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的著作包括哪些?托克维尔金句
本文目录
托克维尔的著作包括哪些
1、Du système pénitentaire aux États-Unis et de son application en France(1833年)—《论美国的刑事制度及其对法国的应用》与古斯塔夫·德·博蒙合著。 2、De la démocratie en Amerique(1835年/1840年)—《论美国的民主》原本分为两卷出版,第一卷在1835年,第二卷在1840年。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3、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该作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开化,社会动荡愈演愈烈 4、托克维尔第二知名的著作:Recollecti***(1893年)—《回忆录》这是关于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回忆录,对其间许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利普、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路易·勃朗等)的评述十分尖锐,用语几近刻薄。托克维尔生前从没想过要将其公诸于世;在他死后他的妻子和古斯塔夫·德·博蒙将其出版。 5、Journey to America—《美国游记》托克维尔游历美国时的旅行游记。 拓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 Tocqueville,1805年7月29日-1859年4月16日),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 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因反对他称帝而被捕,获释后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之后主要从事历史研究,直至1859年病逝。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金句
托克维尔金句如下:
1.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
2. 生活不是苦难,也不是享乐,而是我们应当为之奋斗并坚持到底的事业。
3. 我相信,天堂在来世,而幸福在今生。
4. 把自己的思想限制在一个理念之中,在这种理念中奋发图强和盲目行动。
5. 做自己不赞成的事与做自己假装赞成的事有很大差别:前者是出于软弱,而后者是出于奴性。
6. 讨论我不感兴趣的问题时我讨厌,讨论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时我痛心。
7. 历史是一个画廊,里面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
8. 我本来很穷,而现在变得富有了。只要富裕生活在影响我的行动,我的判断岂能不任我自由。
9. 与其振奋激情,不如爱自由和珍惜人的自尊。
10. 人的观点是随着人的财富之多寡而改变的。容易来财的人与不容易来财的人的观点不一样。
托克维尔是谁(名词解释)
托克维尔可以理解为一位贵族出身的政治家,他从政治入手,阐述并身体力行的尝试着他的社会学观点.(这让我想起了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说法.)托克维尔的社会学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著作中,《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旧制度...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的人物评价
托克维尔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一方面,他具有社会科学家所应有的冷静、理性、客观;同时,他又葆有着人文学者的那种热情、理想与信念。他将二者很好的融合为了自身的学术气质,这种气质恰恰是许多只能执其一端的学人所缺乏的——或沉迷于工具理论而不问出路何在,或为宣扬个人理念而盲目事实。托克维尔作为民主论的集大成者,始终无人能够超越。没有人能比他更全面地论述民主的优缺点;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民主政府的能耐。现代社会平等的出现是有所得也有所失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托克维尔知道如何“权衡”;而他之后恐怕没有人能更深入地阐释了。——————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约瑟夫·艾普斯坦托克维尔关注的不只是权力,他有自己的道德远景——这一远景征服了众多读者——在托克维尔看来,真正自治的民主社会是一个崇高的理想,这样的理想可以让我们超越看似无可逃脱的现代生活的商业主义。——————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资深研究员拉里·西登托普美国民主之所以避免了托克维尔所担心的“多数暴政”和“社会平庸化”,正是因为美国国父们将“托克维尔式的悲观”融入了制宪时的考虑。——————学者、作家 刘瑜
托克维尔写过哪些著作
