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的历史背景(关于柏林墙的来历)
本文目录
- 关于柏林墙的来历
- 二战后,东德政府为何要修柏林墙,有什么作用吗
- 跪求柏林墙的兴衰历史、以及历史意义
- “柏林墙”是哪个国家先建的呢谢谢
- 当初为什么要修建柏林墙,讲下这段历史
- 柏林墙倒塌的历史背景
- 柏林墙什么时候建立的它的用处是什么
- “柏林墙“存在的历史以及历史意义或者是后果是什么地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题 谢谢了
- 想知道关于柏林围墙的历史
关于柏林墙的来历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 英语:Berlin Wall)是冷战期间民主德国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以将其与联邦德国管辖的西柏林市分割开来。
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民主德国政府称此墙为“反***防卫墙”(德语: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德居民逃往西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纳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占领。原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两个德国的分裂对峙持续了41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交锋的最前沿,各为其主,各不相让。柏林墙的出现,成为冷战的符号和象征。
扩展资料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政府开始沿着西柏林的边界修建柏林墙。先是完全封锁西柏林的边界,民主德国军队和工人开始破坏道路使车辆无**常通行,并安装带刺的铁丝网和围墙。柏林西侧外围共修筑156公里,其中柏林市区43公里。
铁丝网在修建时相对法定民主德国领土稍向内侧,以确保能够射杀已翻越柏林墙的东德人。8月17日后,开始放置混凝土构件,边界被修建成真正的墙。在修建期间,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和工人阶级战斗队得到授权,可以射击任何试图穿越的人。
之后又安装了围栏、雷区和其他障碍,从而清理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来分辨逃亡者。到1961年11月20日,柏林墙基本建成。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后,关于德国统一的条约达成于1990年2月13日,这个协议通过1990年2月14日的所谓“四加二协议”得以实现。
东德领土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并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覆盖德国全境,德国统一成一个国家。统一后的德国仍然是欧共体和北约的成员国。
二战后,东德政府为何要修柏林墙,有什么作用吗
在建柏林墙的同时,东德在与西德的整个边界(铁幕的一部分)上也拉起了铁丝网,挖掘了松土带,并逐步设立了严密的观察哨所和自动射击装置(直到80年代,在西德人的强烈抗议下,同时西德政府以两笔钜额贷款为交换条件,才使这些自动射击装置被清除)。
1963年6月21日,东德****签署了一条命令,对居住在距离边境线30~100米范围内的东德居民进行严密控制,任何人企图进入这一区域都需要特殊许可,否则就要接受严厉的惩罚。在东西方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边境线一带还埋设了70多万颗地雷。 根据史料,从1961~1989年的28年间,在柏林墙和两德其他边界上,共有201名“偷越国境者”被开枪打死。最后一名是一个叫古埃勒夫的20岁青年。
1989年2月5日晚9时,古和他的朋友高迪安试图偷渡柏林图尔托夫运河,在匍匐三个小时后,古因触动警报器被打死,高受重伤。所以说,柏林墙和其他边界都有穿越者,但是从柏林墙穿越的更受关注。
现在还能看到德国国内边界的一些残留。复活节假期咱从图林根州艾森纳赫到黑森州富尔达的路上就看到过边境防御工事的遗迹(铁丝网,哨塔等),可惜没有拍下照片。
所有边界工事都是设置于东德国境之内的。也就是说,即使你成功翻阅了最后一道铁丝网,东德边防军仍能够射杀你,因为你还在东德领土范围之内。
住在东德其它地区的居民成功越境的几率比翻柏林墙要小得多。1961年后,要想靠翻墙逃出东德实质上变得近乎不可能,而修筑边境工事的最初目的是阻止移民潮带来的人才损失。建墙后,东德的目的也达成了。翻墙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要么被打死,要么翻越失败被逮捕判刑。
跪求柏林墙的兴衰历史、以及历史意义
