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与柳承敏的比赛视频(如何解决乒乓球爱好者动手不动脚难题,像专业选手一样快速移动)
本文目录
- 如何解决乒乓球爱好者动手不动脚难题,像专业选手一样快速移动
- 要柳承敏和高礼泽比赛的完整视频
- 单以正手而论,柳承敏、马琳、许昕、王皓、这四大直板的正手谁最强
- 柳承敏又一次吓出国乒一身冷汗,07世乒赛,与王励勤大战7局落败
- 乒乓球运动员许昕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如何解决乒乓球爱好者动手不动脚难题,像专业选手一样快速移动
乒乓球业余爱好者中,只动手不动脚的不少,原因是未经过正规训练。但业余选手并非不能自学成才,步伐训练自己也可以搞定。乒乓球比赛使用的步伐有五大类,业余选手可以自我训练,笔者抛砖引玉,做以下空拍训练项目设计,供业余球友们参考:
一、单步训练,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1、右脚右移,重心右移,手臂右角拉球,共八次,右脚和重心注意还原。
2、左脚左移反手拉球,与1号动作相反,反手左半台拉球,八次。
3、左脚向前,正手案内挑打,八次。
4、右脚后撤削球,八次。
二、跨步训练,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移到跨步脚上。
5、右跨步拉右角球。左脚蹬地,右脚跨右一大步左脚很半步,右手引拍动作与脚下动作同时进行,若球不急,双脚落地后,再挥拍,八次。
6、左跨步侧身正手攻球。脚下与第五条动作相反,八次。
三、并步训练,一脚先向另一只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7、右并步正手拉球,左脚向右脚并半步,右脚跟着向右移动一步。然后挥拍,八次。
8、左并步反手拉球或侧身攻球。脚下与动作7相反。八次。
四、跳步训练,来球一侧脚用力蹬地,使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空中完成转腰动作。
9、右跳步正手拉球。右脚蹬地,双脚离地,跳向右半台,挥拍拉球,八次。
10、左跳步正手侧身攻球。脚下动作与9相反,八次。
五、交叉步训练。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指向移动方向,距离来球方向远的脚在身体前交叉,向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转向来球方向,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
11、右交叉步正手拉右角远球。右脚支撑,左脚体前右跨,右脚跟上,八次。
以上是笔者为球友们总结的步伐训练内容,这些仅仅供没有教练的业余选手参考,对于接受正规训练的选手肯定不适合。不过作为业余选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效果不错。愿这一篇小文能帮到球友们!
——想说说“现在乒乓球员都喜欢用撗拍”的问题,现时乒乓球运动用直拍的运动员相对较少,这是事实也是一种趋势。为什么?这要相较直撗拍的技术特点:撗拍主要特点是两边照顾范围大,既利两面进攻也利两头防守,特别是从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技术出现后,撗拍两面进攻威力暴长。因而,现在很多人喜用撗拍也是很自然的事。说到直拍,早前直拍技术特点主要是(右手握拍选手)“左推右攻”,这套路有较大的局限性,两边照顾范围不及撗拍选手,尤其反手始终摆脱不开受攻的弱点。及至后来刘国梁率先使用了“直拍撗打”,再经王皓发扬光大,才让直拍威力见长。“直拍撗打”王皓、马琳加上现在许昕都有过不俗战绩。总体看喜爱撗拍的选手多于直拍选手,这是不争的事实。
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动手不动脚,这是常见的毛病,很多业余球友打球的时候只会拉手,蹬腿转腰收小臂这些基本的要领全都不会,要知道乒乓球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是全身参与的,需要全身协调,光用手不会用腰腿那肯定打不好乒乓球,而且会形成一种坏习惯,容易受伤,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
1.步伐意识的建立我们都知道,乒乓球的步伐是灵魂,学会并正确运用正确的步伐才能合理击球,步伐总共有7种, 垫步,碎步,单步,并步,侧身步,交叉步,跨步 ,要想改掉动手不动脚的坏习惯,首先先给自己建立使用步伐的潜意识,这是首要任务,只有大脑里有了使用步伐的意识,大脑才可以指挥身体去移动,只有先动起来,才叫做有步伐移动的意识,至于用的步伐对不会,这是后话。
2.正确步伐的使用上面我也说了步伐有7种这么多,使用的场合都不一样,比如侧身步就是在侧身的位置使用,是并步的一种衍生步伐,并步在乒乓球中使用得最多,是最基础的移动步伐,无论是反手位,还是正手位,都可以使用并步,自从改了大球之后,并步的使用率更为提高了,以前40赛璐璐时代时候扑大角一般使用交叉步,例如马琳,柳承敏等直拍运动员,但是在当今的新材料时代,球的速度变慢了,前三板打法不再吃香,都是靠相持,所以专业运动员们扑大角一般都是使用并步,只有真的来不及扑救的才会使用交叉步。因此并步是重点使用的步伐,还有其他的碎步,垫步这些是用于调节位置以及快速启动的时候使用的步伐,至于单步和跨步应用稍微少一些,一般是在反手位快撕,正手位快带使用,只有掌握好这些基本步伐的使用场合,使用起来才不至于毫无反应。
3.压低重心压低重心这个是步伐移动的首要条件,只有把重心压低了,配合步伐才能进行快速移动,当然这个是在掌握上面两种意识之后的事儿,那么应该怎样去压低重心呢?其实这个很简单,打球的时候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或者比肩稍微宽一些(高个子),含胸收腹,膝盖弯曲,把重心压着即可。刚开始练习肯定会感觉把重心压下去特别累,不要紧,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以前是没有把重心下压,身体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坚持下来就能成功。
