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丹公路(不丹的经济)
本文目录
- 不丹的经济
- 中印边境对峙,中方停止修路了吗
- 洞朗地区是不丹国土,我们为什么还要过去修路呢
- 描述不丹王国主要地形特征及判断依据
- 从中国可以开车自驾游去不丹吗
- 中国在洞朗地区修的到底是什么路
- 中国到不丹多少公里
- 中国和不丹有口岸吗
不丹的经济
大部分国家使用GDP作为衡量经济的指标,但是不丹采用的是GNH(国民幸福指数)标准,主要考察四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以及政府的有效管理。 1961年起,不丹开始实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并从印度、瑞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家和国际组织获得经济援助。十五计划(2008年至2013年)总投资约1462.522亿努扎姆,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11.4%,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贯彻“国民幸福总值”理念,保持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到2013年使贫困率由2007年的23.3%降至15%,实现经济和环境、社会、文化均衡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不丹的支柱产业。20世纪50年代实行土地改革后,98%以上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住房,平均每户拥有土地1公顷多。粮食基本自给。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2010年分别占GDP的42.7%和40.5%。水电资源丰富并向印度出口,水电及相关建筑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004年至2009年,GDP年均增长8.8%,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最快,其次分别为制造业、电力和建筑业。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左右。2002年开始,制造业和服务业率先对外资开放,外资控股最高可达70%。 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按当前价格计算)14.88亿美元。人均GDP(2011年,按当前价格计算):约2121美元。增长率(2010年):6.7%。汇率(2010年平均值):1美元≈45.73努。通货膨胀率(2010年):9.1%。失业率(2010年):3.3%。 不丹货币名称:努扎姆(Ngultrum),简称努(NU.),与印度卢比等值。 1不丹努扎姆=0.1161人民币=0.018美元 不丹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财政年度。2009财年,不丹国家财政收入156.3843亿努,比2008年增长4.4%。2009年,外汇储备395.75亿努(约8.2亿美元)。2009年,外债574.25亿努(其中55%为印度卢比债务),比2008年增长18.6%。不丹主要金融机构有皇家货币局、不丹银行等。皇家货币局成立于1982年,是不丹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政府的货币政策,代表政府办理外币存款业务。不丹银行成立于1968年,属国家商业银行,一度与印度国家银行合办。2002年,印度国家银行将管理权移交给不丹,持股份额也由40%降至20%。作为不丹私有化进程的里程碑,1996年不丹政府允许金融部门公开发行股票,并与亚洲开发银行和花旗银行签署协定,允许它们购买不丹国家银行不超过40%的股份。 不丹对外贸易主要在南盟成员间进行。印度是最大贸易伙伴,与不丹签有自由贸易协定。2010年,不丹进口额390.84亿努,出口额为293.24亿努。不丹对印进、出口额分别占总进、出口额的75%和89%。其他主要贸易伙伴有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其中,不丹与孟加拉国之间签有优惠贸易协定。不丹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力、化学制品、木材、加工食品、矿产品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燃料、谷物、汽车、机械、金属、塑料等。 不丹政府1999年正式宣布网络和有线电视合法化后,电视很快便进入了不丹普通百姓的生活。