百科名片 柏林墙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英语:Berlin Wall,正式名称为反***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再次分裂。 目录 背景 历史建墙 逃亡 倒墙 结构 逃亡事件天意使然 幽默逃亡 地下逃亡 功败垂成 梦想之翼 “潜水艇”逃亡 热气球逃亡 结果文化差异 博物馆 反思 评论 近况 名人评述 意义 各国政要评价柏林墙倒塌 《柏林墙》图书 中文版 文摘背景 历史 建墙 逃亡 倒墙 结构 逃亡事件 天意使然 幽默逃亡 地下逃亡 功败垂成 梦想之翼 “潜水艇”逃亡 热气球逃亡 结果 文化差异 博物馆 反思 评论 近况 名人评述意义各国政要评价柏林墙倒塌《柏林墙》图书 中文版文摘展开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 如今的柏林墙(2009年) 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本段背景 柏林墙建于1961年11月20日 1945年同盟国占领德国 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一直到两德统一为止。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是西德的领土,由于西柏林的领土完全在东德境内,苏联为迫使西德放弃西柏林,强迫西柏林断水断粮,此举让西方国家团结一致,每日有多班飞机把物资由西德运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约,而苏联于1949年5月解除封锁。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牴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造成东德严重缺少工人,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冒著被东德边防射杀的危险逃入西柏林。 本段历史 建墙 柏林围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围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禁止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逃亡 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自制潜水艇、热气球等方式翻越柏林围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1961年8月15日,柏林墙已修建到最后一部分,它还没有变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而仅仅是铁蒺藜的路障。19岁的东德士兵康拉德·舒曼头戴钢盔、肩背长枪大步跃过铁蒺藜樊篱。这个瞬间被当时在场的摄影师彼得·雷宾拍了下来,震惊了世界。1962年8月17日,18岁的东德人彼得·费查(Peter Fechter)试图攀越围墙,被东德士兵开枪射杀。当时,有西方记者在场,东西两边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枪,但没有人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战时期哄动一时。他成为第一个因试图攀墙而被射杀的人。 1979年一个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着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花了数年的时间手工制成,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 20多分钟的飞行后,他们安全落在西德领土。 倒墙 人民是自由的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围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此事件也称为“柏林围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倒塌,而是被人为拆除。当时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围墙,并且在上面涂鸦,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11个月后,两德终于统一,成为“柏林围墙倒塌”后的最**。
“柏林墙”是哪个国家先建的呢谢谢
前苏联让东德政府建的,其实也就前苏联在建,因为西德有美国支持,又搞市场经济,所以百姓生活水平远远好于东德,所以很多人从东德逃到西德.下面是从其他地方找来的. 德国的柏林墙是东德于1961年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不让东德人逃入西柏林,在柏林墙建立之前,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随后东德加入了联邦德国,两德实现了统一。 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 柏林墙自建立起来后,追求自由的人民就尝试使用各种方法逃出柏林墙,其间也留下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以下的几则故事来源于北明写的《柏林墙故事》,这些故事是伟大的东德人用自己的鲜血和泪水书写而成的。 -------------------------------------------------------------------------------- 柏林墙的逃亡,其实就是逃越柏林墙。墙的另一面,立时立地就是自由世界。天壤之别,仅一墙之隔而已。所以,自从柏林墙建起,逃亡故事就没有中断过。 地面逃亡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翻墙而过。