕默斯顿,信中非常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的政策将是尽我全力严守中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态度坚决而顽强地在德、俄之间维持中立,在战争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冷静地置身事外。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瑞典作为创始会员国与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一起加入国联。这微妙地改变了瑞典绝对中立的政治立场,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前,瑞典再次调整战略,表明了自己的中立的立场。
第二:瑞典的军事力量雄厚
瑞典也不是吃素的国家。在公元1000年前后,瑞典、挪威和芬兰组成了维京海盗,三国势不可挡地横扫了西欧,算是一站成名。后来又与德国所在的圣罗马帝国、波兰和立陶宛所在的波兰立陶宛联合国相继开战火拼,取得了胜利,完成了瑞典的军事战略构想,同时也向欧洲展现了自己的战斗能力和军事力量。
就当时而言,瑞典的军事力量绝对算得上是佼佼者,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不容小觑。当时瑞士的战斗机、潜艇、战舰、坦克等重武器装备,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虽然国家人口少,但军队力量也不小,且有胜仗在前,德国进攻瑞典,胜算很小,就算是打平,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不划算。
第三:瑞典矿产资源雄厚 且是德国矿产资源的主要进口国
瑞典铁矿石资源丰富,而德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主要的铁矿石来源就是鲁尔工业区和瑞典。当时德国每年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占生产量的三分之一,是德国的主要矿产资源进口国,如果对瑞典采取进攻,首先要有足够的铁矿石,才能有厉害的装甲部队,而瑞典作为拥有者坐山观虎斗的超高智商的一国,不会没想到这一点,从而可以利用这一点来牵制德国。
二战时瑞典作为一个小国,为什么德国没有攻打他
二战时瑞典作为一个小国,为什么德国没有攻打他?
在二战期间,欧洲由于德国的侵略,使得各国纷纷沦陷,德国纳粹党可谓是席卷了整个欧洲;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其中一个位于欧洲北部的一个小国——瑞典,却被这场战争幸免;直到二战宣告结束,瑞典始终保持独立状态,很多人都在猜想,在当时的局势下,当时的瑞典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竟没有遭到德国纳粹党的侵略呢?
其实在当时瑞典虽然是一个面积不怎么大的国家,但是它的实力还是挺强的,虽然在二战前遭到没落,但它依然是一个军事强国,在装备和军队上都是不容小觑的;再加上瑞典的地形特殊,不好掌控,德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如果真的跟瑞典打起来,对自己的实力也会有所影响。
本来当时的瑞典就是一个保持中立的国家,对于近代欧洲的战争,自己一直是保持独立,把自己置身事外;再者当时瑞典跟德国的关系很好,侵略这样一个处处对它忍气吞声的国家也没有必要,不然会招到其他几个国家的反抗,得不偿失。如果当时德国攻打瑞典,无疑是再多个敌人,自然没有必要。
虽然瑞典是一个保持中立的国家,但是它跟德国之间存在着很特殊的关系;在二战期间,瑞典向德国资助了许多物资,甚至还提供情报,所以瑞典自然对德国没有构成威胁,没有必要把这友好关系树成敌人。
二战中,瑞典,瑞士和土耳其是怎么保持中立的德国为什么不侵略它们