过去,每月需要花费至少800努(1努约合0.15人民币)租借录像带,只需花上300努就可以收看50个有线电视频道,其中包括中国的电视频道。不丹移动通信业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年,但是进度却不慢。1999年1月成立的不丹电信公司,是该国唯一一家国有电信运营商。2003年3月,不丹电信启动移动电话一期工程。当年11月,移动电话业务就覆盖了不丹近2/3地区。2008年,不丹电信还推出了3G业务。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不丹拥有近20万手机用户,手机的普及率近30%。不丹于1999年建成全国计算机互联网。但受网络硬件设施影响,不丹只有3万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仅为5%,且集中在廷布和彭措林等地区。大多数不丹家庭仍无法拥有一台电脑。2010年初,不丹电信已将其国际互联网带宽从110Mbps扩大至330Mbps,不丹人的上网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包括宽带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PRS)和3G移动网络服务。据统计,不丹的移动网络服务注册用户约为1.2万,宽带服务注册用户近5000户。 不丹公路总里程8366.2千米(截至2011年6月30日),拥有机动车辆54123辆(2010年)。山区仍以马、牛、骡为主要运输工具。河流众多但湍急,无法航行。 帕罗机场是不丹唯一机场,距首都廷布65千米。航空公司有不丹航空公司(Druk Air Corporation),成立于1983年2月,航线包括从帕罗至新德里、加尔各答、加德满都、达卡、曼谷和仰光,无国内航线。2010年载客量13.26万人次。
中印边境对峙,中方停止修路了吗
这次中印洞朗对峙的直接原因,是一条长约2.3公里的在建公路引起的。
洞朗地区位于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的三角地区域,中部和东部都是森林河谷,地势崎岖,汽车无法通行。中国准备按照我边防军传统的步行巡逻路线,沿相对平缓的多卡拉山分水岭山脊东侧(中方一侧)向南,继续修通前往洞朗地区最西南的蔗草场哨所,进而进入洞朗纵深地区。
从外交部和国防部的表态可以略知一二,修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边防官兵生活条件,巡逻条件,不针对第三方。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是边防军人革命乐观主义的真实写照。在平均海拔4810米岗巴边防营区,一副对联格外显眼,上联:“坚守再难,也要克服万难,日复一日矗立风雪边关。”下联:“巡逻再险,也要执著涉险,年复一年用脚丈量雪线。”横批:“死也无怨”。
要想缓解这一现状,修路是必然选择。去年,中国军方领导视察西藏边防时提出,要加强边防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官兵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只不过,我国在洞朗地区修路,是在印军眼皮底下展开的。印军一个前哨据点占据分水岭山脊分界线,距离中国公路新起点仅80米,距离新施工的中国工地仅四五十米。
早在多卡拉山口山脊上修建了巡逻公路和战壕体系,沿线密布碉堡的印度却大动干戈,非法越界不要命地试图阻止中方继续施工。洞朗对峙由此产生,战争一触即发。
印度为了一条在建公路上火,背后实有隐情。冷兵器时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现代化战争,战场通道同样非常重要。
顾名思义,通道之战就是公路作为战争的神经末梢,快速将兵力、装备、补给运送至战斗一线,快速形成优势,占据战争主动。
为了守住或打通一条道路的通道之战俯拾即是。例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英属缅甸殖民地,驻守英军无力抵抗,故向中国****请求援助派出远征军,为保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
高寒缺氧气、雪山夹峡谷,中印边境的特殊地形大大提升了公路等通道的战略价值。缺少公路,官兵徒步巡逻不仅十分辛苦,还容易给敌人可乘之机。如果爆发战争,重型装备进不去,联合兵力展不开,甚至会成为左右战争的胜负手。
因此,印度拼命在边境修路。2014年印媒爆料印度将沿中印边界东段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建设2000公里的公路,这条公路西起达旺,沿实际控制线修筑,东达中国藏南地区的最东点,实际控制线附近地区可以借此连接为一体。