看上去一人多高的墙可以翻身而上。但逃亡者从开始在边境开阔地带奔跑到墙下,再翻身跃上墙的这段时间内,生与死就完全听天由命了。1961年,当十八岁的东柏林青年彼得·费希特尔在到达墙跟翻身跃墙,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 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 悲剧还没有完,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这期间,他不停地呼喊救命,呼声惊动了西柏林一边的边防军人。军人们扔过来一个急救包,但血将流尽的彼得·费希特尔已无力自救。彼得就这样在墙下躺了50分钟,没有一个东德警察前来管他。 彼得的呼喊声一点一点的低下去了,低下去了。西柏林的人群爆发出愤怒的抗议声。 “你们是杀人犯”“你们是***!”上千群众怒吼着。西德的警察冒险跑到柏林墙边(这是极其危险的,柏林墙西侧依然是东德的土地,警察已经“越界”,完全可能被枪击)翻身跃墙将这位东德青年抬起来,但是太晚了,彼得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血已经流尽了,在他蓝眼睛里最后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 这是柏林墙将柏林城和它的人民分割以来,第一位在逃亡中死于枪击的东柏林市民。 如果说彼得最大的不幸在于他最终没有成功,我不知道下面这个最后“成功” 的例子,是不是算幸运。 在柏林墙刚完成的那一年,由于墙还不是很坚固,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开重型车辆直接撞墙,直接冲开柏林墙进入西德。1961年,这类事件多达14起。 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察的密集射击。而在枪林弹雨中全速前进去撞一堵大墙的行为,毫无疑问是“双重自杀行为”。而这却是当年东德一些逃亡者们投生的方式。 布鲁希克和他的同伙就是利用大客车冲击柏林墙,但是他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军队和警察从多个方向向客车密集射击,客车起火燃烧,弹痕累累!还好,客车质量过硬,不但没有熄火,还在布鲁希克良好的驾驶下奋勇加速,一声巨响,柏林墙被撞开了一个大缺口,整个客车冲进了西柏林! 欢呼的人群拥上来迎接,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驾驶座上的布鲁希克身中19弹,他是用生命的最后意志坚持加速,冲向柏林墙的。当客车冲进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鲁希克停止了呼吸。 柏林人展开了一场争论,布鲁希克究竟有没有看到他梦想看到的西柏林?最后是一个现场镜头宽慰了大家,从镜头上看,客车驾驶座位于西柏林之后,布鲁希克还有一个抬头的动作。是的,那时候他还活着!他的眼睛最后映出的,是他梦想中的自由世界-西柏林!他是一个成功者。 另一个传奇式的故事是空中热气球逃亡。 1979年的一个深夜,东德黑色夜幕的上空出现了一个高度为28米的欧洲历史上最大体积的热气球。当这个热气球接近柏林墙地域时,被东柏林地面警卫发现。三束探照灯直射黑色天幕,追踪监视着这个看来企图越境朝西柏林飘去的热气球。就在地面警卫朝这来历不明的巨大热气球开枪射击之前,热气球迅速高升,爬上了两千六百米高空,随后不知去向。 这个热气球的吊蓝里,装着两个东德的家庭,大人小孩一共八口人。 他们在快速升高后,可能由于慌乱,失去了方向。当在空中飞行28分钟后,热气球安全降落地面。悄悄掀开覆盖了他们的巨大气球布,看看外围环境:丛林荒草,远近没有人烟。 他们无法判断究竟是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西德,还是不过在空中转了一个圈,仍在东德境内。或者,已经非法进入了其他国家的土地。他们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们既非科学家又非运动员,虽然对气体动力学一无所知,但自从萌生了用热气球逃出东德的想法,就开始白手起家。买来了有关的书籍,从头学习有关原理。买来大量的纺织品,利用自己研制的相关设备一次次实验将要充当气球外体的布的质量。气象学要掌握、操作要掌握,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力学等等知识都需要。后来,那个奇迹终于悄悄地在这一对普通东德人家的房顶下诞生了。在那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深夜,那个欧洲最大的热气球载着两家人的希望和梦想,升上了东德阴霾的天空。他们什么都想到了:出境前被打落坠地、被逮捕入狱,出境后落入海中或落在人家房顶,落在城市中心等等,无论什么意外事故发生,好歹总要面对一个结局。他们就是没想到,什么意外也没发生,但当气球安全着陆时,竟是真相不明,无人理睬,没有下文。 两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闷在气球巨大的布面下,把未来的结局想设想了一遍又一遍:走出这泄了气的热气球,要么被东德政府关进监狱,要么向其他什么国家的政府投案自首,要么在西德安居乐业,重获新生。想想为这次逃亡而长久地呕心沥血,看看四个无辜的孩子,他们无法承受被东德政府关进监狱的命运,不敢走出气球;或者他们干脆把命运交给了上帝,听天由命。他们唯一能作的,就是祈祷。 降落整整24小时以后,军人来了,揭开了气球。他们对这8个逃亡者说出了他们盼望了多少年的话。 “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的领土”。 