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运动员的励志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残疾运动员不屈不挠的故事)
本文目录
- 你还知道哪些残疾运动员不屈不挠的故事
- 残奥会运动员顽强不屈的故事
- 朱大庆获北京冬残奥会中国首枚奖牌,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
- 残奥会运动员的励志故事
- 残奥运动员的哪些励志瞬间感动到了你
- 残奥会励志人物
- 冬残奥运动员们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你还知道哪些残疾运动员不屈不挠的故事
残奥会运动员顽强不屈的故事------王燕红,女,1969年生,新疆自治区肢残运动员。 15岁时王燕红因病致残,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练习射箭。每天王燕红都要扛着4公斤重的弓箭,进行五六个小时的拉弓射箭训练和各种艰苦的体能训练。一天下来,手上被磨起一个又一个血泡,胳膊也被箭弦打得青一块、紫一块。那条残腿在一天天的直立硬挺后,更是疼痛难忍,苦不堪言。而每天几百次上千次地重复单调的射箭动作,几乎让她发疯!这一切她都用顽强的意志咬牙挺了过来,她要挽起生命的巨弓,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从1994年到2002年,王燕红先后参加了第六、七、八届"远南"运动会,共获2枚金牌、2枚银牌,并在第八届"远南"运动会上以301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2003年在世界轮椅运动会上,王燕红夺得射箭女子个人冠军,并创女子个人70米单轮、30米单轮的世界纪录。 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射箭70米女子个人(站姿)决赛中,王燕红以92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参加残奥会以来首枚射箭项目的金牌。 启迪------从残奥运动员的成功和失败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及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奥运会教会了我怎样在学习上、工作上去拼搏,去奋斗。奥运,我为你喝彩!
残奥会运动员顽强不屈的故事
虞奇敏:1978年出生。8岁那年,他不慎被机器轧断左腿,截肢12.5厘米,成了一名残疾儿童。为了防止腿萎缩,第二年的暑假,喜好体育运动的父亲虞鑫森把他交给普陀区少体校游泳教练郑志富,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虞奇敏在训练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游泳素质,肢体的残疾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每天他都从沈家门第一小学步行到游泳池去训练。一路上,截肢部位的新肉被假肢磨出鲜血,再经一个多小时的池水浸泡,伤口像针扎般地疼,但他从不吭声。有一段时间,少体校游泳队改为蹼泳队,因为只有一个游泳池,虞奇敏只能同蹼泳队队员同池训练。由于游泳速度快慢不一,虞奇敏屡屡被蹼泳队员的蹼板击伤、划破皮肤,常常弄得浑身都是伤。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功夫不负苦心人。训练的第二年,在舟山举办的全省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年仅10岁的虞奇敏击败众多成年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屡屡获奖。1997年,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50米、100米自由泳第一名,此后又四次获得这两个项目的第一名。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远东及南太平洋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4×1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100米自由泳银牌,200米混合泳铜牌。2004年,他作为我市首位入选残奥会的运动员,在第12届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接力自由泳比赛中获得铜牌。杨新强:13岁时突遇电池** 一夜之间坠入黑暗深渊“砰”,眼前色彩斑斓的世界随着一道强光和撕裂的疼痛,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中坠落、坠落......这是杨新强记忆里的梦魇,每当这一幕闯入他的睡梦中,杨新强都会惊醒。他多么想忘记,却怎么也忘不掉。杨新强在小学时就爱踢球,看着足球在他的脚尖零活玩转,看着起脚后皮球飞过守门员进入球门的美丽弧线,他喜欢眼前的这一切,从没想过会有什么力量能把这些从他的眼前夺走,直到13岁那年。经过同学插在教室的充电器时,小新强看了一眼已经亮起红灯的充电器,这一幕,却是他今生见过的最后影像了。电池突然发生**,碎片和飞溅的溶液都崩进了新强的眼睛。由于伤势过重,新强的双眼被摘除,只留下了两个空洞的眼窝。从那时起,小新强的脾气就变了,他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听到谁说“盲人”都会止不住流眼泪。同时,小新强比原来更加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行”。任何小事让他联想到是被人看低一截,就会发脾气。