与此同时,印度拼命反对中国在边防修路。洞朗对峙,非法越界的印军竟然要求中方停止边境修路,才会撤出。(想起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其实,印度玩命阻止中国修路不止一次。3年前 ,我国从2005年开始费时8年才将公路修进支普齐,并于2013年成立支普齐边防连,设立支普齐哨所,印度试图阻止中方将公路修入勒马尔列,曾引发中印支普齐对峙。
不难设想,中印未来之战,必然是通道之战。可笑的是,印军自己不断在边防修路,却妄图阻止中国在在自己的地盘修路,岂有此理!印度的国力军力,还没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资本。
强国修路无须看脸色。修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洞朗地区是不丹国土,我们为什么还要过去修路呢
洞朗地区指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南部地区,位于中国,不丹,印度锡金邦的三国交汇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固有的领土,所以我们要去修路。
1、不丹王国,简称“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内陆国,面积38394平方千米,2012年,不丹人口736453人。
2、洞朗,北接下亚东乡的亚拉池、夏巨拉,西以恩穷拉、拉温久、多卡拉(冬拉)等一线山脊与印度交界,西南自吉姆马珍山(原支莫挚山,为中、不、印三国交界点)开始,沿东南方向的切拉、仁岗贡等一线山脊,最南达姐普拉(姐普山口)与不丹国为邻,至东与卓木麻曲相连,与下亚东乡的鲁林,当比山、恰尔塘等地隔河(卓木麻曲)相望,东北至色布、沈久拉、果拉等地。
3、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已确定,中印边界锡金段起自与不丹交界的吉姆马珍山,这是中印边界锡金段的东端点,也是中国、印度、不丹的三国交界点。
4、此次印度边防部队越界的地点位于中印边界锡金段的边界线上,距离吉姆马珍山约有2000多米之远。此次事件与三国交界点问题并无关系。
5、印度应尊重1890年条约及其确定的中印边界锡金段东端点,无权单方面改变既定边界线及其东端点,更不得以此为由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
描述不丹王国主要地形特征及判断依据
一、不丹地形特点 不丹的地势北高南低,全国除南部小范围的杜瓦尔平原外,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95%以上,素以山国著称。不丹各地的海拔高度相称悬殊。东南部地区的马纳斯河(the Manas Chhu)海拔高度只有97米,是全国海拔最低的地区;而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大多数山峰海拔高度都在6000~7000米以上,库拉康日山(Kula Kangri)海拔高度达到7554米,是全国海拔的最高点。 不丹的地势高低悬殊,从北至南,逐渐下降。跟着天气的垂直变化和受印度洋季风天气影响程度的不同,全国大致可划分分3个主要地形区,即北部高山区、中部河谷区和南部丘陵平原区。 (一)北部高山区 北部高山区亦称大喜马拉雅山区,位于不丹最北面,沿中国边界延伸,高度一般在海拔5000米以上,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本区山势高峻,冰峰林立,地形险要,大多数宏伟山脉高达5000多米,并常年处在雪线以上。终年被冰雪笼盖的山峰有马桑甘峰、卓莫拉日峰、瓦吉拉峰、梅拉卡尔春峰、波德拉峰、梅拉拉峰等。闻名的卓莫拉峰等超过7000米的四座高峰均位于此,是中国与不丹之间的自然屏障。本区天气寒冷,空气淡薄,含氧量少,并有冰川发育。本区除部门高山草甸可供放牧外,大部门地区地表荒漠,几无人烟。 (二)中部河谷区 中部河谷区又称内喜马拉雅山,由喜马拉雅山脉向南延伸的支脉及其间的谷地构成,面积约为不丹总面积的1/2,海拔2000~5000米。本区地形起伏较大,均匀比差约1500~2000米,山岭河谷南北纵横,东西交通不便。绵亘于不丹中部的黑山山脉(the Black Mountain),海拔达到4900多米,把不丹从地舆上分割为东、西两大部门,构成了不丹东、西部之间的一道自然障碍。 中部河谷区天气温顺,降水适中,年均匀气温约8℃,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山岭普遍为针叶或针、阔叶混杂的高山温带森林,林下藤蔓植物繁茂。本区多谷地,有不丹闻名的廷布河谷(the Thimphu Valley)、帕罗河谷(the Paro Valley)、普那卡河谷(the Punakha Valley)、布姆塘河谷(the Bumtang Valley)、扎西岗河谷(the Trashigang Valley)等闻名谷地。这些谷地地形开阔,天气宜人,土地肥饶,特产丰硕,人口稠密,是不丹重要的经济区和文化中央。 (三)南部丘陵平原区 南部丘陵平原区由喜马拉雅山山麓丘陵地带和杜瓦尔平原组成,海拔2000米以下。 