历史的进程到了1989年下半年,东德已经是强弩之末。由于东德政府70年代以来所实行的指令性经济、农业全面集体化、强力发展重工业、严厉打击国内反对声音的经济、政治政策,导致经济发展几乎停滞,210亿美元的外债债台高筑、东德马克内债累累,环境污染严重,人民生活贫穷压抑,严重的不满情绪早以深深埋伏在社会民心之中。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 这一天,就象上紧了发条的钟表,突然失去指针,滴滴答答的钟声尤在,却不知何始何终——柏林墙的两面人山人海,鸦雀无声。 面对这面耸立了28年,阻绝两德人民,制造了无数悲欢离合、生死哭歌、惨重牺牲的血墙,人们无法判断的是,当制造它的独裁政府部门和官员辞职的辞职,改选的改选时,柏林墙辞职了吗?它是否仍然戒备森严?它还能随意射杀越墙的逃亡者吗?自动射击装置是否完全解除?密堡暗碉里的岗哨是否仍然轮流值班?带缰绳可以自由追踪100米的警犬是否正严阵以待? 没有任何官方的媒体报道这些与人们生息密切相关的消息。柏林墙依然无声地矗立着。它两面成千上万被阻隔的人们遥遥相对,心中纵有万马奔腾,脚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是继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又一个历时转折的关头。而历史在这一瞬间干脆停下了脚步,为的是让人们记住它的沧桑。 不知道渴望自由的人们同这面血墙对视了多久,终于有一个东德的青年人,壮着胆子,往那禁区的空地,试探着,迈出一只脚…… 没有反应。让脚落地,移动身体重心,再迈出另一只脚…… 仍然没有发现任何警戒方面的反应。 小伙子双脚落在东柏林境内的禁区,人,暴露在自动枪击射程之内。 柏林墙两岸,无数双眼睛被这年轻的躯体所抓住,人们不约而同屏神静息等待着……要么枪声乍起,又一具尸体倒卧在血泊中;要么人民淹没、踏碎这围墙。 小伙子不急不徐,却一步千斤,载着两德的万众一心,牵着两德张开的手臂,在众目暌暌之下,从那片社会主义东德境内的边境开阔地,一寸一寸、一米一米走向****西柏林境内。 这应当是德国历史上,街头上最安静最紧张的时刻了。 当小伙子在身前身后人山人海的无声的注视下,终于接近柏林墙,奋力攀上墙顶,预期的枪声仍然没有响起,紧张的人们却沉默得几乎要**。 然后,西柏林一边向这位以命相抵、探试自由的青年人伸出了丛林般的手臂;然后,小伙子双脚结结实实踏上了西柏林自由的土地。 一瞬间,柏林墙两岸人声鼎沸,心旌摇荡,激动的情感潮流如洪水决堤。人们相互拥抱接吻,相互重复诉告着那个刚刚发现的不可思议的事实: 柏林墙解放了。 它的警卫事实上以然解除。 它已经全然不过就是一堵墙而已了。 两德人们相互拥入对方,成千上万的人们彻夜不眠地享受着亲友重逢的喜悦。两德人民拥满柏林墙墙上墙下墙东墙西,人们举杯相庆,奏乐狂欢,欢乐的自发的庆典持续数日,节日的气氛经久不消。 无论如何,柏林墙的故事已经结束了。而且,是喜剧性的结束。人间的故事,如柏林墙这般悲惨的并不少,能够最终这样收场的,已经很不错了。 德国人毕竟是幸运的,柏林墙见证了德国人的痛苦,全世界分享了他们的痛苦。他们被关注着。然而,还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的痛苦竟然是完全默然的。
当初为什么要修建柏林墙,讲下这段历史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再次分裂。 第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一直到两德统一为止。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是西德的领土,由于西柏林的领土完全在东德境内,苏联为迫使西德放弃西柏林,强迫西柏林断水断粮,此举让西方国家团结一致,每日有多班飞机把物资由西德运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约,而苏联于1949年5月解除封锁。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牴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造成东德严重缺少工人,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冒著被东德边防射杀的危险逃入西柏林。
柏林墙倒塌的历史背景
1989年5月,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达成实行议会民主的协议,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大选作准备的时候,匈牙利开始拆除通往奥地利边界上的铁丝网,打开了民主德国居民经匈入奥逃往联邦德国的缺口。 至10月初,已有3.7万名民德公民逃往联邦德国。在居民大批出走的冲击下,10月7日民德40周年国庆日前后,东柏林、莱比锡等许多城市爆发了游行示威活动,要求民德当局发扬民主,进行改革,放宽对出国旅行和新闻媒介的限制。 为了平息事态,稳定局势,德国统一社会党频繁召开会议,讨论对策,但意见严重分歧。在10月17日的*****上,民德 15个专区(包括东柏林)党的书记中有13个要求以埃里希-昂纳克为首的政治局全体成员辞职。