那时小新强的心情被眼前的黑暗一同拉进了深不见底的深渊。入队第一句话 “我的目标就是残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目失明的他已经不适合继续上学,在家人的劝说下,小新强选择了读盲校。2005年6月,为了准备即将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盲人足球项目,黑龙江省残联到各个学校挑选适合踢球的队员。因为杨新强曾经踢过球,熟稔足球的规则,脚法纯熟,被顺利选入,从此开始了他的盲人足球生涯。事隔多年,省盲人足球队教练秦俊鹏依然对杨新强刚入队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秦教练说,由于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使得盲人足球国家队能够直接取得奥运会参赛权。如果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很有可能进入国家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少有人说出来。杨新强在入队时就与众不同,他刚被选入省队就找到秦教练说:“我想进国家队,我想踢残奥会!”当时秦教练并不了解杨新强,以为这个16岁的小伙子只是年轻气盛,嘴上说说好给自己提气,他并没有在意。可在之后的训练中秦教练发现,杨新强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在训练中十分努力,每场对抗都像打比赛那样认真对待。拼抢凶狠,失误了会有情绪,他的神经时刻绷得紧紧的。这些表现无不证明着他想进入残奥会的强烈愿望。经过一年的训练,秦教练已经对自己的队员非常了解了。在他眼中,张强和杨新强是全队的主力,也是最有希望进入国家队,最终进入残奥会的人选。但是这两个人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表现可谓完全相反。张强在平时训练中往往达不到一个主力的水平,可一踢上比赛就生龙活虎,像换了一个人,属于比赛型选手。而杨新强在平时训练中最刻苦,表现最好,到了比赛时却常常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平时找球又快又准,比赛时却常常找不到球,有时还会失去方向感。在处理入球的时候也显得不够冷静,越着急得分就越容易失去机会。秦教练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因为心理素质这一块,不是批评和引导就能解决的,关键还要靠运动员自己去调解。2006年那一球 他看清了自己的弱点2006年夏天,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开赛,由省残联组织培训起来的这支盲人足球队,第一次站在了全国大赛的赛场上。这场比赛不光是要展现龙江残疾人的风采,还要力争前八名,进入2007年的全运会,只有这样才有进入残奥会的机会。小组赛我省与辽宁、山东等省分在一组,从赛前分析来看,我省与山东排在该组前列,实力相当,将是一场恶战。而辽宁只是一名前锋和守门员很优秀,其他方面均不如我省,从实力看来战胜该队问题不大。如果战胜辽宁等其他队伍,就算输给山东一样能晋级。我省的比赛被安排在了第二个比赛日,头一天,教练带领全体队员“听”了一场辽宁队的比赛,辽宁依靠那名优秀前锋和守门员,轻松赢得了比赛。这让教练有些担心,但是队员们都不以为然。次日,省队与辽宁队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刚开赛就看出了两队实力不同,用秦教练的话说,整场比赛都是压着辽宁队打的。但是由于盲人足球的规则,守门员均为视力正常的健全人,一次次射门都被对方人高马大的守门员化解,这让队员有些心浮气躁,发挥也开始不稳定。这时,辽宁前锋瞄准机会攻入一球,比分变成0比1。这让队员们更加急躁,在没有把握好机会的情况下频频进攻,却没有给对方构成威胁。眼看比赛就要结束,大家都感到绝望了。就在这时,球落到杨新强脚下,由于对方防守队员的失误,杨新强晃过所有后卫,一个人带球撕破了对方的防线,直逼球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盲人足球的守门员虽然视力正常,但他只能在三米范围内活动,而球门有五米。也就是说,如果球从球门两侧各一米的范围内进入,守门员毫无办法。而杨新强最擅长的就是角度刁钻的两侧球,这个动作他已经练过无数次,在目前没有任何防守队员的情况下,杨新强应该可以踢出漂亮的入球。只是现在他与球门的距离有十多米,如果将距离缩小到5米以内,杨新强凭借力量大、角度刁的射门, 一定会扳平比分。为了提醒新强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秦教练在场边大喊:“别着急,没人在你旁边,继续带球往前!近一点再踢!”杨新强继续带了两步,可在他离球门还有10米距离的时候,他突然起脚射门。由于距离太远,角度没控制好,力量也被距离消耗掉了,不出所料,球被对方守门员稳稳抱住。最终比分锁定在0比1,辽宁爆冷赢了黑龙江。那一晚,所有队员都没有说话。而心里最难过的就是杨新强了,他不说一句话,双手反复握成拳头。因为他浪费了比赛最好的机会,导致全队陷入了被动局面。秦教练心里很清楚,新强想进入残奥会的心如此强烈,他比任何人都想赢球,所以当他犯了不应有的失误时,他也更难原谅自己。秦教练找到新强,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在谈话中教练发现,新强比之前有所变化,他自己认识到了他在比赛中过于患得患失,导致临门一脚时失去了平和的心态。教练也指出新强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问题,因为他在训练中比任何人都努力,关键是战胜比赛场上的自己。次日,这支**上绝路的队伍对阵小组最强大的对手山东队,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出线压力,队员们表现出锐不可当的气势,以3比0战胜山东队,最后一球是杨新强使出拿手的小角球锁定了胜局。