Du système pénitentaire aux États-Unis et de son application en France (1833年)—《论美国的刑事制度及其对法国的应用》,与古斯塔夫·德·博蒙合著
De la démocratie en Amerique (1835年/1840年)—《民主在美国》,原本分为两卷出版,第一卷在1835年,第二卷在1840年
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 (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第二知名的著作
Recollecti*** (1893年)—《回忆录》,这是经历1848年革命而写下的纪录,托克维尔生前从没想过要将其公诸於世;在他死後他的妻子和古斯塔夫·德·博蒙将其出版
Journey to America (1831年 – 1832年)—《美国游记》,托克维尔游历美国时的旅行游记,由George Lawrence翻译为英文,1960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简述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探析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摘要:本文主主要从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进行说明。民主与自由、平等的关系,民主和平等是必然趋势,民主是自由的基础,现在追求自由就要与民主相结合,一旦失去民主的自由就容易走向多数人的暴政。 关键词:托克维尔;民主;自由 一、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形成 (一)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时代背景 托克维尔出生于法国贵族世家,是法国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其一生经历过五个“朝代”。他在1831年对美国进行了九个月的考察。托克维尔的一举成名伴随着《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的问世。此书为他敲开了新世纪的大门,从人文科学到政治科学,这些成就,为他争得荣誉,随后成为法国人文和政治科学院院士中的一员,并于之后的四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正是他在这本书上提出民主思想,以新英格兰的乡镇与平等、暴政以及自由串联成为一个较为严谨的理论逻辑。 (二)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 托克维尔所提出的研究问题都是围绕着孟德斯鸠提出的许多问题当中的一个进行阐述。他曾经表示在他写《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时,模仿的就是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对政体的分析呈现为三种形式: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分权理论学说,其重点就是要防止权利的滥用行为,那么就需要用权利去约束权利,于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形式就被设计出来了。托克维尔继承了孟德斯鸠注重的分权思想,并反复强调美国的司法独立自由,与法国旧制度相比,司法模糊以及行政权利对司法的干预现象十分普遍,他不仅仅把分权思想局限在立法司法行政方面,还提出了在某种程度可以对全社会的范围内实行分权思想,可以说托克维尔的分权思想在孟德斯鸠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托克维尔对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的考察还具有着双重性,他不用理性主权理论取代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而是看到人民主权理论在不同国家的可适性与不可适性,进一步重申了人民主权理论。 二、民主与自由、
阿·德·托克维尔的生平如何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年),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出身于伊夫林省塞纳河畔的维尔内伊一个贵族家庭,高中毕业后去巴黎学习法律,深受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基佐的影响。大学毕业后进入政界并先后担任见习文官和凡尔赛初审法院法官。法国七月革命之后,他以考察新监狱制度为名去美国进行了为期九个多月的考察。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在美国的考察所得写成《美国的民主》一书,之后人生开始走向辉煌,被授予荣誉军团骑士称号,并当选为人文和政治科学院院士和法兰西学院院士。由于在政治学上的精深造诣,又先后担任众议院议员,制宪议会议员,国民议会议员,第二共和国外交部长等职务。在政治学方面的著作还有《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如何理解托克维尔