瑞典属于早期的中立国之一,国土居于北欧,矿产丰富,资源丰富,轴心国同盟对其只是资源的需求,并未对其进行打击,况且对于没有太大威胁的国家,那些本国的政府统治起来会更好。瑞士,早期中立国,即使荷兰,比利时等地中立失败,但是瑞士保留了下来,原因在于瑞士的实力以及经济上的优势,军队没有威胁,正好作为保留的好工具。土耳其,一战战败国之一,对苏联并不依附,且没有大量的军事实力以供消耗,所以不必担心这一点。总的来说,还是本国的统治机构统治起来会更好,至少相比军事占领,还是有极大的优势的。尤其是作为统治的工具,会减少兵力的分散,这样还是很好的选择,因此德国并未闪击这些国家。
二战时有两个小国家,德国为什么一直没敢打
二战时期没有受到德国波及的两个国家是瑞典和瑞士,但并不是说德国不敢打,只是说在权衡利弊之下没有打。无可厚非的是瑞士和瑞典这两个国家确实有强硬的军事实力,在以此为基础上才使得德国可以衡量利弊,如果没有军事实力作为依靠,那么德国的纳粹是不会和你讲道理,更别说放过你。瑞士瑞士是一个永久性的联盟这个意思其实就相当于瑞士是一个拳头往一处使的国家,不会搞内部分裂,自然也就没有给其他国家有机可乘的机会,刚开始的瑞典并不是一个国家,只是区域之间的联盟,他们为了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寻求自由,开始联合在一起,对奥地利进行反抗,小到地处偏远的阿尔卑斯山脉的村落,大到周边的城市,所有的人们团结一心,抱成一团来反对积极的统治,慢慢的从联盟变成了一个永久性的联盟。
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战争中最好的明哲保身就是中立,不偏袒任何一个国家不参加任何战争。瑞士由于在建国初期经受过灾难所带来的危害,所以一直对外采取中立政策。拿破仑失败之后,欧洲的首脑聚在一起开会议,在讨论之中,瑞士被正式的列为永久中立国。这就相当于给瑞士在战争中一块免死金牌,瑞士凭借着这个免死金牌开始了和平的战争,也如约定所说,欧洲的战火从来没有波及到瑞士。瑞士本身地势占优势瑞士的地势很高,所以就算德军想要发动侵略,也没有办法把装甲部队搬到山地上去,再加上瑞士拥有大量的财富,银行业特别发达,即使是德国,都需要通过瑞士的银行,把搜刮来的财富转换成资源才能加以利用,并且德国还要通过瑞士来**,从而获得大量财富,瑞士对于德国来说就是一个金罐子不能动。瑞士拥有强大的防御体系瑞士也明白自己保持中立并不是避免战争的唯一办法,还要拥有强大的防御体系,才能在战争中自保,所以瑞士很早就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如果爆发战争,那么每一位瑞士公民都将端起枪冲向战场,二战刚刚爆发的时候,瑞士也担心欧洲列强会不会不遵守条约,所以希望和平的瑞士民众迅速的组成了几十万人的武装部队,这种军事素质令人赞叹,也正是由于瑞士这种全民皆兵的政策,使得德国不敢轻易涉足瑞士。
瑞典瑞典以和平为主瑞典的外交政策和瑞士有点儿像,都是不和任何势力联盟寻求和平,也是保持绝对的中立。同样拥有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保持中立,想要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还是要自身实力硬,所以瑞典一直都实行十分严格的兵役制度,就如同韩国一样,达到规定年龄的瑞典人都必须要去服役,那些入伍的青年会学习常见的军事理论,还会学习实战知识和作战系统,同时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
瑞典暗中支持德国由于瑞典名面上是一个中立国家,但是私底下却对希特勒表示友好,从德国的角度来说,瑞士这个国家没有采取任何反抗措施,并且还悄悄的给予物资上的支持,那么德国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去攻打瑞典。且德国确实也需要瑞士的物资支持,因为德国其实是一个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大多数的铁矿石就是来源于瑞典和鲁尔工业区。每年瑞典提供了大量的铁矿石给德国,如果没有瑞典,德国的装甲部队也不复存在。希特勒自然也不是傻的,权衡利弊之下自然选择放过了瑞典。
二战德国闪电战席卷欧洲,唯独没有攻占瑞士,这是为何
二战时期德国***在欧洲肆虐横行,他先后攻占波兰,法国,瑞典,挪威,可是与德国接壤的小国瑞士却没有遭受到德国的进攻。弱小又无助的瑞士本是德国战车下的一只螳螂,但他是靠什么躲过了德国的碾压呢?