18日,德党召开十一届九中全会,从1971年以来一直担任民德最高领导人的昂纳克以健康为由辞去党和国家一切领导职务,原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埃贡-克伦茨当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24日又接任民德国务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克伦茨上台立即表示要推行改革,要实行“自由选举”,然而克伦茨的一个惊人之举乃是11月9日突然下令凿开了“柏林墙”,宣布开放东西柏林、东西德的分界线,于是,民主德国居民顷刻像潮水一般迅猛地涌向西柏林和联邦德国各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影响下,欧洲的政治地图被划定了。但是在1989年;这张地图却经历了在首次划定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众多变动。人民群众自发的不满和愤恨情绪吞没了东欧一系列国家的政权,并开始冲击和动摇苏联阵营中的国家所确立的立国根本。许多人涌现在东欧国家首都的大街上,要求进行民主改革。在公民们明显不可阻挡的和平抗议潮流下,一个接一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政府开始摇摆并倒下,这些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东德。 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伟大一幕,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标志的柏林墙最终被推倒了,有1%的东德公民涌入西德与他们自1961年因关闭边境而被迫分离的朋友和亲戚们再度团聚。 由于德国的非常危险的高速走向再度联合,也由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90年7月发布的伦敦宣言中以官方的身份宣布承认:华沙条约组织不再代表着对西方构成威胁的军事组织,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国内的境遇越来越困难重重,尽管他和美国的乔治-布什总统以及英国、西德政府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而且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戈尔巴乔夫是东欧所有变动的始作俑者。
柏林墙什么时候建立的它的用处是什么
柏林墙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经历了冷战的风雨洗礼。尽管已成历史,但这座城市却处处留有它的遗迹,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东西分隔的血泪历史。柏林墙(德文Berliner Mauer)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建立的城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的飞地西柏林。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的修建是东西方两大阵营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东德人称柏林墙为“反***防卫墙”,西德人则认为柏林墙隔断了自由与民主。它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经历了冷战的风雨洗礼。尽管这一切都已成历史,但这座城市却处处留有它的遗迹,无论是现实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尽管如今在柏林,十几年前被拆除的柏林墙已经变成了一道贯穿旧城20公里长的鹅卵石小径,当年戒备森严的哨所已经成了旅游景点,但对于柏林人来说,这是一道他们宁愿视若无睹的疼痛疤痕。在宽阔的马路两侧,竖立着一片肃穆的木制十字墓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东西分隔的血泪历史。
“柏林墙“存在的历史以及历史意义或者是后果是什么地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题 谢谢了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西方冷战关系的产物。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战败的德国不仅丧失了战前和战争期间吞并的别国领土,而且根据1945年美、英、苏三国克里米亚声明和波茨坦协定,东普鲁士和奥得--尼斯河以东的约11.4万平方公里的德国领土分别割让给了苏联和波兰,其余的德国领土和首都大柏林市则由美苏英法4国分区占领,建立4个占领区,并由4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的最高权力。 尽管在战后关于德国的国际文书中,有关各国都表示要保持德国的统一,使德国在清除纳粹和军国主义之后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但是,由于东西方盟国的立场不同,目的和利益迥异,对各项协议都作有利于自已的解释。于是围绕着实施波茨坦协定、恢复德国统一以及西柏林问题,4大国及其占领区内的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 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加剧,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竞争对手,苏联占领区和西方占领区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德国的分裂也一步步成为现实。 