喜马拉雅山山麓丘陵地带,又称亚喜马拉雅山区。该地带从杜瓦尔平原垂垂崛起至600米许,然后地势逐渐升高,起伏增大,再以陡峻悬崖升至1500米以上。该地区较大的河流有阿莫河(the Amo Chhu)和马纳斯河等。年降雨量为1200~2000毫米。河谷地带多为交通要冲,是进入不丹腹地的门户。 杜瓦尔平原是印度阿萨姆平原的北延部门,南北宽约30~50公里,最低处海拔仅150米,地势平坦开阔。杜瓦尔平原大致可分成南北两部门。偏北部门紧靠丘陵,地形受北方高山山嘴影响,地面堆积着粗砾石、漂石、卵石、粗圆砾石以及沙石等沉积物。溪流河床宽而河堤矮,旱季易断流。偏南部门的地形与南面的阿萨姆 ——孟加拉平原相似,河流流速较缓,河道固定,泥土肥力中等,草、竹以及娑罗双树林等带植物生长蕃庑,并辟有部门农田。 南部丘陵平原地区天气湿热多雨,属带天气,年均匀气温约14℃,年降水量2000~5000毫米,每年6~9月为雨季,雨季降水集中,常酿成洪灾。区内河流流量较大,河床平坦,但河水浅,不能通航。本区天气宜于动植物生长,山麓丘陵地带植被繁茂,多系热带、带雨林,林中多野生动物。东部的马纳斯河流域。是不丹闻名的动物保护区。本区经济作物以粮食出产为主,并盛产柑橘、香蕉、凤梨等热带生果。二、冰川 不丹冰川主要存在于不丹北部高山区,笼盖着不丹领土总面积10%的土地。 不丹冰川是不丹河流重要的可再生水资源,每到冬季,冰川凝结了大量的新雪,夏天一到就慢慢融化,每年可给不丹带来大量的清新水源。同时,冰川也曾给不丹带来了严峻的灾害,冰川的融化会使河流泛起季节性涨水,经常造成洪灾和潜伏灾害。 三、主要河流和河谷 不丹层峦叠嶂,河流密布,降水丰硕,河水补给充足。不丹全景主要有阿莫河、旺河、普纳昌河和马纳斯河四大水系。这些河流多数起源于喜马拉雅主脉地区,顺着河谷由北南下,流经不丹和印度的阿萨姆平原后,注入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属常流河。跟着地形的变化,上、中、下游河段各具特点。总的来看,上游河段因地处高寒地带,河水主要来源于融化的冰雪和夏季的少量降水,因而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急,水温低,不能通航。中游河段河床变宽,河水流速减缓,但河水浅,仍不具备通航前提。下游河段地处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区,支流汇集,河水流量增大,河床较宽,流速较缓,有些河段可以通航。但因为地势较低,每到雨季,洪水泛滥严峻。 (一)主要河流马纳斯河(the Manas Chhu)——又名当梅河(the Drangme Chhu),位于不丹东部,境内长150公里,流域面积达18375平方公里。它发源于中国地区塔拉山,从卡门地区进入不丹,在不丹南部同其支流芒德河(the Mongde chhu)和奔汤河(the Bentang chhu)汇合后注入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马纳斯河河面宽,水流急,落差大,最宽达48米(扎西岗河段)。该河系高江山流,上、中、下游海拔高低悬殊。该河有两条主要支流,即奔汤河(长149公里)和芒德河(长151公里)。马纳斯河及其支流排泄了整个不丹东部的全部水量,是不丹最大的河流。普纳昌河(the Punatsang Chhu)——又名散科什河(the Sankosh Chhu),位于不丹西部,境内长220公里,流域面积达10725平方公里。它发源于加莎城堡上面的雪山和鲁纳纳(Lunana)地区,朝东南方向流注,至普那卡四周折而往南,流入贾莫纳河(the Jamona chhu)。上游的几条支流,如莫河(the Mochhu)、帕河(the Pachhu)、普那卡河(the Punakha chhu)在普那卡四周汇合。在普那卡以南,河床变宽,最宽处达约300米。但在旺迪颇章以南,河道受陡峭峡谷的影响,溘然变窄。普纳昌河及其支流排泄了卓莫拉山和库拉康日山之间的大喜马拉雅山脉的全部水量,是不丹的第二大河流。旺河(the Wang Chhu)——又名莱吉河(the Raigye Chhu),位于不丹西部,境内长368公里,流域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它发源于卓莫拉山脉和林格西地区,由哈河(the Ha Chhu)、帕罗河等几条支流组成。这些支流也是通往中国亚东地区的主要通道。帕罗河全长75公里,发源于卓莫拉峰以南的雪山,流经都基宗和开阔的帕罗谷地。哈河在贾普查城堡以西注入汪河。旺河河床狭窄,高低悬殊,水流湍急。该河的河床在扎西却宗河段海拔高度为2100米,而在杜瓦尔平原邻近出口的地方,其海拔高度仅为90米。莱吉河的水量约为普纳昌河水量的1/2,是不丹的第三大河流。阿莫河(the Amo Chhu)——又名托尔萨河(the Torsar Chhu),位于不丹西部,流域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它发源于中国的江孜地区,由春丕谷亚东偏南向东南方向经不丹流入印度。该河水流湍急,水量充足,甚至在冬季,水深均匀至少达1米以上,且波澜汹涌。