最终他们赢得了小组出线权,并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军第七届全运会。杨新强和队友张强也因为在比赛中的出色发挥,通过国家队的初选。教练在比赛中看到了新强的转变,对这个孩子更有信心了。入选国家队他一夜间长大了2007年2月,省残联为备战5月的全运会,将参赛队员安排到海南进行集训。当时全队的状态都很好,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在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为进入残奥会争取更多的机会。就在这时,省队主力之一张强突发化脓性阑尾炎倒下了。张强病倒的消息就像一层阴影,笼罩在所有队员的心头。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秦教练找到队员们谈了一次。秦教练跟队员们说,张强病倒了,他可能会因为这次生病无缘残奥会,甚至终结他的体育生涯。队员们都惊呆了,没有人会想到事情变得如此严重,这对杨新强来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巨大冲击。在黑暗世界中踢足球,总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是杨新强从来没有这样的恐惧感,认准的方向就直冲过去,丝毫不会犹豫。踢盲人足球没有人不受伤,可杨新强是全队受伤最多的一个,因为他太拼命了。从进入省队至今,新强两侧眉骨上的皮肤都撞成撕裂伤,里外缝了10多针;右腿脚踝有严重的崴伤,长年敷药;鼻子出血、嘴角碰破、手肘、膝盖磕破皮流血成了家常便饭。但是秦教练认为,敢冲敢拼也要考虑后果,不计后果的拼命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时的杨新强也在默默地想,如果真是因为拼得太狠,受了重伤,并因伤失去了残奥会的资格,岂不是一辈子的遗憾?在此后的训练中,杨新强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非常关心张强的病情,因为杨新强性格比较沉闷,平时不太爱说话,训练时只顾自己闷头苦练,休息时间也不常参与队友的交谈,只是自己听广播,队友与他的交流都比较少。但是张强生病后,新强每天都要问教练张强的病情,有时教练探望张强回来得晚了,他就在训练场门口转悠,等教练回来问上一句再回去休息,每天与队友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了。在这之后,教练又发现了新强的其他变化。连续几天,杨新强吃完晚饭就没影了,8点多才回来。开始教练没放在心上。有一天到了晚上9点还没见人,教练赶忙出去找,发现杨新强正在守门员的指导下训练。教练上前问:“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新强回答:“教练,张强有病了,可能参加不了比赛。我得好好练习,争取让咱队拿个好成绩。”按理说,国家队选队员只看个人表现,就算队伍成绩不好,只要队员发挥出色一样能被选入。新强已经通过了初选,凭他扎实的训练功底,只要在全运会上发挥正常就能保住国家队的名额,这也实现了他进入残奥会的梦想。但是现在的新强已经变了,他不再只想着自己的残奥会名额,他更加看重集体的荣誉。平时的新强训练就很刻苦,而现在他还给自己加码,为的就是把技术动作再巩固,心理状态再调整,让自己不出现之前的失误,从而保证全队的成绩。看着新强平静的表情,秦教练看得出这个年轻人心态的巨大变化,这让他心里暖暖的。全运会的赛场上,杨新强与带伤上阵的张强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新强也获得了中残联的认可,被正式选入国家队。他既给队伍带来了荣誉,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新强用行动证明,他已经不是深陷在黑暗中患得患失的杨新强。他比从前更阳光、更快乐、更成熟了。进入国家队集训期间,秦教练与他的爱将们通过数次电话,秦教练越发觉得杨新强改变了很多。由于盲人足球是五人制,而队员有8人,秦教练担心新强没有很多出场时间,心情会不好,但是新强每次都说:“没关系,我已经尽力了,就不会后悔。”他也曾这样形容队友:“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我无论上场还是做替补,我们的心都是一起跳动的。”刻苦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一股天生就不服输的拼劲,加上心态的逐渐平和,杨新强的残奥征程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带他飞离了心灵中的黑暗,超越了曾经的自己。周菊芳:女,1985年生,上海人。 周菊芳原是田径运动员,主攻中长跑,在一次比赛时被一位自行车教练看中,从此改练自行车。可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将左手摔断,变成了残疾人。但是,凭着对自行车运动执著的热爱,周菊芳没有放弃,她又改练残疾人自行车。残疾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可周菊芳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每次训练从来都是风雨无阻。 菊花芳香苦中来,自从2003年投入系统的残疾人体育训练以来,周菊芳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2003年在捷克欧洲自行车公开赛上获得3枚银牌,2003年在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自行车场地3公里、公路5公里2枚金牌,1枚银牌。 2004年9月在雅典残奥会上,在自行车女子1公里场地计时赛中,周菊芳(LC1级)以1分15秒491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历届残奥会上夺得的第1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200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残奥世界杯比赛中,周菊芳获得女子LC1级500米场地计时赛和2000米场地争先赛2枚金牌
