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医者吴孟超:他有一双和常人不太相同的手?吴孟超的简介 吴孟超的生平个人介绍
本文目录
缅怀医者吴孟超:他有一双和常人不太相同的手
噩耗不期而至。99岁的吴孟超院士今日逝世。 时间凝固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孟超,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在中国医学界,吴孟超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医术声名远播,他的仁心百姓称赞。孙思邈曾说,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吴老用他这一生,实践了这句话。 澎湃新闻曾多次采访吴孟超,了解过他许多行医济世、拯救病患的故事。虽然他外人面前常表现得淡然,可回到诊室、手术台前,他又恢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常态。 也正如此,吴孟超用一生救护了许许多多生死边缘的病患。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吴老用一双手,济世苍生。 取出“世界之最”的大“毒果” 吴孟超有一双和常人不太相同的手。 2018年吴孟超登上央视《朗读者》节目,他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一上台给观众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节目中,他展示了自己的双手。 吴孟超的手,手指修长、灵巧有力、柔软温暖。不过,现场观众发现,他的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曲。为什么?吴孟超平静地解释,这是常年握止血钳和手术刀的结果。 在肝脏的方寸之地,他用这双手,把大约16000名病人拉出了生命的绝境。 《人民海军报》曾讲述了一则故事:1975年1月3日,吴孟超早上刚上班,一名男子双手捧着大肚子撞开了他诊室的门,张口就说要找“神医”吴孟超。见到吴孟超后,这名患者立刻哀求说:“救救我吧!” 吴孟超赶紧招呼病人坐下,仔细询问情况。病人叫陆本海,来自安徽舒城。他的肚子一开始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在当地医院进行瘤体穿刺时,引起大出血,缺乏经验的医生好不容易把血止住,小心地缝合关闭了腹腔。 可没想到,这个瘤子却越长越大。见到吴孟超时,陆本海的腹部好似十月怀胎。吴孟超经过仔细检查,诊断患者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这么大的肿瘤里面充满了血液,手术中一旦出现破裂,危险难以想象。当时会诊时,多位专家的意见很一致,做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不能做。但如果不做,患者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也就没了。征求患者意愿后,吴孟超没有后退,决心为他手术。 那是一次与“死神”的过招。手术中,吴孟超先做了一条不长的腹正中切口,初步探查后,再逐步扩大切口。当预定切口完全切开,巨大的紫色瘤体终于露出原形。瘤体上面顶入胸腔,下端侵入腹腔,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就像一头在笼子里折腾够了的野兽。 在医疗团队的辅助下,吴孟超一点一点地小心分离,整整12个小时后,这个重达18千克的瘤子被完全切除了。 直到今天,这个瘤子仍是“世界之最”,被国内外医学界广泛认可的又一个医学奇迹。肿瘤标本还放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史馆。 吴孟超的手,还能抚慰患者的心。 熟悉吴孟超的人都知道,他一般都是用双手去握病人的手,很多病人激动地说:“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吴孟超这么亲切随和、平易近人。” 其实,他用两只手跟病人握手有三层目的:一是打消病人思想顾虑,拉近医生和病人的心理距离。二是通过握手他能知道病人体温怎么样,有没有发烧。三是他的一只手顺势往病人的手腕一滑就可以搭脉,判断他们的身体状况。 96岁时亲自主刀 2016年底,吴孟超已95岁高龄,澎湃新闻记者对他的一次采访中,发现原来他仍在坚持日常门诊、手术。 每天,吴孟超上午6点半起床,8点上班,中午休息1-2个小时,直到晚上9点回家睡觉。日复一日地坚持。 “在中国看病不容易,对于肝癌病人来说更难,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职责就是为病人的 健康 做贡献,帮病人多省钱。”2016年12月17日,吴孟超这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医生应该靠技能为患者的 健康 做贡献,用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帮病人看病。 许多病患经吴孟超医治后,都曾感动落泪过。门诊中,吴孟超常常会帮病人免费咨询,一旦条件符合条件,便收治入院。他还会帮一些疑难患者开刀,很多人赞叹这是奇迹——95岁的吴孟超,手指还是灵巧、精准。 “这么大年纪,该安享晚年了,何苦还要手术”,也有不少人这样劝他。吴孟超说,这是一种职业习惯,只要还能拿得动手术刀,他就会站在手术台上,服务病人。 2017年春,“时代楷模”获得者、“不忘初心的好民警”陈清洲被查出肝癌。吴孟超当即表态:“这样的人民公仆要得到好报。” 当时96岁的吴老亲自主刀,为陈清洲切除了巨大肿瘤和门静脉癌栓。 人体的中肝叶处于肝脏的“心脏”,被盘根错节的大小血管所包绕,向来被外科医生称为“禁区中的禁区”。2004年,湖北女大学生王甜甜在中肝叶长了巨大的血管瘤,被多家医院拒收。 当她找到吴孟超后,后者为她手术,手术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吴孟超把足有排球大的瘤子成功切了下来。后来在央视《朗读者》节目现场,已步入婚姻殿堂的王甜甜,再度落泪回顾了这段往事。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行医济世这件事,吴孟超已经看得透。 一颗心,许党报国 吴孟超的左胸前,总是会佩戴着一枚鲜红的党员徽章——这份忠诚,源于他少年时的红色记忆。 1927年,5岁的吴孟超随家人移居马来西亚。在当地中学毕业时,他和同学们主动把聚餐费捐回国内给中国共产党。但他没想到,不久后,竟收到以***、**名义发来的感谢电。 吴孟超说,这封电报像烧红的烙铁一样,在他年少的心里烙上了红色印记。 “回国找共产党,上前线去抗日!”抱着这个愿望,1940年春,吴孟超踏上回国之途。由于战争封锁到不了延安,他回国后先求学,考取了当时的同济医学院。 1949年解放后,由于归国华侨背景,吴孟超先后递交了19次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56年如愿入党。从此,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他对党的信仰都没有丝毫动摇。