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风暴二号?“风暴1号”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哪种卫星
本文目录
谁知道风暴二号
中国最新洲际导弹“风暴二号”横空出世!2009年1月3日美国情报部门得到情报:2008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092潜艇和094潜艇在东大西洋发射了各发射了一枚中国秘密研制“风暴”重型洲际导弹,成功击中位于新疆戈壁滩的预定目标。文章称该导弹威力令人心惊肉跳,预计会在2012年前后正式服役,其射程和威力不是“东风”系列能相比的,可以覆盖全球,这是中国真正的杀手绝招,一旦服役将彻底打破美国的心理安全感,1枚可在5分钟内突破美国所有的防御系统,15分钟摧毁美国所有设施,在30分钟内能彻底摧毁美国两遍。 文章称,这秘密的重型核武,就来源于当年举世注目的“风暴一号”。“风暴一号”是大推力的重型火箭,81年的一箭三星正是“风暴一号”惊世之作,中国也由此掌握了导弹多弹头技术,中国的核战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自那以后“风暴一号”就消失了,1998年中国秘密重新启动了该项目,经过10年潜心研究终于成功。
“风暴1号”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哪种卫星
“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
风暴一号优于实践二号的特点有哪些
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具有把1吨以上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的能力,远远超过“实践二号”的重量,这在“长空一号”发射中已得到了证明。
另外,运载火箭的级间分离,整流罩分离和卫星与火箭的分离,也都多次获得了成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风暴系列火箭的介绍
“风暴一号”火箭的代号为FB-1。70年代初我国北京地区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时,上海地区根据当时国内的需要,也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技术资料开展了运载火箭的试制工作,火箭命名“风暴一号”以示区别。
印度最强火箭发射成功:一箭36星,我国为何不热衷这种发射模式
印度最强火箭发射成功:一箭36星,我国当然也热衷这种发射模式,而且一箭多星的技术丝毫不差。
一、印度实现一箭36星发射技术
印度航天研究机构日前表示,印度发射了本国最重型火箭LVM3运载火箭,将36枚通信卫星一次性地送入预定轨道。
据相关媒体报道,该火箭在印度东南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达岛,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印度航天研究机构表示此次发射已经圆满结束,36枚卫星已经进入了近地轨道。
印度总理莫迪对此次发射表示了祝贺,并说,此次发射使印度在国际商用发射业务中获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的一箭多星可以追溯到1981年
因为一箭多星可以有效降低卫星发射成本和提供卫星的发射效率,我国也是一箭多星的“爱好者”,我国最早的一箭多星发射可追溯到1981年9月20日。
“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三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三、我国的一箭多星技术可以发射22颗卫星
2022年的上半年,在文昌火箭发射中心,利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我国首次实现了一箭22颗卫星的发射,而且22颗卫星全部进入预定的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圆满完成也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新纪录。
一箭多星技术,技术含量的确很高,不过卫星数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发射技术,我国在卫星发射上扎实发展技术,不盲目追求数量。而且印度的航天技术是远远落后于我国的航天技术的。
风暴系列火箭的鲜为人知的风暴火箭
风暴一号的原型是七机部一院正在研制的远程地地导弹,改型后为二级火箭。当时定名为701工程,其含义是1970年的第1号任务,上级要求一定要在1970年完成初样。任务明确后,上海立即抽调一批骨干去七机部学习,调集图纸资料,随后七机部还支援了上海一些技术人员。应该说,上海当时搞火箭和卫星的条件并不怎么具备,有些硬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干出来的。但上海不愧为基础比较厚实的老工业基地,也拥有一大批科技人员,以及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他们为攻克风暴一号的技术关键作出了重大贡献。如火箭上的一种叫AK-8材料的焊接攻关,就充分体现了相互支援、相互协作的精神。该材料焊接性能差、焊接系数低(仅0.5),对焊接应力很敏感(易产生裂纹)。但因其强度高,可以提高运载火箭的性能。但焊接这一关的突破成了这种材料能否选用的决定因素。据了解,当时进行技术攻关主要把目光放在焊条上,搞得上海焊条厂日夜为新江机器厂试制各种配方的焊条不下几十种,但收效甚微。AK-8焊接关成了风暴一号研制过程中的拦路虎。为此市领导决定,调集上海有名的焊接大王、全国劳动模范唐应斌和龚春南等5人,对AK-8焊接进行攻关。他们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效果,经他们焊接过的这种材料,打压试验基本通过。原来他们没有把眼光盯在焊条上,而是把攻关方向和精力集中在如何减小焊接变形和内应力上,抓住了AK-8焊接关键的本质和主要矛盾。他们用AK-8剪切下来的线材当焊条,一举突破了这一焊接关,创造了特种材料焊接领域内的一个奇迹。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当时还不十分普及,熟悉的人不多。而风暴一号的计算工作和软件工作量很大。所以一开始就从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抽调了四五位技术骨干充实总体,大大提高和促进了风暴一号的软件编制和计算工作。但最后还剩下一项弹道的程序设计问题,由市701办公室向上海计算中心求援,才解决问题,从此弹道计算软件全部配套。那时工程进展的速度简直可以用“大跃进”来形容。上海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大型运载火箭的设计、生产和试验力量。从设计、生产准备和试制,到第一台发动机试车,仅用了4个月时间;随后又进行了发动机四机并联试车、箭体结构静力试验和增压输送系统试验等一系列大型试验,到整发热试车火箭总装出厂,仅用了11个月。