朱大庆获北京冬残奥会中国首枚奖牌,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
我有了解过关于她的故事,她曾经是短跑运动员,现在是高山滑雪运动员。
在北京残冬奥会上,运动员们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体**,但是他们都是非常有梦想,有毅力的人,他们没有向命运折服,而是通过一次次的努力,走向自己人生巅峰。而每个残疾运动员身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故事。这些故事我们不能一一道来,但是我们可以说说朱大庆这位勇敢女孩的故事。
一、朱大庆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奖牌。
在3月5日时候,北京残冬奥会举行了女子高山滑雪滑降比赛,参赛者其中就有朱大庆,她最后还用1分21秒75的成绩获得了银牌。这个奖牌可是中国队在本次冬残奥会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而且还是中国史上第一枚冬残奥会雪上项目的奖牌。这样为国争光的时刻,没有人会记得这名女孩是为残疾人,而是为了她的获胜喝彩。
二、她曾经是一名短跑运动员。
朱大庆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从小眼部就有眼疾。虽然她是残疾人,但是从小就表现出了很有运动天赋,她自己也很爱运动。在2003年时候,她在一次的选拔赛上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短跑运动员。在成为短跑运动员这个期间,她获得了许多的奖项,其中有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的女子100米、200米、400米短跑冠军等,随后被选入国家队,其中还获得国际上的奖牌等。
三、她现在是高山滑雪运动员。
在2019年时候,朱大庆跨界跨项目,成为了高山滑队的一名,在队伍里面,她很快就展现出了冰雪赛场上应有的水平,同年就在比赛中获得了名次。朱大庆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女运动员,无论是在短跑上面,还是高山滑雪上面,她的成绩都代表了她的付出,真是好样的。
残奥会运动员的励志故事
新西兰残疾运动员Sophie Pascoe用她的行动打开了本届残奥会的金牌大门。这位来自**城的19岁的游泳健将获得了女子200米混合泳的冠军,以2:28.73创造了残奥会新的记录。 Sophie Pascoe被称之为游泳界奇才,成绩一直保持得非常好,在上届北京残奥会获得了3枚金牌,一枚银牌。 Sophie Pascoe被人们誉为一个游泳界的奇才,她似乎是生来就为游泳而生。 Sophie 1993年1月8日出生在**城,一直跟妈妈、爸爸和姐姐生活在一起,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及一个伟大的成长经历。小时候,她跟所有天真可爱的孩子一样,有着健全的四肢,但是,就在她3岁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那天,他父亲开着剪草机在家里的车道附近剪草,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她被卷入剪草机,父亲跟她都被送进了医院。Sophie的小腿受到严重伤害,粉碎性骨折,腿保不住了,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她的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右腿也留下了非常严重的瘢痕。生活从那一瞬间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永远失去了她的左腿。 Sophie Pascoe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变成一个需要面对挑战的战士。她说:“从此以后,我变得喜欢面对挑战。我很幸运,有一个支持我的家庭,我的姐姐比我大9岁,但是我们永远不会被不同对待,姐姐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的家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是一个非常亲密的家庭。父母都全职工作,所以我总是跟爷爷在一起呆着,爷爷非常疼爱我,他总是给我买糖果或者冰激凌,他也总是鼓励我,让我为我的目标努力,他是我生活的一个主要的动力和源泉。” Sophie的家庭谁也不把她当做残疾人,7岁的时候,她跟姐姐一同上游泳课。第一次上游泳课的时候,她便呛到了水。她并不擅长游泳,最起码从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妈妈一直陪着她上课,只要她取得一点成绩,妈妈和游泳老师就鼓励她,慢慢地,她的自信增加了,她参加训练的时间也增加了,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后来,她也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跟正常的孩子们一起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地训练,她的成绩在所有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比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更突出,她对自己说:“我是一个人才。