二战时期瑞士一直奉行中立国的态度,不参与***与反***双方的战斗,可是在这个全球大乱的时期,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生生存下去,瑞士明面上对外宣称自己是中立国,可是私下里与德国有着密切的往来。当时的瑞士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富裕国家,为了避免被德国侵略,在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对德国出钱出力出物资,暗地里帮助德国进行纳粹活动。二战期间与其说瑞士是个中立国,不如说他其实就是德国的附属国。因为对德国进行不少经济援助,所以当德国的闪电战席卷欧洲的时候,才唯独留下了瑞士。
当然金钱买不来友谊,若德国真的要进攻瑞士,那是没有什么情面可讲的。瑞士也是时刻做着抵御仅略的准备。虽然瑞士只有300万人口,可是瑞士全民皆兵上下一心,战争真的发动瑞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50万军队参战,这种全民护国的壮举让德国看到,瑞士不是一个软柿子,而是一个硬骨头。所以德国也没有对瑞士发动战争。
瑞士在二战期间能够很好的给予德国经济支持,并且又不容易被德国拿下,对于德国来说保留瑞士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瑞士避免了被战争的蹂躏。
为什么二战希特勒不进攻瑞典
当时德国的大量资金都存在瑞典 众所周知瑞典的银行是全世界最安全的。。。瑞典虽然是个中立国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才能中立。瑞典掌控着 纳粹 的大量侵略而来的财产。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政府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瑞士还与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并且在经济上向***国家输血。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意大利亦从同瑞士的经贸关系中获益。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二战时瑞士一直还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瑞典威胁德国,如果希特勒进攻瑞典就炸掉隧道。使得希特勒难以下定决心对瑞典作战。此外瑞典是北欧的一个国家,是国际社会承认的永久中立国,盛产铁矿石,主要出口到德国,希特勒考虑如果入侵瑞典,就可能被牵制较大的兵力,加之战略地位不如挪威和芬兰重要 。还有瑞典是比德国还纯种的日耳曼人,根据希特勒的种族理论,瑞典是德国的友好朋友,就像1938年时的奥地利,因此种族理论起家的希特勒放过了瑞典 。
为什么在二战时德国进攻中立国挪威,但却没有攻打中立国瑞典和瑞士
因为瑞典同意向德国出口铁矿,德国自然没有必要浪费军队去攻占瑞典,毕竟你占下地盘就要派兵把守,搞不好生产效率还不如从瑞典进口铁矿高;瑞士这边则是在帮德国**(德国从犹太人那里夺取了很多财产),当时瑞士之于德国,就好像回归之前的香港之于大陆,不是不能占,而是不占比占的好处大。
二战时有两个小国家,德国为什么一直没敢打呢
二战时期瑞士和瑞典保持中立,虽然这两个国家处于希特勒占领国家的包围之下,希特勒也没有真正下手。而这两个国家所谓的“永久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也有很多交易,迫于德国威慑也只能这样做了。(箭头所指国家都是中立国)
希特勒为什么没有打瑞典?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典都是保持中立的,与交战双方都没有历史恩怨,国际社会都承认瑞典的中立地位。
不过德国始终没有进攻瑞典主要是因为瑞典自身军事实力的强大,历史上瑞典也是一个霸主国家,周边的国家没少遭到它的侵略。瑞典国土地处北欧,面积45万平方公里,比较寒冷,常备军队始终保持在50万人,预备役人员100多万,军事工业超级强,有很多武器非常先进,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二战中德国吞并丹麦和挪威,很多人逃到了瑞典,瑞典国家可不是吃闲饭的,将这些人中的成年人大武装起来,组成军队,时刻准备为瑞典作战。(瑞典产博福斯M31榴弹炮图,媲美美国德国同时期大炮)
200多万的军队,如果德国进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北欧海盗可不是好惹的,山区和冰原地区非常适合打游击战,希特勒肯定评估过占领瑞典的代价,非常不划算,不能打。
瑞典为了避免战争,也是向德国妥协的,他们向德国出口铁矿石、军工机械、木材等战略物资,有时还允许德军的物资和士兵通过瑞典输送到芬兰,主要是铁路。瑞典人不但出口军事物资,而且特别能忍,瑞典的商船被德军击沉了,也不提抗议。配合的这么好,希特勒也懒得进攻了。
主要是自身军事实力很强,又配合德国,希特勒也不愿意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
希特勒为啥不打瑞士?