1947年至1949年期间,美、英、法先后将其在德国西部的占领区合并,召开西占区立宪议会,制定临时宪法,实行货币改革,用西马克取代原来的帝国马克。1949年5月10日,西占区立宪议会决定以波恩为首都建立联邦国家,5月23日通过《基本法》,即临时宪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在苏联占领下的德国东部5个州,1946年4月举行了乡镇、区州的选举,建立了相应的各级议会和政府,由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在各级政权机构中居主导地位。 1949年10月7日,苏占区的德国人民委员会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至此,在德国土地上形成了两个德意志国家。 分裂后的德国,处在东西方政治、军事较量的漩涡之中,成为在欧洲相互对峙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前沿。1954年10月,联邦德国同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翌年该协定生效,西德结束被占领状态,成为主权国家并加入了北约。几天之后,5月14日,以苏联为盟主、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方军事集团--华沙条约组织也宣告成立。在此后的长时期中,德国的分裂被视为战后欧洲秩序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此情况下,原德国首都柏林的东半部苏占区和西半部美英法占区形成了两套体制:两个市政府,两套警察体系,两种货币。1948年12月又出现了两个市议会。美、英、法管制下的西柏林得到马歇尔计划中的巨额援款,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被建成西方世界的“橱窗”。但它地处东德的腹地,象个孤岛。 1945年到1961年间,每年约有数十万民主德国公民通过柏林逃往联邦德国,使民德蒙受巨大损失。 柏林墙的建立 1961年8月13日凌晨2时,一道道耀眼的探照灯刺破夜空,宣告了柏林市28年东西分隔的开始。星期天,当柏林人一觉醒来时,发现一道40公里长的带刺铁丝网沿着苏联占领区界限被匆匆布下。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发布命令,用铁丝网封锁西柏林,后改为混凝土墙,建成举世瞩目的"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间的自由往来。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1975年对柏林墙的最后一次工程竣工。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其中包括水泥板墙104.5公里、水泥墙10公里、铁丝网5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108公里长的防汽车和坦克的壕沟。此外,还有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铁栅栏119.5公里和供边防军士兵巡逻用的巡逻道119.5公里。柏林墙设有7个过境站,供墙两边的人员来往之用。 总共有5千人越过柏林墙逃出,至少255人在越境时死亡,其中的171人是在试图越过市中心的混凝土墙时丧生的。 柏林及其混凝土屏障也成了冷战及东西德间谍战的最前沿。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在两边分别设有大规模的谍报机构相互对敌,苏联就在连接波茨坦与西柏林的格利尼克桥(Glienicke)上与西方交换被俘间谍。 1961年10月27到28日间,美苏两军就美方进入苏占区权力一事发生争执,双方坦克在弗里德里希大街的查利检查哨正面对峙了16小时之久,这可能是东西方关系中最敏感危险的一幕。 柏林墙的推倒 柏林墙自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西方的强烈反对和指责,边境事件层出不穷。西方常以“违反人权”为由,要求拆除柏林墙。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就此指出,他不反对拆除,但这必须是在导致建墙的因素消失之后。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及两德关系的改善,柏林墙一带的紧张气氛大为缓解,埋在两德边界上的自动射击装置和地雷被拆除,往来人员明显增多。 1989年,波兰和匈牙利刮起了"改革"和"自由化"的旋风, 民主德国的莱比锡等地也爆发了要求"自由化"的群众游行。民德执政的统一社会党内部斗争激烈,昂纳克被迫辞职。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影响下,新上任的民德领导人克伦茨作出了突破性的决定—开放柏林墙关卡。 1989年11月9日,在宣布民德公民可以自由穿越柏林墙的那个晚上,约10万人象潮水一般从柏林墙的东边涌向西边,所有的护栏全部被挪走,28年的人为阻隔就这样消失了。 1990年6月13日,民德政府开始拆除全部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以德国分裂为基础、苏美分治为特征的“雅尔塔格局”彻底完结。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诞生在英国首都伦敦。19世纪末,相继有芝加哥、布达佩斯、格拉斯哥、维也纳和巴黎5 座城市修建地铁。20世纪上半叶,柏林、纽约、东京、莫斯科等12座城市也先后修建地铁。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地铁营运里程总计超过3000千米。中国于1965年开始修建北京地下铁道。天津和上海也分别于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开始修建地铁。