法国人托克维尔不愿深陷1830年革命后的政争,借口考察狱政,与朋友跑到美国。其实,此趟美国之旅,托氏是早有预谋。这不仅来自家族有人在美任使节,与美国人做生意,等等美情了解,更重要的,在我看来,来自托氏的某种直觉。他出身贵族,受过良好教育,年轻入仕,对法兰西乃至欧洲政情多有体会,法国革命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步死棋——旧制度被打碎,看似建立起来的新制度不伦不类,旧制度随时可能是似而非地死灰复燃,法兰西歧路彷徨。他直觉年轻的美国,有可能提供救法兰西于水火的药方,至少是某种现实的启发。托氏与朋友1831年抵达美国,次年提前回国。那时他二十五六岁,年轻、抱负、有责任心,跟当时的美情所差无几。两颗年轻的心脏碰到一起,改变了托氏的人生轨迹,也给人类留下一部探视美利坚早年民情、政情无以伦比的记录。如果问起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哪一次旅行产生的影响最大,恐怕非托氏美国之旅莫属。这次旅行,诞生了《论美国的民主》这部经典作品。托氏把他观察到的“野”,精到地概括为乡镇生活、乡镇精神和乡镇政治。即使有了托氏的概括,174 年以来,仍鲜见人们从此处出发,着眼研究、分析美国,或有,亦鲜见有人指出,乡镇生活、乡镇精神和乡镇政治,其实就是美国当代生活、精神、政治的原型,换句话说,美国当代生活、精神和政治,就是扩大升级版的乡镇生活、精神和政治。它们内在逻辑之严密,遗传密码之隐蔽,外表与内核之坚固与脆弱,深入进去,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原来,政治结构之美,可美轮美奂至此,政治结构效能之用,可无所不用其极。当我们剥开附着在美国当代政治层层盔甲时,我们终于发现了美国力量之所在。尤其需要强调的,“美国力量之所在”,是所有政治共同体所曾有的,包括我们中国。或我们干脆把话挑明讲,美国力量之所在,正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力量之所在。只要愿意,每一个曾经辉煌过的文明体,都可以寻着美国力量之所在,找回属于自己之所在的那股力量之源。笼统说美国是或不是包括中国在内政治共同体的发展方向,毫无意义,但内涵于美国政治的乡镇生活、精神和政治,它所体现的价值,一定为包括中国在内人类所有共同体所共有,并为包括中国在内人类所有共同体,基于本共同体利益、着眼人类大利益设计未来,提供参照,开辟道路。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如何解读《论》第四、五章,尤其是商务版该书第66、67 两页所载内容。今天,我们一起重温托氏的《论美国的民主》,回到托氏美国时代并从那里出发,回观今天美国政治的本质。我们中国人大多数时间也是这样的。中国过去讲究皇权不下县,讲究所谓的乡村自治,但是我们这个乡村自治跟托克维尔看到的美国乡镇生活和乡镇政治,有一个重大区别。在中国,乡村自治有一个基点,有一个大家经常提到的“士绅”阶层。士绅在中国是拿着大尺子的人,他们往往因为所接受的政治教育,以及做官的经历,使得他们始终拿着朝廷和天下这把尺子回到一个小小的物理空间(乡村)。他整天拿这个东西给人看,因此才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说。这确实是一种自治,但这种自治,除了依照村民的想法治理外,它还依靠士绅提供的更加重要的治理标准:朝廷、天下社稷的意见。而美国乡村政治,始终只有一个基于乡村物理空间的小尺子。美国的政治发育过程,就是拿着这把小尺子先到州,再到华盛顿量你的大问题。换言之,所有的大问题,不管是州还是联邦层面的,你化约不成一系列我小尺子可以测量的物件,那对不起,你这件物件是不可能在立法机构获得支持的。中国的乡村自治在很大程度上被“士绅”干扰了,士绅是导致中国乡村自治始终不能生发出政治性的重要原因。就拿梁漱溟乡村实验说吧。在梁的实验区,他无非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超级士绅,回到乡村,他在乡村搞技术培训、识字、讲卫生,这个很重要,但他诉诸的仍然是国家兴亡的标准,实验区并不是他的家乡。这不是我们所说的政治哲学意义上的社区自治,很大程度,它依然是一个国家建设,而不是地方建设。前人少有注意,士绅使得地方事务去地方化,赋予它国家建设的意义,因此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乡村自治这一实质性现象。如果说在欧洲地方事务和国家事务是分离,在中国则是国家事务最终不仅遮蔽了地方事务,还解构了地方事务。对,皇权无处不在,只有皇权这一把尺子起作用,别的尺子都不作数。而在欧洲,它是小尺子向上走到一定程度下走不上了,又回去,自己量自己。在美国小尺子一直向上走,但始终是一个不变的尺子,它是绝对意义上的尺子——乡镇生活。(摘自《1+12:通向常识的道路》)
更多文章:

埃弗顿对狼队比赛分析(谢菲尔德联队在主场0-1不敌埃弗顿队,你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
2025年4月14日 23:26

上官鹏飞之死他的对手承担多大责任?散打选手上官鹏飞因比赛受伤去世,散打是比赛杀人中国武术是以比赛伤害别人的手段谁高明为目的吗
2025年1月21日 01:30

历届全明星赛mvp最多的(NBA历史上谁获得的全明星MVP最多)
2024年7月11日 19:55

一球成名原型是谁 一球成名的简介?《一球成名》佳文哈里斯的原型
2024年7月21日 12:30

费莱尼转会曼联(盘点六位从英超赛场转投中超联赛的球星,上港新援穆伊领衔)
2024年7月20日 12:55

2019斯诺克世锦赛决赛央视网(今天和明天cctv5直播什么足球比赛)
2024年9月3日 11:50

2021nba明星(NBA球员扬尼斯-安特托昆博出生于哪一年呢)
2025年4月16日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