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 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
本文目录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如下:
1、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2、噪音可有个好处,淹没了词语。
3、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5、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就越真切实在。
6、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7、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8、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9、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10、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11、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米兰昆德拉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1
1、他在女性身上找寻什么?她们身上什么在吸引他?肉体之爱难道不是统一过程的无限重复?
2、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3、他在另一段生活里,另一段故事里,他无法在他目前所处的生活中拯救他已经不在场的生活。但是窗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4、就凭他是个陌生人,便超越于所有其他人这上。
5、让他们陶醉的城市景象之美事实上并非是个幻觉,只是在被践踏、侮辱和嘲弄之后,透过自身的衰败才隐约可见。
6、我们对它不必太在意,它就像是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一场战争。尽管这期间有三十万黑人再难以描绘德凄惨中死去,也丝毫改变不了世界德面目。
7、因此我们不能指责小说,说被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但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魅力。
8、他站在窗前,目光越过庭院,盯着对面房子的墙,在思忖。
9、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问流淌着的一条语义之河的低声谜语。
10、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11、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的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12、我们惟一可做的事,就是反抗不由我们选择的人类处境。
13、童稚的渴望摆脱了成人精神的一切樊笼,继续存在下去,有时候甚至在遥远的老年期依然还要冒出来。这种童稚的渴望抓住机会,在别人建议他的角色中体现了出来。
14、人是在雾中前行的人。但是当他向后望去,判断过去的人们的时候,他看不见道路上任何雾。他的现在,曾是那些人的未来,他们的道路在他看来完全明朗,它的全部范围清晰可见。朝后看,人看见道路,看见人们向前行走,看见他们的错误,但是雾已不在那里。
15、记住自己的过去,一直将它藏在身上,这可能是保持人们所说的自我的一贯性的必要条件。为了使自我不至于萎缩,为了使自我保持住它的体积大小,就必须时时浇灌记忆,就像浇灌盆里的花儿一样,而这种灌需要跟一些过去的见证人,也就是说跟朋友们保持固定而有规律的接触。
16、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反复下去!
17、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像托马斯和萨比娜交换产生了圆顶礼帽这一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个物件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18、道路:这是人们在上面漫步的狭长土地。公路有别于道路,不仅因为可以在公路上驱车,而且因为公路不过是将一点与另一点联系起来的普通路线。公路本身没有意义,唯有公路连接的两点才有意义。而道路是对空间表示的敬意。每一段路本身都具有一种含义,催促我们歇歇脚。
19、忠诚如果不是源于真正的激情,那该多么累人。
20、我们唯一的自由是在苦涩与快乐之间选择。
21、你从来不善于生活。你总是在想,你的义务,就像人们说的,是生活于其中。在现实的中心。但是,对你来说,现实又是什么呢?政治。而政治,是生活中最不基本的和最不珍贵的东西。政治,是漂浮在河流水面上肮脏的浮沫,而实际上,生活之河则涌动于深深的洪流中。
22、所有的狂热信仰都带着夸张。狂热式的神秘主义,如果它要把狂热进行到底,把谦逊进行到底,把**进行到底的话,应该对笑无所畏惧。正像圣女特蕾莎在弥留之际微笑一样,圣女安妮·勒克莱尔声言:死亡是欢乐的一部分,只有男性才惧怕它,因为他可怜地迷恋着他渺小的自我和渺小的权力。
23、我坚信,唯美的标准并不来自上帝,而是来自魔鬼。在天堂中,没有人能区别美与丑。
24、那是对一个女孩的责备:“你对我说,在爱情里只有爱欲。亲爱的,如果一个男人告诉你他想要的只是你的肉体,你准会逃跑的。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残忍的孤独感。”孤独。这个词反复出现。他试图用这种可怕的孤独前景来吓唬她们。为了让她们爱他,他像神甫一样对她们布道:一旦脱离了感情,爱欲便蔓延成无边的荒漠,人会在那里忧伤而死。
25、我突然明白到,我原先还想象我们自己跨在人生历险的马背上,还以为我们自己在引导着马的驰骋。实际上,那只是我单方面的一个幻觉;那些历险兴许根本就不是我们自己的历险;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由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它们根本就不能表现出我们的特点;我们对它们奇特的驰骋根本就没有责任;它们拖着我们,而它们自己也不知来自什么地方,被不知什么样的奇特力量所引导。
26、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27、自由并不始于双亲被弃或埋葬之处,而是始于他们不存在之处:在此,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谁把他带来。在此,人由一个被扔入森林的蛋来到世间。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28、在媚俗被当做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出于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利,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
