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的象征意义(马踏飞燕是什么寓意)
本文目录
- 马踏飞燕是什么寓意
- “马踏飞燕”是什么意思啊
- 马踏飞燕的来历,要完整的
- 马踏飞燕的物理意义
- 马踏飞燕寓意
- 马踏飞燕的寓意是什么啊
- 马踏飞燕的寓意是什么
- “马踏飞燕”是什么意思
- “马踏飞燕”用这种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其象征意义是
- 马踏飞燕的含义是什么
马踏飞燕是什么寓意
展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马踏飞燕,即是铜奔马,为东汉时期的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在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是什么寓意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通高34.5cm,长45cm,宽13.1cm,重7.3kg。铜奔马呈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整个造型非常精美,展示了制造者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国家级文物,从1973年4月-1975年8月,先后到法国、英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美国等12个国家巡回展出。
“马踏飞燕”是什么意思啊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
马踏飞燕:
踏tà
用脚踩:踏步。踏板。踏青(春天到郊外散步。亦称“踏春”)。踏雪。踏月。践踏。糟踏。脚踏实地。
亲自到现场去:踏看。踏勘。踏查。踏访。
踩
笔画数:15;
部首:足;
马踏飞燕的来历,要完整的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关于“马踏飞燕”的名称,长期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铜奔马”说。铜马俑的造型雄骏非凡,它昂首嘶鸣,马蹄腾空,作风驰电掣般的奔驰,因而,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命名为“铜奔马”,因为是由青铜制成,也称“青铜奔马”,这也是对这具铜马俑最早的称法。 二、“马踏飞燕”说。虽然“铜奔马”的称谓比较直观明了,但是这具铜马俑的精妙之处是其后蹄下踏一飞鸟,仅以“奔马”名之,显然不足以表现其浪漫主义意境,因此有人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据说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奴亲王访问兰州,看到了这匹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的稀世珍宝,又将之命名为“马踏飞燕”。郭沫若发出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郭沫若回到北京后即与当时文物局负责人商定,将铜奔马调京参加了正在北京故宫举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其后并经郭老推荐,外交部长陈毅安排马踏飞燕与一批国宝级文物一起,赴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发动了一场“文物外交”。在美、英、法、日、意等国家展出期间,观众如潮,将它誉为“绝世珍宝”,天才的中国马”,从此,马踏飞燕名扬世界。郭沫若并曾泼墨挥毫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 三、“马踏龙雀”说。针对“马踏飞燕”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从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龙雀,因此认为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 四、“飞燕骝”说。前面几种名称,看似有些道理,但明眼人一细致品味便不难发现——其中无一不带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点。最近有资深学者提出“飞燕骝”这个名字,无论从构词方式之严谨、还是切意之准确无一不符合汉代的特点,堪称迄今为止“马踏飞燕”这座著名的青铜雕最贴切的名字。武威铜马足下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五、“天马”说。持此说法的人认为,龙雀是风神,即飞廉,这种神鸟,岂能是奔马所踏之物?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中有“ 铜雀蟠蜿,天马半汉”之句,是称皇宫内龙雀、天马两件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因此,这具铜马俑就是“天马”。《汉书·礼乐志》中《西极天马之歌》曾记载,“天马”足踩浮云,身可腾空飞驰,奔马踏着飞燕,正是遨游空中的“天马”形象。 六、“马神——天驷”说。与前几种说法一样,“天马”说也受到了置疑。有人提出:“天马”在汉代专指大宛汗血马及与此 有关的宫内陈列品。东汉明帝为置飞廉(即铜制龙雀)、铜马(即铜制“天马”)于洛阳,曾亲自出行到西安迎取,甚至不惜下嫁 宗室女子,或令大军征战,才求得汗血马,是谓“天马”,为此作《西极天马之歌》,为帝王祭天礼乐之一,以歌颂汉家天子的功 德。因此,无论“天马”是指真马还是铜马,都只是皇室威仪的象征,臣民不
马踏飞燕的物理意义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马踏飞燕寓意
马踏飞燕的寓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马代表着力量和能力,而燕则象征着和平、吉祥和美好。马踏飞燕的造型就是力量与美好的结合,寓意人们在追求力量和能力的同时也要追求和平、美好和幸福。
2.马踏飞燕的形象也寓意着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的稳定。在中国古代,马和燕都是皇家的御用图案,因此马踏飞燕的造型被认为象征着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繁荣。
3.马踏飞燕的造型还有一种美学上的寓意。它的形态非常优美,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观念追求“和谐”、“协调”的传统价值观。
《马踏飞燕》是中国汉代的一件非常著名的青铜器,其寓意也深受人们喜爱。
马踏飞燕的造型是一匹马踩在飞燕之上,马身雕刻得非常逼真,燕的翅膀和羽毛也非常精细。这个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总之,《马踏飞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寓意丰富,意义深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马踏飞燕的寓意是什么啊
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马踏飞燕像(21张)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本段造型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而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马的 uuuuuuuuuuyi ,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龙雀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龙雀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马踏飞燕的寓意是什么
马是古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燕,代表古代塞外匈奴,马踏在燕的身上有踏灭外敌统一国家之意!最起码这是众多象征意义中更重要的一点!
“马踏飞燕”是什么意思
马踏飞燕(历史文物)一般指东汉铜奔马。
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铜奔马微微地偏向一侧的头高昂着,前面头顶的鬃毛和后面的马尾一致向后方飘飞,**的躯体呈流线型,四肢动感强烈,三蹄腾空,右后蹄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
扩展资料
关于此马的名称,历来众多专家从不同角度为之命名,最后将其定名为东汉铜奔马,这也是被认可的名称,除此以外还有马踏龙雀、飞燕骝、紫燕骝、天马、马神天驷、马踏飞燕等说法。对于一件艺术品的命名有这么多的说法,这在艺术史中绝无仅有,可见其在艺术史上的巨大影响力。
这些不同说法的分歧点在于马足所踏之鸟的种类。此外还有一种折中的说法——铜奔马,这种定名很平实,不会有任何失误,但也避开了对于鸟形底座本身属性的认定。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在马足下加鸟形底座的做法是此雕塑的一种创新。