进入杜瓦尔平原后该河河道扩大,且成辫子状。不、印公路和不丹的南部边境重镇彭错林市就坐落在阿莫河的左岸。阿莫河在不丹境内长70公里,水量大约是普纳昌河水总量的1/3,为不丹的第四河流。 (二)主要河谷 不丹境内山多,河流多,因此,河谷也多,并且,一个河谷就是不丹的一个经济区,河谷在不丹的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不丹的主要河谷就有不少。哈宗河谷(the Haa Valley)——位于不丹的西部,均匀海拔约3000米,面积约40 平方公里。谷地狭长,呈西北——东南走向,哈河穿流其间,两岸土地肥饶,谷壁温带针叶林蕃庑。哈宗位于谷地中段,1957年以前,哈宗是不丹同中国地区之间的商业中央。现在,哈宗是不丹军事中央之一,不丹皇家军二中队、旺楚克洛宗军事学校和印军驻不丹军事参谋团司令部均驻于此地。当塘(Damthang,又称达姆塘)位于谷源,是不丹通往中国西部重镇亚东的交通要冲。哈宗河谷盛产水稻、大麦、棉花、豆类及多种生果和蔬菜等农作物,是不丹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帕罗河谷(the Paro Valley)——位于不丹的西部,在哈宗河谷以东,均匀海拔 2300米,谷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该谷地在帕罗宗以北分为两条支谷,向南延伸至旺河。该谷地土质肥厚,物产丰硕。不丹政府在此建有农场、农艺场和养殖场等。谷壁温带针叶林蕃庑。主要矿产资源为石墨和石灰石等,其中石墨贮量达1500万吨。谷地交通较为发达,帕罗市位于谷地中心,并与延布、都基宗、契卡、哈宗等均有公路相通。不丹皇家政府在帕罗宗建有民族博物馆、师范学院和海内惟一的国际机场。帕罗河谷在历史上是不丹的权力中央,不仅对不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在不丹的文化史上也据有重要位置。现任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登基前曾任帕罗省长。帕罗河谷是不丹最锦绣的河谷之一,同时也是不丹的宗教和旅游胜地。闻名的帕罗宗、都基宗、仁蓬宗(这里的宗指的是城堡)均坐落在谷内。在廷布市未设首都之前,不丹国民议会经常在仁蓬宗举行会议。都基宗建于163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阿旺·纳姆加尔法王设计并经手建造。位于该谷地的基楚寺为中国唐代王松赞干布所修建,是不丹古老而闻名的寺庙之一,一直是不丹朝圣者的圣地。帕罗河谷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柑橘、苹果等农作物,是不丹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廷布河谷(the Thimphu Valley)——位于帕罗宗以东,均匀海拔2300米,谷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该河谷谷地狭长,呈南北走向,廷布河穿流其间,两岸物产丰硕,谷壁为温带针叶林所笼盖,闻名的廷布市坐落在河谷中心的廷布河畔的一块冲积台地上。廷布市以前是不丹国王的夏宫,1955年景为首都,现已成为不丹的、经济、文化中央,国家各行政机构均设于此。廷布市规模宏大,结构考究,有闻名的腾错林皇宫、皇家别墅广场等等。廷布市以北2公里的塔巴,设有不丹最早的广播电台;廷布市以北5公里处的辛托卡,是不丹全国的宗教中央。林格西宗位于河谷最西北边沿,从那里可以看见常年积雪巍巍山峰的锦绣景色。普那卡河谷(the Punakha Valley)——位于廷布宗以东,均匀海拔约2000米,谷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谷地平坦开阔,天气温顺,谷地较低处为带松林所笼盖,较高处(海拔3000米以上)为温带常绿栎林。不丹闻名的古都——普那卡宗位于谷地中心,稍北分两条支谷颇河和莫河延伸,宗以南与旺迪颇章谷地相连。谷地风景柔美,天气宜人。普那卡宗的西北面为加莎宗,附近有优良的牧场和著名遐迩的温泉。加莎宗以它出产的黄油、肉和乳酪制品而著名于世。普那卡河谷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棉花以及多种生果和蔬菜。莎河谷(the Shar Valley)——亦称旺颇章河谷(the Wangdi Phodrang Valley),位于普那卡宗以南,均匀海拔约2000米,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是不丹最大的河谷。该河谷宽广平坦,天气较干燥,谷壁植被稀疏,多*岩和草地。板岩贮量约为1600万立方米,居民大多从事牧业和石板、石器雕刻等。旺堆颇章宗和达加纳宗坐落在这一河谷。该河谷以它宽广而优良的牧场而著名全国,是不丹饲养业很发达的地区。皇家政府在这个河谷修建有牛奶场、乳酪厂和农场,为不丹其他地区提供了大量的乳制品,对改善不丹人民糊口起着重要作用。