29、噪音可有个好处,淹没了词语。
30、白天,她尽力相信托马斯的话,而且尽力像以前那样,始终一副开开心心的样子。然而,白天受抑制的妒意在夜里的睡梦中倍加凶猛,每次做梦末了,必定是一哭叫,不得不把她唤醒,才能停止。
31、待她不好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记忆,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
32、这时,她听见托马斯在唤她,这声叫唤太重要了,因为它来自一位陌生人,他既不认识她母亲也不认识这些酒鬼,每天,她耳朵里充斥的都是这些酒鬼一说再说的粗话和脏话。就凭他是个陌生人,便超越于所有其他人之上。
33、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嫉妒那样消耗一个人的全部精力。
34、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味,投向未知。
35、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36、你是你自己掘墓人的杰出同盟者。
37、历史的加速前进深深改变了个体的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个体的存在从出生到死亡都在同一历史时期里进行,如今却要横跨两个时期,有时还跟多。尽管过去历史前进的速度远远慢过人的生命,但如今历史前进的速度却快得多,历史奔跑,逃离人类,导致生命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四分五裂。
38、卡列宁,他的微笑能持续多久,生活的主题就能持续多久。
39、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40、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晚上忧伤几分钟。加起来会有多少分钟?她的爱值多少分钟的悲哀?他值多少分钟的悲哀?
41、从那以后,她明白了集中营绝无特别之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而是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来到世上,就是来到它的中间,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
42、就像在这尘世之中,自打一开始,除了背叛就没有别的东西!
43、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其为自我。
44、在一个小说家的创作历程中,向反抒情的转变是一次根本性的经验;远离自己之后,他突然带着距离来看自己,惊讶地发现自己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个人。有了这一经验之后,他会知道没有一个人是他自以为的那个人,知道这一误会是普遍性的、根本性的,从此他会知道如何将喜剧性的柔光投射到人的身上。
45、感情很显然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而且常常是在我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当我们“希望”去感受它,感情就不再是感情,而是感情的模仿,感情的炫耀,是通常所谓的歇斯底里。
46、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真正的生活,永远在别处。
47、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是真正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48、我讨厌听我的心脏的跳动:它是一个无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点着数。
49、因为一切皆被事先地原谅,一切也就无情地允许了。
50、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2
1、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这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2、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3、孤独: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
4、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些什么。
5、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6、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7、只有以后当蒙布被解开之后,他才能够看看过去,发现自己经验了什么事情,发觉事情所具有的意义。
8、让他们陶醉的城市景象之美事实上并非是个幻觉,只是在被践踏、侮辱和嘲弄之后,透过自身的衰败才隐约可见。
9、当心灵在说话,里指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10、她因自己毫无艳遇而高兴。艳遇是一种拥抱世界的方式。她不再希望拥抱世界。她不再去想这个世界。
11、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会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的远不是那么简单。
12、我们因为孩子才依恋这个世界,考虑这个世界的未来,参与它的.那些喧哗,那些骚动,把它的那些不可救药的愚蠢之事当回事。
13、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14、人都是被蒙著眼睛生活在现在的时光。他只被允许去感觉和猜测自己实际上正在经验的事情。
15、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16、这就是友谊的真正与惟一的意义:为对方提供一面镜子,让他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形象。假如没有朋友对回忆无休止唠叨,这一形象就可能永远被抹去。
17、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
18、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