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开始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当时,一位国外专家看到吴孟超他们简陋的研究环境后说到:“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吴孟超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八个大字,立志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 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1957年吴孟超等“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中国医生从此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到了1960年,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世界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一步步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孟超始终不知疲倦地为人民工作。“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话,吴孟超说到做到。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身边众人都为他高兴,他却将国家和军队奖励的600万元全部捐出,又联合6位知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的建议案。时至今日,由这个建议案促成建设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世界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 吴老就是这样,忙碌了一生。直到2019年1月,97岁高龄的他主动响应国家院士制度改革,光荣退休。 尽管退休,他也抱着壮志雄心:“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吴孟超的简介 吴孟超的生平个人介绍
1、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是福建闽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 2、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 3、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20余篇。2020年10月18日,吴孟超院士馆在福州闽清县落成开馆。 4、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据央视网,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5、2021年5月23日早晨,吴老悼念仪式在生前工作的东方肝胆医院3号楼举行。 6、2021年5月26日(周三)上午,吴孟超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5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市长海路225号3号楼广场设置灵堂,接受吊唁。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于何时病逝
据媒体报道,一代医界传奇、深受病患爱戴、桃李满天下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5分病逝,享年99岁。弥留之际,他的三位女儿和最亲近的学生们陪伴在身边,为他祈祷,为他送行。
作为肝胆外科领域的泰山北斗,吴孟超院士在耄耋之年依然站在手术台上救死扶伤。2018年7月,吴孟超在参加节目《朗读者》时,透露96岁的自己仍坚持每周3台手术。吴孟超不无遗憾地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攻克肝癌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必须争分夺秒!”
2019年1月,97岁的吴孟超院士退休,但他依然心系自己努力毕生的专业,在他眼中,“治病救人是自己的天职!”
吴孟超院士创造多个医学界第一
吴孟超院士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提出肝脏分为“五叶四段”的经典解剖理论;完成中国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和世界上首例完整的中肝叶切除术。
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推动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
以上内容参考 凤凰网-“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遗体告别仪式上,都有哪些人物送来花圈挽联
吴孟超院士于5月22日去世令人感到无比惋惜。就在昨天,吴孟超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进行。早上7点多,殡仪馆门前已聚集了数百名前来送行的市民群众。天下起雨,送行群众手拿鲜花,沿着路牌指引有序走进来。 大家纷纷给吴孟超院士奉上花圈和挽联。以此表明对吴孟超院士的惋惜之情。但是,在奉上花圈和挽联的人群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从上图中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钟南山敬挽,沉痛悼念吴孟超同志。没错,这个熟悉的面孔就说钟南山。他为吴孟超院士送来了花圈挽联。表示自己的沉痛哀悼。来奉上花圈和挽联的人还有很多,这也导致殡仪馆门前聚集了数百名前来送行的市民群众。从轻重的口中我们也能够知道为什么吴孟超院士能够在去世之后得到这么多人来为他送别。
首先就说一下市民徐先生,是残疾人,他早晨7点钟就出门赶来,就怕来不及。对于吴孟超院士他有太多话想要说:
吴孟超有太多感人事迹,对病人非常好,帮病人拿鞋、做检查时会先捂暖自己的手。“今天我必须来一趟,送送老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人。”
除了徐先生,吴孟超院士帮助过的人还有施女士,她在2014年曾和吴孟超有一面之缘,对于吴孟超院士她是这么说的:
吴老非常温柔,看不出是什么大人物,在病房问东问西,后来我才知道他是那么了不起的医生。
现在吴孟超院士去世了,施女士也特意来送别一下这位温柔的医生。除了这两位吴孟超接触过的人物,吴孟超院士还有许许多多自己拯救过的患者。从现场的情况看,大家对于吴孟超院士去世的消息相当惋惜。市民也是自己纷纷奉送上自己的花圈表达惋惜和无奈。希望吴孟超院士能够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更好。
更多文章:

cctv7军事农业频道节目单(关于CCTV7军事 农业少儿节目的问题)
2024年11月27日 22:12

皇马欧冠决赛上次负于利物浦:前皇马主席卡尔德隆:马竞击败了利物浦,所以西甲强于英超,对此你怎么看
2024年7月15日 19:53

杜兰特和浓眉身高臂展对比:真实身高,黄蜂为什么改名鹈鹕,杜兰特浓眉身高对比
2023年11月3日 07:26

被纳入亚运会的电竞项目(为什么电子竞技会被纳入亚运会的比赛项目)
2024年2月29日 06:10

举重49公斤级是什么意思(奥运的举重项目中的多少公斤级是什么意思啊)
2024年9月14日 13:30

姚明有没有nba总冠军戒指(姚明易建联拿不到美职篮总冠军戒指,为什么孙悦却拿到了)
2024年4月26日 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