瑞士是全民皆兵的国家,二战时期全国有400万人左右,全部武装起来的话也有100多万军队,为了防止德军可能的进攻,瑞士军队也进入紧急状态,43万军队进入战备状态。
首先,瑞士地处阿尔卑斯山山区,地形利于防守,德军的机械化部队不能展开快速进攻,是典型的山地作战,时间、兵力、消耗对德军来说都不利,德军也是做过测算占领瑞士的战损的,况且瑞士的矿产资源也不多,不划算。
其次,瑞士一直保持中立,境内大约70%的人讲德语,从感情上来讲德国也不愿意打瑞士。(瑞士风景)
瑞士这个中立国还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德国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同美国等一些国家做贸易,瑞士是一个银行业发达的国家,瑞士成了当时德国对外贸易的中转站。
瑞士的医药、军工企业比较发达,二战中没少向德国输送这些物质,很多德国抢来的文物、黄金等贵重物品大都流入了瑞士,换取大量的物资。瑞士仅仅在1940年就贷款给德国1.5亿瑞士法郎用于战争。德军也可以在瑞士借道去意大利,瑞士的隧道可以让德军快速到达意大利。
希特勒为什么不打瑞典
希特勒3 月1 日签发的代号为“威塞演习”的作战指令也说明为什么德国将瑞典与丹麦、挪威区别对待:“斯堪的那维亚局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准备用武装部队占领丹麦和挪威(‘威塞演习方案’)。这一作战行动,可以防止英国对斯堪的那维亚和波罗的海的侵犯,保证我们从瑞典获得铁矿的提供,并为我们的海军和空军提供进攻英国的广阔基地。”瑞典幸免于难,重要原因是它一一接受德国要求。自1940 年4 月,即丹麦被占领起,瑞典向德国作出一系列让步,其中包括:德国可利用瑞典国内的火车向挪威纳维克(NARVIK)德国占领军运送粮食、被服、医药、医生和护士;将在挪威的德国海军、文职人员、伤兵运送回国。瑞典声称此举乃出于“人道主义”考虑。6 月5 日瑞典外交部宣布同意德国假道瑞典向被德军占领的挪威运送**物资。1941 年瑞典外交部索性抛开人道;同意德国将恩格尔布雷希特十师通过瑞典铁路从挪威调至芬兰,去攻打苏联,如此等等。瑞典许多政客和报刊舆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无耻背叛中立政策”,瑞典政府却屈从德国要求,取缔和封闭了国内许多家批评希特勒纳粹**的报纸。战局发生根本性转折后,瑞典对德国态度又急速变化,思想感情上向美国靠近,“对德国使用更为严厉的语调,采取对盟国有利的中立政策”。1943 年7 月瑞典通知德国,德军必须停止从瑞典过境。历史学家斯蒂格·海德纽斯坦率地说:“瑞典的标准是看谁的力量大。我们需要有个大国作为依靠。” 与此同时,瑞典又同意丹麦、挪威在其领土上训练警察部队,以便德国撤离丹麦、挪威时,这些部队能立即回国恢复秩序。瑞典从未停止向德国提供铁矿砂, 1943 年供应量达到顶峰,为1001 万吨,此后开始下降。英语此时取代德语位置,成为瑞典第二大语言。瑞典在二次大战中本着民族利己主义, 谁强大投靠谁,正如瑞典著名记者、瑞典最大日报《每日新闻》主编汉斯- 英瓦尔·约翰松说:“瑞典的战略是实用主义重于英雄主义。只要德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瑞典就顺从德国要求。”“正式说来瑞典联合政府始终执行中立政策,但有时被迫对德国做些让步,而这些让步在瑞典国内以及国外都觉得是有问题的。”
更多文章:

2001国足世界杯出线:谁知道2001年世界杯出线时中国男足的所有比赛比分和积分以及进球数和球员
2024年7月21日 10:57

她是中国女排的“黄金替补”,李珊的能力究竟有多强呢?为什么NBA球员对打先发还是替补看得那么重要
2025年2月26日 08:22

nba2009季后赛骑士vs魔术(NBA08\09赛季骑士VS魔术几比几)
2024年11月10日 20:30

c罗电梯球慢放(C罗绝技“电梯球”是啥原理与香蕉、落叶球有啥区别呢)
2024年4月11日 23:00

福建队最新动态:CBA争议一幕!福建主帅教球员防守使坏:该伸脚伸脚
2024年7月16日 02:06

历届足球世界杯冠军次数排名(世界杯哪个国家得冠军次数最多 哪个球员得足球先生最多)
2025年3月17日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