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文目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三年级# 导语】《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课文。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在战争开始,从家门口向前数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四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原文
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朝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妈妈把一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个年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
***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抢走了。
妈妈说:“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埋在地下哩。”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小伙伴们围上来,都朝着科利亚笑:“你的算术不管事啦!也许,***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走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走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
(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
(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
(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
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
(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
(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
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怎样理解柯里亚最后说的这段话?(年龄小,步子小;年龄大,步子也大。)
3、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课文写的是柯里亚埋木匣、挖木匣,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木箱、挖木箱呢?
2、课文为什么要写小伙伴们的话呢?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1、引导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2、指名说哪些内容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1、指名朗读,齐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
4、将课文中含有“仍然”“虽然”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5、指导口头造句,纠正不当之处。
6、将句子写下来。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作者通过一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事物都会变化,我们做事情的方法也要变化。课文描述的故事脉络清晰学生能通过阅读大致弄懂。但是课文蕴含的道理,以及怎么从叙事中领悟道理进而明白通过叙事来讲述道理这种文章体裁,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明白了故事梗概,划分了大的段落,从而让学习分成阶段性。把教学重、难点放在第二课时。让学生在初读领悟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要讲述的道理。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主要线索及文章的内容也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每个步骤都设置了学习检测题。学生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随着时间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一天天长大”,我还让一个学生在讲台前跨步比试了一下。课堂气氛就活跃多了。
后来让学生讲述“周围的事物都在变化”,她们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变化说出来。而我因此就引出了一个故事,怎样依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做事的方法。因为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道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我所举的例子,明了只有随机应变才能做好事情。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
从《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中,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⑴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⑵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⑴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⑵指名读生字词。 ⑶正音。 ⑷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á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à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ǔ”和“shù”,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ǔ”,第二个数读“shù”。 ⑸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4、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带着问题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①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⑵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作业: ⑴抄写生字、新词。 ⑵熟读课文。
更多文章:

2022冬奥会两个吉祥物的寓意(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寓意是什么)
2024年7月3日 15:30

中国与世界杯(回顾1930到2022,世界杯与中国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2024年8月14日 02:10

追梦将离队,曝本-西蒙斯即将离队 将在训练营前或季前赛中发生
2023年10月15日 16:38

ufc终极格斗冠军赛2010出招表(PSP UFC终极格斗冠军赛2010)
2024年11月30日 10:33

小白伊涅斯塔退役了吗——2018年足坛5大告别!齐祖功成身退,一人离开留下永久遗憾
2024年7月19日 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