芒得河谷(the Mongde Valley)——亦称同萨河谷(the Trongsa Valley),位于莎河谷以东,均匀海拔约2300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不丹较小的河谷之一。该河谷谷地狭长,呈南北走向,谷口开阔平坦,天气燥热,谷壁部门地段多*岩和草地,其余为温带针叶林所笼盖,闻名的同萨宗坐落在河谷北面的山脊上,是不丹的重要城市。同萨宗的首级曾统治过整个不丹东部好几个世纪。现代不丹王国的一世国王乌颜·旺楚克在1907年就任国王以前,是同萨宗的首级。同萨城堡是不丹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城堡。此外,同萨宗仍是不丹闻名的佛教圣地,建有**庙200余座,朝圣者甚众。布姆塘河谷(the Bumtang Valley)——位于同萨宗的东北面,均匀海拔约2750 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该谷宽广平坦,呈东北——西南走向,土地肥饶,物产丰硕,天气较干燥,干旱地段多草甸,间有稀疏落叶松和灌木林。布姆塘宗坐落在这个既辽阔又锦绣的河谷里。这里辟有大型农场,面积达5000亩以上,是不丹的重要粮仓。该河谷放牧前提好,1976年,不丹政府在这里建有绵羊和牦牛饲养场,是不丹的重要牧区之一。布姆塘地区仍是不丹的宗教圣地。据传,中国王松赞干布于15世纪在这个河谷修建了闻名的强巴(Jampa)寺庙,而伟大的印度圣人莲花生在这座寺庙里完成了他的“奇异功绩”。因此,这个河谷在不丹人民的心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在不丹的宗教史上也据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库尔托河谷(the Kurto Valley)——位于布姆塘河谷以东,扎西岗河谷的西北面,隆子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该河谷以它出产的纺织品,图案既复杂又精美,特别是马特拉毛料更有名。此外,这个河谷有两个温泉和很多寺庙。松加尔河谷(the Shongar Valley)——位于库尔托河谷以南,扎西岗河谷以西。该河谷土地肥饶,水草丰茂,是不丹的重要牧区之一。孟加尔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扎西岗河谷(the Trashigang Valley)——位于不丹的东部,均匀海拔850 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不丹海拔最低的河谷之一。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马纳斯河穿流其间,两岸热带植物蕃庑,盛产生果和蚕丝,是不丹热带农作物和生果的主要种植区,手工纺织业亦较发达。1959年以前,该河谷同中国地区有着广泛的商业往来,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以大米、玉米、干辣椒、丝绸、油漆等物品换取地区的食盐、羊毛和茶叶等物。东部重镇扎西岗宗和羊孜宗坐落在这个河谷,是通往中国门隅地区的交通关键,在扎西岗市西南的杨普拉建有一中型机场。肯河谷(the Kheng Valley)——位于布姆塘河谷以南,松加尔河谷以西。这个河谷以它所出产的手产业品、特别精制的竹编工艺品和金属制品而著名全国。仁工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乞朗河谷(the Chirang Valley)——位于不丹南部,土地肥饶,天气宜人,盛产柑橘,手工造纸业比较发达,特别是用月楂树纸浆全凭手工出产的薄纸最为有名。这个地区人口稠密,大部门人属尼泊尔族人。乞朗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桑契河谷(the Samtse Valley)——位于不丹西南部,是不丹的产业区之一。最近几年,这个河谷的小型产业发展较快,兴建了很多小工厂。桑契宗、闻名的彭错林和楚卡水电站等均位于该河谷。彭错林是不丹的南大门,是不丹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也是不丹重要的产业城镇。楚卡电站兴建于1975年,装有4台8.4万瓦发电机,总发电量为33.6万瓦,总投资为28.8亿卢比,是不丹海内最大的水力发电站,90%的电力出口印度,是不丹政府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 四、不丹主要山脉和山峰 (一)主要山脉 不丹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境内有不少宏伟的山脉,除喜马拉雅山主脉外,还有不少支脉。这些支脉,大多呈南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北端大多海拔5000~7000多米,并常年在雪线以上。