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一小段腿根本算不了什么,我并不需要它。” 她开始参加更多的游泳比赛,和一些校区运动会,成绩斐然。有一次,当她一个人在游泳池里训练时,有个人走了过来,对她说:“你想参加我们的团队,跟我们一起训练吗?”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跟她说话的是新西兰著名的游泳教练,她被选到新西兰专业队,跟一些知名的国际体育健将一起训练,并参加一些国际竞赛。她的游泳生涯真正开始了。 这年,她只有9岁,刚刚完成了她的初级游泳课。她加入了游泳俱乐部。逐渐长大,游泳成绩在她的这个年龄组一直保持前10名。她也真正对游泳产生了热情,并且有了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参加残奥会。 在她9岁那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她最爱的祖父得了肺癌,在他去世之前,她对祖父承诺说:“我一定会去残奥会,并要为你赢得一枚金牌。”祖父不久就去世了。Sophie知道并记得自己对祖父的承诺,她对教练说:“我想参加残奥会。” 对于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每天艰苦的训练非常乏味,从健身房到游泳池,再从游泳池到学校,她很少有其他孩子玩乐的时间,因为,她有了一个奋斗目标,她要去残奥会,她要为自己的祖父赢得一枚金牌。 2006年,13岁的她参加了世界锦标赛。她并没与多少国际赛事的经验,但在200米个人混合泳赢得了一枚铜牌。这次牛刀初试,便获得成功,不仅使得她大开眼界,也让新西兰社会知道了,这个女孩实力不可小觑,很有可能赢得残奥会奖牌。 游泳之外的生活对她跟同龄人是完全不同的,自从2010年成为全职运动员后,她很多时间都花在游泳池里,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训练就是在比赛。她说:“我也非常喜欢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去逛街、喝咖啡、看电影。我喜欢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我希望在游泳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活,还做一些相应的社会工作,提高整个社会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关注,以及得到社会公平的对待。我希望用我的天赋和能力做更多的工作,我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希望更多、更年轻的残疾运动员参加残奥会,进入我们的社会。” 她的训练总是非常忙碌,每天都安排得很满,时间飞一般过去,离残奥会越来越近了,在训练营集中训练时,她跟教练仔细讨论训练计划,训练完成后再次讨论完成状况,每次的训练都拍摄下来,做动作分析,以使得技术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去学校跟孩子们在一起,她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榜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她,并拿她作为自己的榜样。 她训练了两年,2008年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当时她只有15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新西兰残奥会选手,她学会了如何在精神上做好准备。她说:“我相信这是我最好的技能之一。每次只要我扎进“水立方”。我便信心百倍,我将全力以赴,获得金牌。”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她获得了3块金牌和1枚银牌。她说:“因为北京,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信心赢得金牌。”
残奥运动员的哪些励志瞬间感动到了你
残奥运动员的哪些励志瞬间感动到你?残疾人奥运会每一个瞬间都会感动到我,因为他们都是不同程度的残疾,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他们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为国争光,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付出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这是值得敬佩的。特别让人感动。
残奥会励志人物
残奥会励志人物:刘子旭、刘梦涛、王跃、朱大庆、张梦秋等。
1、刘子旭
刘子旭的父亲是一名空军老兵。受父亲影响,刘子旭从小就想当解放军,但11岁时一场车祸使他失去了左腿,军旅梦破碎。在接触冰雪运动项目之前,他曾是一名射箭运动员。2017年,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成立。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刘子旭通过选拔,正式加入残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不论是练习射箭,还是从头开始练习滑雪,刘子旭永远很刻苦、很较真。
2、刘梦涛
00后选手刘梦涛2016年才第一次接触滑雪,这6年间,肌肉损伤和伤病成了刘梦涛的家常便饭,他曾无数次想要过放弃,可却依旧咬牙坚持了下来。在雪场上,只要出发了,他的注意力就会专注于赛场,到最后已经要筋疲力尽时,他也没停下,就一直滑。他想为国争光,想让国旗(在颁奖时)飘在最高处。