东汉铜奔马在动态飞扬下站立的实际问题。在壁画、画像石等同类马匹造型中并没有看到类似的做法。因为壁画、画像石是在二维或近于二维上实现,没必要节外生枝。
而在雕塑中则是出于现实需要,东汉铜奔马是一件在三维空间中展开的有体积和重量的物件,而且动感强烈,呈三足腾空之势,如果与壁画采用同样的方法,则不可能使奔马保持平衡。因此在其足下加上鸟形底座以固定,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
它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合平力学原理,又使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双双得到完美的解决,这正是它的高超之处。具体而言,鸟形底座平,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鸟的头、双翅、尾呈现伸展状,增大了稳定性,这道理正如三角支架。所有这些,使马的重心通过足踏于飞燕背上而能保持平稳,构思之精巧无出其右。
其次,东汉铜奔马用鸟形底座,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创造。制作者在固定奔马的同时,将底座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这一大胆而又巧妙的做法,增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实际上,借助部件来实现实用与审美目的的做法在汉代是常见的,比如著名的长信官灯就是将雕塑与灯结合,以宫女的袖管作为排烟道的方法也是如此。
塑造一匹马的逼真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止的物件表现出动感,特别是要表现匹日行千里的良马风驰电掣的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制作者却匠心独运,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地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
这样就衬托出马的迅疾,使一匹静止的铜马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东汉铜奔马身躯粗壮圆浑,但其动作轻盈,用一足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鸟身上,这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的计算。小鸟似乎正吃惊地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简直就是“扬鞭只共鸟争飞”的真实再现。
东汉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东汉铜奔马的造型方式,实际上沿用了通行于当时的奔马的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加上了飞鸟,既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
但它不同于近现代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一种程式化的创作模式,在形态上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造型,并且在马足下加上鸟形物以支撑稳定,这是一种创造。整体上看,东汉铜奔马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底。
“马踏飞燕”用这种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其象征意义是
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这个图形标记的形象是根据东汉(公元25-220年)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工艺品描绘的。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艺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行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那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即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腿,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了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络,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应用,但是研究后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物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急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识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马踏飞燕的含义是什么
它造型轻盈而雄骏,昂首扬尾,四蹄腾空,筋骨刚健,一副风驰电掣般奔驰的形状。而且,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完全体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境界。马的各部位的比例安排得恰到好处。观赏者们无论从雕像的正面、侧面,还是从整体上都会感觉到那种雄健、自在、超然的浪漫情调。这具青铜雕制的奔马俑确实称得上是一件集绘画、雕刻、冶炼、铸造等技艺之大成的艺术珍品。更妙的是,它的后足恰巧踏在一只正收缩着翅膀在空中疾飞的鸟背上,既表现了创作者的浪漫主义意识,又稳定了铜马俑的重心,真是精巧之极。正是根据这具奔马俑的这种造型,人们把它称之为“马踏飞燕”,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浪漫主义情调。可是,史学界却从此面对着一个难解之谜。这具艺术珍品的原型到底是一匹什么马呢?最初,专家、学者们仅仅是把它看作是一种造型生动的良骏。这也是铜奔马被赋名为“马踏飞燕”的原因。据史料记载:周穆王有8匹骏马,其中一匹名为“翻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匹飞驰速度已经超过了飞鸟的快马。专家们认为这具铜马俑很可能就是刻画这匹良骏的。可是,不久后研究人员发现,奔马俑的右后蹄下的飞鸟造型不像是燕子。经过专家认定,这只飞鸟竟然是龙雀。看来,把铜奔马改称“马踏龙雀”就更准确了。问题还不仅在此。学者们指出:在中国古代,龙雀可不是凡鸟,它是风神,古称“飞廉”,是一种神鸟。这样一来,它绝不应是一匹奔马所踏之物。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奔马俑是非凡之马的雕像。于是,一些学者提出:这形神俱妙的古代艺术品刻画的是一匹邀游太空的“天马”。古代的一些名人都描述过这种神骏。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作《天马歌》,其中就有“回头笑紫燕”的佳句。据史书记载,汉代产自大宛的良种汉血马就被称做“天马”。大宛在西北,而奔马俑出土之地武威也正是在西北。奔马俑和汉血马似乎有关,可是,这种说法也无法解释某些史料中的记载。在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中有“铜雀蟠婉,天马半汉”之句。这表明当时王宫内龙雀和天马是地位对应相当的铜制陈列品,而这具奔马佣造型却是马在飞廉之上,而且马踏着飞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最近又有人指出:在汉代,飞廉、大马地位极高,它们是皇家威仪的象征。无论“天马”是真的汉血马,还是铜制天马俑,都不可能被臣民享用。可这具奔马俑却出土于一位张姓将军墓中,确实不可思议。看来,奔马俑是天马之说,仍存有疏漏。有人提出了一种新见解,认为铜奔马是一具马神的塑像。古籍《尔雅·释天》中写道:“大驷,房也。”指的是上天二十八星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之四,名为“房”,也称“天驷”。秦汉以前,人们都崇“天驷”为马神,它后来演变成了马王爷。自骑兵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出现以后,人们便开始拜祭马神。武威汉墓的主人是将军,生前率骑戍边是他的职业,供奉马神也就在情理之中。他死后,亲人们将他的将军印和铜制马神随葬,以期望他在幽冥世界被庇护并获得尊荣,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这种解释的确有很强的说服力。只可惜,目前这些解释都仅仅是推测,没有找到足够的史料佐证。
更多文章:

中国篮球什么水平(中国篮球实力怎样如果CBA都实行全华班又会如何)
2024年4月19日 05:40

2012伦敦奥运会最终奖牌榜(2012年伦敦奥运会奖牌榜的总奖牌榜)
2024年12月12日 02:21

塔伦霍顿塔克臂展:身高1米93,臂展2米17!怪物新秀被沃格尔点名,新赛季上位
2024年7月13日 12:40

足球英锦赛重要吗(英国足球 英锦赛 重要吗 对于英甲球队有价值吗 英锦赛积分有什么作用呢 可以参加欧联杯吗)
2024年8月26日 20:00

天津女排联赛视频:天津女排官宣刘晏含加盟,她的加盟能给团队带来什么优势
2023年10月21日 00:56

弗拉基米尔 斯米切尔:哪位有96年欧洲杯捷克队的阵容资料如题 谢谢了
2023年11月2日 12:04

2006年nba总决赛奥尼尔数据,NBA06年总决赛FMVP为何是给韦德而不是奥尼尔,他们两人表现如何
2024年7月17日 00:32

2006f1各分站冠军(F1法拉利车队 每年拿的分站冠军数)
2025年3月13日 10:22

维金斯场均得分(场均18分,维金斯终有一日,也会成为联盟的传奇)
2024年7月11日 15:41

02年世界杯巴西队的主力守门员是谁他近况如何?巴西队目前队友实力
2024年10月7日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