19、眼睛,心灵的窗户、脸部的美的中心、一个个体特性的聚合点;但同时又是一种视觉工具,需要不断地洗涮、湿润,用一种含有盐的成分的特殊液体来保护。
20、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21、所有从拉丁文派生出来的语言里,同情一词,都是由一个意为共同的前缀(Com)和一个意为苦难的词根(pasSio)结合组成(共苦)。
22、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23、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24、背叛。从我们幼年时代起,父亲和老师就告诫我们,背叛是能够想得到的罪过中最为可恨的一种。可什么是背叛呢?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
25、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
26、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27、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28、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米兰·昆德拉一生主要写了哪些作品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作品特点
主要思想
爱、死、喜、悲,这些常见的主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下和各类媒体中都能找到。米兰·昆德拉通过在他笔下人物和读者之间架构起一种深层的精神联系,对上述每一种主题都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索。昆德拉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自己的创作进行互动;同样地,他也邀请我们这些读者参与其中,请读者与他笔下的人物建立起联系。贯穿昆德拉小说始终的是他大声疾呼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在他的几部小说中,昆德拉从几个不同方向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展开阐释;通过昆德拉以哲学为导向的方法,这些阐释过程触及到了人类生活的观念问题。
他之所以能在每部小说中对主题和人物进行如此深刻的描写,之所以能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如此渊博的知识,原因就在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最能体现出他对笔下人物有着亲身体验的例子就在他的小说《无知》中。昆德拉跟小说中的两位流亡者伊雷娜和约瑟夫一样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捷克共和国,而且和伊雷娜一样,他也移居到了法国并居住了30年左右。他的个人经历融入到了他的小说以及他与书中人物的深层联系之中,这有助于让他小说中的情境在读者眼中变得更加真实可信。作为一名深受他人影响的作家,昆德拉还从他个人生活之外的地方汲取灵感;他围绕着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和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等人的思想创作了一些作品。穆齐尔最著名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与昆德拉的一些作品有相似之处。《没有个性的人》审视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下降,并观察了众多人物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尼采着重讨论了永恒轮回和“最沉重负担”的理论,这也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重要主旨。这种来源于外部的影响与自己生活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大了昆德拉作品主题的深度。
叙述手法
米兰·昆德拉小说非常注重故事视角和时间视角的选择。传统叙事一般不外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即使偶有第二人称语式的叙述,也只不过是前两种人称叙述的变异而已。米兰·昆德拉在叙述人称选择上与人别无二致。但是,米兰·昆德拉在用第一或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时,却能营造一种非常特殊的效果。故事的发生与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同步进行,二者之间构成一种共时状态,从而使作品获得一种前所末有的真实感,有种切肤的“现场直播”式的“在场”感。
米兰·昆德拉是陀氏“复调小说”的忠实信徒,也是“复调”理论的坚定实践者。“复调”式叙事或者“多声部”叙事是米兰·昆德拉十分迷恋,应用得十分得心应手的叙事技巧。
米兰·昆德拉常常将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顺手拈来,揉进自己的小说中,同时讲述两种甚至几种故事。在其作品中,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杂揉在一起,既可随意拆开,也可随意拼装。拆开来是各自独立的故事,组装起来就是一部诗意的“复调式”小说。
对于米兰·昆德拉而言,小说叙述形式的选择是他痛苦的追求,也带给他创造的欢欣。应该说,他的这种追求是卓有成效的。他为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他的共时性叙述方式和复调叙述方式,分别从叙述者感知角度和故事主人公的话语角度,为文本故事建立了一个时序和逻辑框架。叙述语态和语式的各不相同,使得作品获得了一种形式和内容上的真实感。米兰·昆德拉梦幻叙述的灵感源于卡夫卡、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小说大师。但米兰·昆德拉对它的迷恋和熟悉丝毫不比他的老师们逊色。对它的机巧运用,使得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获得了一种朦胧的美学意境,也使他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小说找到了一条接近小说主题的捷径。因为似花非花既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意境,又是一种存在主义者们眼中生存状态的模拟写真。
作品主题
