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在哪个国家发生什么事)
本文目录
- 萨拉热窝事件在哪个国家发生什么事
- 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事件
- 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了什么事 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枪杀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你怎样评价塞而维亚青年普林西晋的行为
萨拉热窝事件在哪个国家发生什么事
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国际关系中复杂、多事的地区,素有“**库”之称。在这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棘手的问题既相互影响,盘根错节,又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在这之中,南斯拉夫地区更是矛盾与冲突最为集中和激烈的区域。又因为巴尔干地区地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欧洲各大国出于私利,一向关注这里的动态和变化,并积极插足各种矛盾与冲突。例如,发生于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原本是一场在欧洲常见的暗杀事件,起初,人们并没有对此感到有什么异常,但在事后的一个多星期后,欧洲列强居然把它炒作成一场沸沸扬扬的“七月外交危机”,进而又因此引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南斯拉夫人南斯拉夫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现南斯拉夫境内的最早居民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克尔特人。6世纪,斯拉夫人的一支开始突破拜占廷帝国的多瑙河防线,侵袭巴尔干半岛。7世纪,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融为一体,统称南方斯拉夫人。南斯拉夫境内的斯拉夫部落为了争得生存和安居之地,先后同拜占廷人、阿瓦尔人、法兰克人、匈牙利人、威尼斯人等进行了接连不断的战争,曾建立起中世纪国家组织。但是,由于无力抵御邻国的扩张侵袭,这些国家存在的时间都不长。保加利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和东部,中古时期最早居民是色雷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曾在这一地区建立过奴隶社会。7世纪后半期,一支古保加利亚人进入今保加利亚东北部。在反对拜占廷帝国的共同斗争中,古保加利亚人和定居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结盟,并于公元681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后古保加利亚人逐渐被斯拉夫人同化,成为斯拉夫国家,但仍沿用保加利亚这个名称。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独立从14世纪到16世纪,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帝国——奥斯曼帝国从亚洲西部出发,征服了巴尔干半岛,消灭了南斯拉夫境内的斯拉夫国家,在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建立了长达5个多世纪的军事封建统治。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这里民族关系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数。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摆脱了奥斯曼帝国(1299~1922)的统治,取得了独立。不久,兴起于欧洲中部的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而当地人民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大的南方斯拉夫人的国家。《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这时,俄国以南方斯拉夫人的***自居,插手巴尔干事务,使那里的矛盾更加激化;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同盟条约》首先缔结。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了英国。德国修建“三B铁路”的计划也表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意图,从它的首都柏林开始,过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到达亚洲的巴格达。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英国也调整了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20世纪初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战争的**库。巴尔干半岛国家分别被拖入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巴尔干半岛国家先后建立起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一方面,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着巴尔干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特别是南斯拉夫的****十分复杂,人数在50万以上的民族有8个,最大的塞尔维亚族只占人口的36%。这8个民族在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和经济发达程度等方面差异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8个民族虽然统一进一个王国里,但由于这个王国实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民族关系相当紧张。铁托执政时期,在南斯拉夫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的存在得到承认,国家实行联邦制。1980年铁托总统去世,南斯拉夫失去了一位有**的领袖,许多原来被掩盖的****开始表面化。19世纪末巴尔干半岛之所以成为**桶,是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首先,土耳其海峡位于巴尔干半岛与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对于俄国来说,土耳其海峡是俄国南部重要的生命线,如果土耳其海峡被敌对国封闭,俄国南部的对外联系将被断绝,黑海舰队将成为瓮中之鳖。巴尔干半岛的控制对于俄国来说至关重要。巴尔干北部的奥匈帝国日益衰败,面对北方的德国、西边的法国、东面的俄国,奥匈帝国无力与任何一个国家对抗。它的发展只能往南方,将巴尔干半岛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次进行最后的挣扎;而俄国势力的入侵会让原本就比较示弱的奥匈帝国受到敌对国的三面夹击(东边、南边俄国,西边法国),巴尔干半岛的控制对于这个帝国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巴尔干半岛民族成分复杂,加上其原来的统治者奥斯曼帝国更加没落,为两大集团在巴尔干的争夺提供了便利。两国通过扶植和吞并巴尔干各小国来达到其控制巴尔干的目的,巴尔干也成为欧洲矛盾之一,一战便因为巴尔干问题开战了。索非亚教堂1989年10月,南共联盟第28次中央全会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决议,宣布放弃“一党垄断”。1990年,有70年历史的南共联盟不解自散。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涌现了大约300个政党,各政党几乎无一例外地打着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旗号争取选票,民族主义**泛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在公民投票后,于1991年6月25日同时宣布独立,这标志着南斯拉夫联邦开始解体。南联邦议会和政府为此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斯、克两共和国单方面的独立决定为非法。南斯拉夫由此战乱不已。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原则上取得一致意见,决定组成一个“保持南斯拉夫连续性的共同国家”。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举行会议,通过了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宪法,宣告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成立。然而,就在克罗地亚战乱刚告平息之际,波黑共和国又发生了战乱。这是一场规模更大、更加激烈而残酷的混战。波黑是一个信奉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混居的共和国,境内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约150万人,占人口31.3%,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约80万人,占17.7%,最大的民族集团是***族,约200万人,占人口的43.7%,***族原本也是塞尔维亚人,但在奥斯曼帝国时被迫改宗伊斯兰教,他们在风俗习惯上与塞尔维亚已大不相同,政治上也有不少矛盾。在冲突中,塞尔维亚族由于得到南人民军的支持,在武器装备、作战经验与兵力上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一直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余万,其中克罗地亚和波黑两共和国难民已分别占两国人口的总数1/4。