想知道关于柏林围墙的历史
柏林墙 在欧洲土地上,尚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水泥墙一样,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 柏林墙(Berliner Mauer),正式名称为反***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西柏林,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背景 柏林墙一段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设在波恩。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联邦德国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联邦德国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是联邦德国的领土,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抵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历史 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不让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柏林墙有超过155公里长,约3~4米高,主要可分为: 第零层防线: 302座了望台 第一层防线: 约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墙,有的地方附铁丝围拦和警报器 第二层防线: 钢制拒马 第三层防线: 2米高的铁丝围拦 第四层防线: 音响警报缆 第五层防线: 铁丝网 第六层防线: 碉堡(共22个) 第七层防线: 用来引导(滑)警犬的缆线(共600只警犬) 第八层防线: 6~15米宽的无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脚印,埋有地雷 第九层防线: 3~5米深的反车辆壕沟 第十层防线: 5米高的路灯 第十一层防线: 武装警卫(共14000人) 第十二层防线: 2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附警报器 第十三层防线: 空地 第十四层防线: 第二道水泥墙,3.5~4.2米高、15厘米厚,可以抵挡装甲车辆的撞击 第十五层防线: 有些地方需要游过施普雷河(Spree) 1987年6月12日,罗纳德·里根访问西柏林时,在勃兰登堡门的柏林墙前发表演说:“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推倒这堵墙!”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里根在勃兰登堡门发表演说,建议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拆掉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此事件也成为“柏林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结构倒塌,而是尔后被拆除。柏林墙的倒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终结的开始,也是东西柏林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 今天,在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围墙的遗迹以作为纪念和历史见证,不断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开放分类: 建筑、德国、冷战 贡献者: kgdxk、a王正礼a、国际共运
更多文章:

我在天津泰达人才网注册的会员名和密码忘了怎么办还能找回来吗?怎么在泰达人才网上投个人简历
2024年8月15日 21:20

快船vs鹈鹕队(在NBA常规赛中,鹈鹕98-81战胜快船,瓦兰在场上的表现如何)
2025年4月22日 02:42

威少湖人壁纸:湖人新帅:威少是未来的关键,他为何这么看好威少
2024年7月13日 00:54

2014年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2014年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评委会奖是什么意思
2024年7月19日 10:01

nba现役玻璃人(格里芬为什么会突然间从全明星球员变成玻璃人)
2024年11月18日 10:31

勇士队历年球衣(为什么2009-2010年的勇士队服卖这么贵)
2024年7月11日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