3、王跃
滑雪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从一个曾因身体残疾而自卑的女孩,变得外向开朗,不自卑、不自负,在自己的领域默默努力,然后在某一个特定时刻,惊艳所有的人。她虽然身体残缺,但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她虽然看不见光明,可是她自己就是最大的发光体。
4、朱大庆
视觉障碍令人本能地害怕速度,但高山滑雪是一个比拼速度的项目。从13岁练习短跑开始,朱大庆的人生就因为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在跑道上勇敢迈出的第一步,把她带进了一片新天地。她曾经惧怕速度,但当她可以全力奔跑起来,她才体会到什么是速度激情,什么是有方向的人生。
5、张梦秋
刚满20岁的河北女孩张梦秋,幼时身患脑性瘫痪,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看似天生与体育无缘,却凭借顽强的拼搏和乐观的精神,站上了残奥高山滑雪赛道。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张梦秋报满了残奥高山滑雪女子站姿组全部5个项目,并且每个项目都夺牌,最终获得两金三银。
冬残奥运动员们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与之前冬奥运会的全民关注度相比,大家对冬残奥的关注就显得没那么多了。网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奥运会选出来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魄,残奥会选出来的是最不屈的灵魂。”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一直在用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向命运抗争,向自己挑战。他们的感人故事,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值得所有的掌声与敬佩。
3月8日晚上,残奥冬季两项男子中距离(站姿)决赛颁奖典礼在张家口颁奖广场举行,站在舞台中央的该项目的冠军-加拿大运动员马克·阿伦兹。他只有一只手。就在主持人宣布亚军和季军得主时,阿伦兹用这仅有的一只轻轻地拍打大腿“鼓掌”,向对手致意。这一幕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在当晚的颁奖典礼上,阿伦兹为沃夫琴斯基送上了最动人的祝福——当这位乌克兰选手从嘉宾手中接过奖牌和鲜花,伴着掌声,阿伦兹也用自己的右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大腿:不能鼓掌,就用这种方式表达祝贺吧。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觉得一个轻易的鼓掌的动作,在马克·阿伦兹这里却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但是他最真挚的祝福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一样深情地表达了出来,感动了无数网友。
3月9日的张家口颁奖广场依旧充满了温情。在残奥越野滑雪女子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项目颁奖仪式上,获得视障组冠军的奥地利运动员卡丽娜·埃德林格和引导员洛伦茨·约瑟夫·兰普尔一同登台。和他们一起登上最高领奖台的,还有一位“编外成员”——埃德林格的导盲犬,一只名叫Riley的拉布拉多。
在颁奖环节的时候,埃德林格的导盲犬Riley似乎也感受到了金牌的气息。在颁奖嘉宾为她的主人埃德林格颁发奖牌的时候,它还凑上前闻了闻,可爱的模样引得其他运动员纷纷上前抚摸。在合影环节,埃德林格特意将Riley高高抱起,让它也感受到冠军的荣耀。“我比赛时,Riley也在为我加油!”
体育训练是辛苦且枯燥的,埃德林格有这样一个默默陪伴的小伙伴,让人觉得他们虽然是不幸的,但是又是极其幸运,幸运的是有这样可爱又暖心的伙伴。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领跑金牌奖牌双榜,荣誉的背后是数不尽的汗水和付出。奥残奥的比赛还在继续,那些感人的故事震撼人心,希望冬残奥运动员们继续加油,不断突破自己。
更多文章:

中国篮球什么水平(中国篮球实力怎样如果CBA都实行全华班又会如何)
2024年4月19日 05:40

2012伦敦奥运会最终奖牌榜(2012年伦敦奥运会奖牌榜的总奖牌榜)
2024年12月12日 02:21

塔伦霍顿塔克臂展:身高1米93,臂展2米17!怪物新秀被沃格尔点名,新赛季上位
2024年7月13日 12:40

足球英锦赛重要吗(英国足球 英锦赛 重要吗 对于英甲球队有价值吗 英锦赛积分有什么作用呢 可以参加欧联杯吗)
2024年8月26日 20:00

天津女排联赛视频:天津女排官宣刘晏含加盟,她的加盟能给团队带来什么优势
2023年10月21日 00:56

弗拉基米尔 斯米切尔:哪位有96年欧洲杯捷克队的阵容资料如题 谢谢了
2023年11月2日 12:04

2006年nba总决赛奥尼尔数据,NBA06年总决赛FMVP为何是给韦德而不是奥尼尔,他们两人表现如何
2024年7月17日 00:32

2006f1各分站冠军(F1法拉利车队 每年拿的分站冠军数)
2025年3月13日 10:22

维金斯场均得分(场均18分,维金斯终有一日,也会成为联盟的传奇)
2024年7月11日 15:41

02年世界杯巴西队的主力守门员是谁他近况如何?巴西队目前队友实力
2024年10月7日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