1、自媚(Kitsch)。kitsch是对无价值存在的完全否定,它不是庸俗,也不是意图取悦大众。kitsch更准确的意义是“矫情”,随时要赋予自己的情绪以正当合法性。哭不是因为悲恸,是为了应当表达悲恸;笑不是因为快乐,是为了应该感到快乐,这是人类究极无聊的一种表现。
2、古典音乐。昆德拉喜欢用一种谱曲的方式写作小说,为了将哲学、叙事和理想谱进同一支曲,他的小说格外讲求内容和主题之间的旋律配合。用欣赏古典音乐的方式读他的小说,你会发现他达到了不同要素间的平等和整体的不可分割,就像一支完美的赋格曲。
3、心理现实主义。昆德拉运用心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对人物的思维过程的关心程度超过了他们对人物外貌的关心,因为昆德拉不仅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创作进行互动,他也邀请读者参与其中,请读者与他笔下的人物建立起联系,他坚信读者的想象力能够自动补完作者的想象力。
对于米兰·昆德拉有哪些介绍
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他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他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
50年代初,昆德拉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最后成为了捷克著名小说家。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3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完。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3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米兰昆德拉作品代表作是什么这种文学风格流派应怎样认识
从内容上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主要为流亡小说。流亡小说代表,都以书中的关键性人物为主体,让人物具有“流亡”,即被排挤、逃离的特性,如《笑忘录》中的塔米娜、《无知》中的约瑟夫和《玩笑》中的路德维克。
他们所展现的是不同于斗争小说的“不做选择”的模式,他们不是作品所处时代的参与者,而更多的是一个旁观者和一个背离者,着也直接解释了《不朽》中的阿涅茨最终在远山前停车,然后离开人世的结局。所以这些“流亡”的人在小说中不断地完成“出走”,与他们的时代、他们的背景和他们的非自我意愿告别,一次次走入只有自我的世界中,用直接的眼光审视一切。
所以说,米兰所追崇的是反斗争小说,他所塑造的人物都在想尽办法从现在的生活中挣脱,最后走入纯粹的自我意愿,即不做选择的境地。其实这也是米兰的视角,他活在小说之外,他的影子是书中的人物,他的经历是书中人物的背离和流亡,所以他选择展现的是一种“不参与”的冷漠的态度,从这之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是具有“不动情、非理想也非残酷的理性世界”,与《堂吉诃德》的英雄主义的斗争小说形成鲜明对比。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1975年后在法国定居。他的作品大部分以布尔诺、布拉格为背景,而主题则包括政治、人生、哲学、性与爱等。因为政治的原因,米兰昆德拉从自己的国家被迫出逃到法国,从他的小说《笑忘书》中可以看出这点。因为《笑忘书》在法国的非法出版,捷克政府剥夺了米兰昆德拉的国籍。一个事情的发生总是有两面性,从此之后也成就了米兰昆德拉,使他享誉国内外。 《笑忘书》 《笑忘书》是关于笑与遗忘的故事。全文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组成,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本小说不像小说,而像散文或是随笔,只是他们的主题却是相同的。 文中两次出现失落的信,两次出现天使们。 第一次失落的信是米雷克因为害怕被抓想从他的情人兹德娜那里得到自己的信件。 他在回顾过去,想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他想回头看看给兹德娜的信,从中寻出隐藏着他的青春,他的起步和他的根基的秘密。 第二次失落的信则是文章的女主,她和丈夫从捷克逃出,但是她的丈夫却死了,她只能做服务生。她忘记了好多事情,忘记了和她丈夫一起的那几年,忘记了他们的旅行。她只得恳求她的女朋友在旅行的途中帮她拿回自己的日记本,但是旅行失败了。她又认识了雨果,为了找回记忆,她牺牲自己的肉体,最后一无所获。 对于第二部妈妈就分享几句美的句子吧! 恋人们,在这危险的热恋初期你们可要多加注意!如果这些天里你把早餐给他(她)端上床来,今后就要天天给端上来,否则就会遭到不爱和不忠的指责。 所谓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反抗。 《生活在别处》 小说中雅罗米尔是一个“诗人”,是一个天才。雅罗米尔塑造的克萨维尔从一个梦进入另一个梦。他醒来又睡去,睡去又醒来,一环扣一环就像俄罗斯套娃似的。只是最后,他知道了书包的所在。小说的结尾克萨维尔丢弃雅罗米尔逃走,而雅罗米尔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场。 生活在别处到底是理想还是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母亲、诗人、红头发的售货员、四十多岁的男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能够看到的一小部分。而客观存在的那么多,却不是我们能够参与的。 最后句子欣赏 诗人叫嚷说自由是诗歌的责任,说隐喻本身就值得我们为它战斗。 《告别圆舞曲》 小说只写了五天发生的事情,而作者也以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作为章节名称。而每一个小部分又以一个人的视角开始写起,最后组成整篇文章。 女护士露辛娜与著名的小提琴手克利马发生***之后认定那是克利马的孩子,而克利马却非常爱自己作为舞蹈家的妻子卡米拉。因此他和朋友们商量让露辛娜打胎,最后才知道那个孩子是电器维修工弗朗奇歇克的孩子,而露辛娜也因为误食了流亡者雅库布的毒药而死。虽然克利马摆脱了露辛娜这个麻烦,而他的妻子卡米拉却爱上了雅库布。
更多文章:

巅峰姚明在nba什么水平(巅峰姚明,在NBA里面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2024年11月6日 09:21

epic喜加二!这两款游戏别错过啦?steam喜加一在哪儿关注
2025年2月20日 17:30

周琦宣布退出新赛季(周琦宣布退出新赛季,他退出的原因是什么)
2024年4月5日 03:20

弗里克认为格策是关键球员,他在这次世界杯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2014年世界大赛决赛格策在加时赛一剑封喉为格策送上助攻的球员是谁
2024年4月2日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