另外,还有40余万前南斯拉夫的难民涌向邻近的欧洲国家,给这些欧洲国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波黑战乱愈演愈烈,国际社会调停的重点又转到波黑冲突上。1992年,欧共体和联合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原则决议,南冲突各方举行了多次会谈,但均无结果。巴尔干同盟1996年美国介入波黑内战,只是初试锋芒;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大动干戈。从本质上分析,苏联东欧剧变之后,美国朝野两界谋求建立以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秩序的战略目标成为主流。美国的世界战略渐渐呈现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的攻势。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1世纪头10年间就在欧洲经济始终低迷,前苏东地区经济一蹶不振,东亚经济在快速发展之后进入结构性调整并遭遇了金融危机的重创,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普遍疲弱,而美国经济却出现了连续9年的高增长,其强劲发展的势头至今未现衰迹。美国的这种发展不仅继续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而且拉开了其与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是在此基础上,美国得以在20世纪末在世界格局中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势地位。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既已轮廓初现,而无论是在波黑还是科索沃,尽管军事介入都是以北约的名义实施的,但事实证明,冷战以后欧洲政治家们所一直致力的“欧洲的事由欧洲人来做”的政治目标,已被美国在北约组织中无可置疑的政治—军事领导地位所粉碎。在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中,联合国维护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传统机制被搁置一旁,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将随时可将其军事行动实施于北约政治空间之外任何他们认为适宜的地方。此次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的所做所为,可以说是20世纪末有组织的国际犯罪、大规模践踏人权的最新纪录,可却被冠冕堂皇地标榜为保护人权和制止所谓种族清洗。美国将藉科索沃危机为契机,试图重新调整与各大国和各主要国际力量之间的关系,以确立自己在新世纪中的领导地位。在20世纪末,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是趋势与潮流,但在巴尔干并没有出现缓和与缓解的迹象,原有的矛盾依然存在,甚至在不断恶化,新的冲突则又在发生,不利于稳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使这里的局势仍处恶性循环中。1912~1913年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3月至8月间,已经独立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4国先后结成反土同盟,即巴尔干同盟。随后帝国主义各国出于自己的侵略目的,都插了进来。俄、英、法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德、奥则支持土耳其。这样巴尔干的局势更加复杂化。10月,同盟各国相继对上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奥斯曼帝国战败求和。同年12月巴尔干同盟四国与土耳其在伦敦举行谈判,由于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的插手,使交战双方的谈判断断续续地拖了好几个月,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签订了《伦敦和约》: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除保留伊斯坦布尔及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外,其余部分分割给巴尔干同盟各国;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对于巴尔干各国来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了什么事 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枪杀
许多人都知道,萨拉热窝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激发了欧洲各国的矛盾。那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了什么事呢?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与其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关于一战导火线的经过
在1914年6月28日,正是塞尔维亚国庆的日子,也是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视察到萨拉热窝的时候。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妻子,得到她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然后斐迪南大公却忘了,那里是奥匈帝国在1908年所吞并的土地,一场刺杀他的阴谋正在酝酿。
之后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在刺杀时间发生的一个月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由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斐迪南夫妇的遇刺可以说是导火线,但实际上各种早就已经为战争做好准备了。
在19世纪的末期,****国家在争夺欧洲霸权,和分割殖民地的斗争中,早就已经矛盾重重。而且欧洲各国之间也在竞争中,结成了同盟和敌对关系。德、奥、意等国家结成同盟,英、法、俄达成协约,竞争与侵略的战争开始爆发。
一开始的时候意大利属于同盟国,但是战争爆发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时,突然倒戈协约国。到了一战中后期的时候,美国加入协约国,俄罗斯***革命爆发后退出了战争。最后一战以协约国取得胜利而结束。虽然战争胜利了,但是肩负协约国主要战争重担的英、法两国却损失惨重,在之后的大国角逐中,处于孱弱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间发生的事件有:
1、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一战的开始。
2、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德法军队在次激战,长达十个月,双方伤亡近百万,激烈程度为开战以来所未有。德国战败。标志一战的转折点。
3、索姆河战役 主要由英国负责此次战役,历时四个月,1916年7月1日至同年11月,双方伤亡惨重,德军尤甚。标志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已被打破,协约国 从此渐渐取得战争主动权。
4、美国参战 1917年,4月4日和6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宣战案。12月7日,美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约翰 潘兴将军率领美国军队开赴欧洲战场。标志协约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5、 沙俄的崩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17年3月21日,俄国终于爆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在八天内被推翻,俄国成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临时政府被推翻。
俄共(布)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随后宣布俄国退出一战。标志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的诞生。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向其终极阶段。
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
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你怎样评价塞而维亚青年普林西晋的行为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士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费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普林西晋此次刺杀行为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但其行为属于恐怖主义行动,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更多文章:

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省部分路段限行
2024年7月12日 07:01

球队logo免费设计在线生成:logo免费在线设计,一键生成logo
2024年7月17日 00:59

塞尔塔和皇马关系(上世纪先加盟巴萨 后加盟皇马的球星总共有哪些啊)
2024年5月7日 07:10

cba新赛季广东球员(广东前三本土球员是谁官方给出了最佳答案,曾繁日不在其中)
2025年3月31日 01:45

季前赛直播cba(同是在中国,每年NBA季前赛中国站场地和CBA场地差那么远)
2024年9月22日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