如此速度,堪称奇迹!1972年8月10日,风暴一号火箭进行了首次发射,并获得了基本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设计方案的基本正确,各系统工作协调,为正式发射卫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当时处在“文革”中,左的一套十分流行,好大喜功。只管工程快马加鞭求进度,而不求在技术上吃透,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这就导致了科学试验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切实际,必定要遇到挫折。期间,1973年9月和1974年7月进行过两次飞行试验,均未成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质量控制不严,特别是对进行充分的地面试验不够重视,出了故障找客观原因和外部原因多,听不得不同意见。技术吃不透,原因找不准,故障不能准确定位,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所以在1975年连续两次成功后,又产生了骄傲和轻敌情绪,导致1976 年失败。 第一个“第一”:创造了中国发射质量最重的卫星!1975年7月26日,由风暴一号发射成功的长空一号卫星,质量达到了1107千克,为当时国内发射成功的最重有效载荷。为发射重型卫星并确保准确入轨,火箭总体和分系统设计单位从三个方面对火箭做了重要技术改进:一是为了提高运载能力,大幅度减轻火箭结构质量。为此对安全余量较大的贮箱厚度进行了减薄,同时还简化了系统,减轻了电缆网,部分设备进行了小型化处理;为了控制推进剂的剩余量,一级火箭采用耗尽关机方案,使推进剂得到有效利用;二级火箭飞行程序采用主发动机关机后以游动发动机进行小推力滑行方案;制导系统采用两套关机方程。这些改进措施使火箭的运载能力一下提高了50%。二是确保入轨精度。经过对几百条弹道的分析研究,把制导方案改进为速度导引与高度导引结合的混合导引方案。三是改进测控系统,确保卫星入轨段测量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针对试验火箭研制、试验中暴露的问题采取了改进措施,加强了质量控制。重型卫星发射成功后,新华社为此发布了套红新闻公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从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国外媒体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重型卫星上天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意义重大。第二个“第一”:创造了中国“一箭多星”的记录!利用1枚火箭发射3颗卫星,也是航天人一个大胆的设想,当时在国际上除了苏联和美国外,还没有第3个国家进行过这样的尝试。航天人利用改进后的风暴一号火箭一举成功发射了3颗卫星。为了保证用1枚火箭发射成功3颗卫星,航天人首先通过重新组织全箭振动试验,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多星状态下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合理设计卫星结构和安排三颗卫星的位置,改进稳定系统使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宽裕度,解决了多星引出的火箭结构动力学问题。第二是通过精心安排卫星的分离程序,增加反推火箭的数量、调整反推火箭的位置,巧妙安排了实践二号乙卫星的位置和分离方向,确保卫星分离时不发生碰撞,不被燃气污染,可靠地进入各自的轨道。第三是通过严格控制惯**件引起的误差和改进制导方法,提高了入轨精度。此外,又通过挖潜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尽量提高卫星的轨道高度,以延长使用寿命。但一箭三星发射出师不利。1979年7月28日清晨,风暴一号火箭托举着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起飞。火箭一级、二级主机工作正常,但在滑行段飞行中游动发动机推力下降,直至起飞后297秒自行关机。火箭终因飞行姿态失稳在空中自毁。经查,这次发射失利问题主要出在游动发动机涡轮泵上,为此涡轮泵组的设计人员仅用44天就完成了设计改进。改进后的涡轮泵采用了机械式、浮动式、气隔式三位一体的组合密封形式;涡轮转子改用高强度材料、加粗轴径、泵诱导轮装在同根轴上;三段涡轮壳体从焊接改为整体加工结构;改用高级轴承。发动机总装组设计人员还把原来“坐”在主机推力室头部的涡轮泵“搬”到机架的悬臂梁上,构成独立的安装体系,增加了导管的柔性,并且采用两个支座、一端固定一端滑移的安装方式。这些变动使涡轮泵脱离了振源,变形可以得到补偿,并改善了涡轮泵的工作条件。经过大量单项试验、3次涡轮泵联动试验,证明改进方案可行,接着进行1次500秒游动发动机热试车,一切正常。经过慎重研究,他们决定进行一次游机与主机组合的二级发动机热试车。联合试车于1981年1月25日下午1时46分点火,主机200.1秒正常关机后游动发动机继续工作直至3600秒正常关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81年9月20日5时28分,火箭点火起飞,经过7分20秒,3颗卫星按照设定的程序逐一与火箭分离,进入各自预定的轨道。一箭三星发射终于获得了成功。一箭三星是风暴一号的第11次发射,也是它最后的辉煌。以后,国家对火箭的研制发射任务作了调整,上海不再研制风暴一号,其成熟的技术融入和延续到了上海后来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中。
更多文章:

cctv5篮球公园直播?CCTV5现在的篮球公园的播出时间是什么,好象改了啊
2024年7月19日 17:21

苏宁易购电器商城官网app(怎么在苏宁易购app上申请开通任性贷)
2025年4月9日 20:48

nfl最厉害的球队(NFL什么队比较强像Manning一样的巨星)
2024年2月26日 08:10

王哲林在nba打过球吗?王哲林是球队首位老板兼球员,为何会拒绝NBA
2024年7月13日 06:13

湖人浓眉霍华德(霍华德和浓眉哥在现场起冲突,此事公开后,对两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2025年3月24日 15:45

恒大山水城租房价格(家里房子拆迁了 还没买房 孩子的上学问题怎么办)
2025年3月20日 23:01

快船主场球衣颜色(问一下 NBA现役的球衣里有哪些是深蓝或者黑色的顺便说明一下是主场还是客场的谢谢拉◎!)
2025年4月15日 19:06

孔蒂为啥从国米下课?事隔11年后重夺意甲冠军,孔蒂怎么说也是球队的功臣,为何会被解约呢
2024年7月11日 20:44

实况足球2013中文解说版:实况足球2013中文解说怎么用要复制在那
2024年7月21日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