其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Himalaya)山脉主脉——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分布在不丹、尼泊尔、中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境内,东西长约2450公里。在不丹境内主要位于不丹北部,呈东西走向,长约400公里,海拔4800~7300多米。山脊为不丹与中国的分界线,沿山脊有6000多米的高峰20余座,山峰终年积雪,是中国与不丹两国的自然屏障,只有极少数山口可供通行。因为本区域长冬无夏,积雪深挚,通行前提极差,交通常常间断。主脉南侧有少数谷地可供放牧,其他则为石质荒漠和冰川。顿嘎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东部,呈南北走向,长约110公里,宽约35公里,海拔300~4500米,为古汝河与古隆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北高南低,山顶较平,山峰一般在3500米左右,河谷较深。汝东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东部,呈南北走向,长约100公里,宽约30公里,海拔600~4500米,为木江普曲河与古汝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北高南低,山脊平缓。尤多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中部,呈南北走向,长约90公里,宽约30公里,海拔1200~4500米,为马纳斯河与木江普曲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南端止于这两条河的汇合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黑山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中部,呈南北走向,长约120公里,宽约65公里,海拔1500~4500 米,是不丹境内喜马拉雅山支脉中最大的山脉,也是普纳昌河与马纳斯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该山脉南北高,中间低,黑山山峰海拔4916米,是内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最高峰。朵炯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西部,呈南北走向,长约80公里,宽约35公里,海拔600~4500米,是莱吉河(Raigye Chhu)与普纳昌河的分水岭,地势北高南低,东坡较西坡平缓开阔。首都廷布以及普那卡、旺迪颇章等重要城市分别位于该山脉东西两侧。孔桑炯洞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西部,呈南北走向,长约90公里,宽约60公里,海拔1000~4500米,是阿莫河与莱格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势陡峻,河流切割严峻,河谷开阔平缓,闻名的廷布、帕罗、哈宗谷地位于该山脉的中段。其他山脉——在不丹还有一些闻名而海拔较低的山脉,如色里拉(3658米)、乞里拉(4087米)、则里拉(3552米)、多尔楚拉(3174米)、佐东什(4918米)、佩里拉(3370米)、尤托拉(3354米)、当拉拉(3811米)、润滚拉山等。这些山脉都是以闻名的山口或山峰而命名的。位于不丹、锡金边界的东恰山在不丹境内延伸一条不太短的山嘴。它的走向不规则,方向多变,但总的是向南,形成了西面提斯塔河和东面托尔萨河的分水岭。它的高度由北向南逐渐减低,并在不丹西南部与杜瓦尔平原合成一体。 (二)主要山峰 不丹山峰多,海拔高,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位于中不边境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且长年被冰雪所笼盖。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闻名山峰,其中有些位于中不边境地区,有些位于不丹境内腹地,海拔2000~6000米不等
从中国可以开车自驾游去不丹吗
前往不丹旅游,最佳的方式是坐飞机。另外,通过陆路可以从印度进去,还可以从尼泊尔驾车穿过印度一小块领土,抵达不丹。但通过陆路的方法太辛苦,时间也长,而且签证也比较麻烦。而坐飞机去不丹,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目前只有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印度的新德里,加尔各答,孟加拉的达卡,缅甸的仰光,泰国的曼谷开通了直飞不丹的航班。关键是不丹没有遵循国际航空的惯例,进出不丹的航班只有不丹皇家航空公司-Royal Bhutan Airlines独家飞行,其他航空公司不得飞行不丹航线。虽然不丹航空公司是垄断经营,但客观的讲,飞机的安全性,服务水平还是不错的。综上所述,去不丹旅游,最佳的交通方式是坐飞机,而且只能坐不丹皇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中国游客去不丹的最佳选择是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转机去不丹的帕罗。目前由中国直飞加德满都的航班有:国航成都-加德满都,南航广州-加德满都,东航昆明-加德满都,尼航的香港-加德满都(转成印度航空公司航班)。从加德满都转机去不丹,对中国游客的益处在于时间最短,顺道还可以游览尼泊尔。目前的航班有:加德满都(KTM)—帕罗(PBH):每周1、4、6共3班帕罗(PBH)—加德满都(KTM):每周3、5、7共3班帕罗机场是不丹唯一的国际机场,首都廷布没有国际机场。因为是不丹航空公司的垄断经营,机票价格也比较贵,而且没有折扣。帕罗机场的离境税是13美金左右。整理:不丹旅游 www.gobudan.com
中国在洞朗地区修的到底是什么路
中国在洞朗地区修的是公路。
1、洞朗,隶属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位于亚东县下亚东乡南部,面积约109平方公里。西与印度、不丹两国为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领土。
2、洞朗北接下亚东乡的亚拉池、夏巨拉;西以恩穷拉、拉温久、多卡拉(冬拉)等一线山脊与印度交界;西南自吉姆马珍山(原支莫挚山,为中、不、印三国交界点)开始,沿东南方向的切拉、仁岗贡等一线山脊,最南达姐普拉(姐普山口)与不丹国为邻;至东与卓木麻曲相连,与下亚东乡的鲁林,当比山、恰尔塘等地隔河(卓木麻曲)相望;东北至色布、沈久拉、果拉等地。 洞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沿多卡拉分水岭山脊东侧是相对平缓的高原草甸地带,草质优美,历来为下亚东牧民的夏季草场。主要牧场有拉马斯、吉淌、庶、庞达等;东部为陡峭的河谷原始森林地带,谷深坡陡,地势崎岖。海拔由吉姆马珍山的4363米逐渐下降到姐普拉山口的3145米,海拔最低点为卓木麻曲出境(不丹)处,为1655米。
3、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2017年7月11日,中方多次强调,洞朗地区历来属于中国,一直在中方有效管辖之下,不存在争议。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中国到不丹多少公里
这也要分是从哪里到不丹如果是中不边境的话直接连着只需要几里左右如果是从中部城市到不丹的话有几千里之远如果是东部的话有近万里
中国和不丹有口岸吗
亚东口岸。该口岸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境内,与锡金、不丹两国接壤。亚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该口岸距拉萨460千米,距印度加尔各答410千米,距锡金甘托克100千米,距不丹廷布约300千米,其间基本可实现公路或铁路连接。亚东口岸历史上是中印两国间最大的陆路通商口岸,也是西藏境内条件最好的国家一类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可以预见,口岸潜力巨大,开放后将是我国对南亚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门户。
更多文章:

有没有可以在线收看nhk etv (nhk教育) 的方法?哪个网站有nhk在线的新闻
2024年9月3日 00:30

克罗托内足球俱乐部(谁能介绍一下热那亚的斯库里,是不是以前尤文那个)
2024年7月16日 02:03

奥运奖牌榜分析(.从体育管理学角度来分析,我国东京奥运会奖牌榜名列前茅的成功经验及优化策略 800字)
2024年7月21日 18:25

秘鲁国家男子足球队的2015年阵容?谁有沙尔克04和塞维利亚的一线队的名单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2024年7月19日 15:22

黄马甲运动起因(马克龙政府调外籍军团进入巴黎,他这么做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2024年7月21日 10:20

广东珠江体育直播频道(宽带互联网视听六十几个直播频道有那些啊)
2024年2月19日 15:10

王者荣耀解说瓶子他的真名叫什么?王者荣耀瓶子解说每期开头精彩镜头背景音乐是什么
2024年12月5日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