可以通过增加腿部力量来提高成功的几率,其实身体重心压不下除了不适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腿部力量欠缺,缺乏力量支撑身体的重心,平时的走路腿部用力不需要太多,所以不觉得缺乏腿部力量,但是一旦需要把重心压下来就会感觉大腿酸痛,因此加强腿部力量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练习蛙跳,深蹲,静蹲这些简单的内容,数量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4.全身动作协调乒乓球是一项需要全身各个部位都参与的运动,不单单是用手,还要用腰,用腿,还要用大脑思考,因此单单使用手去打球,这种都是不会打乒乓球的,他们并没有掌握乒乓球的精髓所在。只有懂得运用乒乓球的步伐结合各项技术去打球,才能体会到乒乓球的魅力,因此这也是乒乓球上手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要想改掉动手不动脚的坏习惯,还得把全身动作协调起来,有些业余球友步伐倒是跑得挺快,但是就是打不到球,或者打不出高质量的球,其实这就是动作协调性问题。协调性,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天生协调性好,所以打球的时候动作比较潇洒,流畅,但是有些人协调性稍微差一些,打球的动作略显别扭,没那么流畅。不过不要紧,协调性这种东西是后天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这个问题不大,只要肯花时间精力,就能改善动作不协调的问题。
5.技战术套路意识以上的4点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技战术套路意识,这个意识的建立需要结合自身的打法特点,根据自己的打法风格来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战术套路,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技战术套路,在比赛中执行,才有机会把以上的4点基础发挥出来,因此掌握4点基础还不够,最后这个意识才是关键,但是如果忽略前面4个基础直接建立技战术套路意识,那么我敢肯定,比赛中只能空想,任何一个套路都执行不起来,因为缺乏基本的4要素。
综上所述,业余球友要改善动手不动脚的坏习惯,只能按部就班,逐一突破,改正坏习惯是需要毅力和坚持的,一定不要半途而废,一旦成功改正了动手不动脚的坏习惯,技术水平肯定能提高2个档次。
要想打好乒乓球,移步动作非常重要。一般在练习持拍之前,都要先进行呆板枯燥的移步训练。我们那时候和拳击运动员、散打运动员一起练移步,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反复复,每天一小时,长期坚持,对任何运动都有好处,对乒乓球选手更有帮助。
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与削球选手对练,让对方削左右远近不同落点的球。因为这种球如果步法不到位很难仅用上肢拉或搓回去,所以**你必须把脚下动起来找到合适的击球位置。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削过来的球一般比较慢,适合初学动脚的爱好者找位置。
至于理论上列出的几种步法,个人认为有所理解就行了,没必要照本宣科去钻牛角尖。因为这项运动很多时候的动作都是下意识的自然反应,业余爱好者又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去练习,一个球练习上万遍才形成条件反射。其实就算专业运动员,在比赛时也经常有动手不动脚去处理来球的情况,因为是来球速度角度造成的,超过了人体极限必然形成的结果。
意识与预判,现加以大量练习,转变成自动化反映。
其实不光我们业余爱好者有这样的问题,即便是专业运动员,也经常会出现脚动不了只好用手够,明显地也是失去了重心。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预判出现了问题。你判断来球是正手,结果对手打了一条直线,打到了你的反手,你重心向正手移动了,要想回球,只好是拿手够了。
所以,这里有一个预判的问题,这很重要。
那么,如果你解决了预判,正确预测对方来球的方向,那么能否先动脚呢?
当然是能!这就需要有意识和大理练习了。
因为普通爱好者最初打的时候,没有注重脚下的步伐,也就是所有的练习和比赛,都是随心所欲的,所以都是先动手,后动脚。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肌肉记忆。大脑反映如此。
要想改变,首先要熟悉基本的乒乓球步伐,并一个一个练习一段时间。比如侧滑步,跳步,跨步,高级的有交叉步等,这些步伐是必须要知道的。并适当地加以练习。在熟练步伐的基础上,结合有球来进行训练。用多球,或者有一定水平的陪练。
最重要的是你脑子里必须推翻原来的意识,这样练习和比赛渐渐结合、消化。过个一年半载,你会觉得你比原来的“动手不动脚”要好多了。
以上是我的问题,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看乒乓球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在哪个档次。如果纯粹就是玩也就没必要苛求他在步法上如何注意移动快速反应。对于具有一定水平的人来说,他自己应该具有想改变腿部如何快速移动提高步法的主观能动性。那就让他先好好观摩许昕、柳承敏、金泽洙等人的比赛录像,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明白灵活的步法对于提高球技的重要性。除了在腿部力量、弹跳、左右跳跃、变速变向等方面进行基础训练外,在球台上练习时,有意识地给他左右大角度、吸短的球,不跑动就根本打不成,久而久之养成注意腿部快速移动的习惯并使之成为乒乓球水平的重要考核内容。
站着输出位置不动,用手臂去找球,实在是打不到才会动一动地方对吧。
这就是业余爱好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回球的质量和稳定性不能保证。但是想要改正这个陋习还是要下很大功夫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错在哪里那就是不移动,手臂用的多身体用的少,没有重心转换,转腰的力量没有用上。说的直白点固定击球动作没有练出来。也就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击球动作,也就谈不上身前击球这个概念了。
做不到每一个球都在身前击球,你就会用手臂调整技球的动作,脚就像生了根一样扎在底板上。慢慢就会养成陋习,就不容易改了。
所以第一部就是徒手挥拍联系先把正确的击球动作练出来,这样就会养成身前三角区击球的习惯,就会被动的让你去找击球点,也就开始移动了。
还有很很重要一项事情要去做就是乒乓球的基本步伐。
并步,跳步,交叉步,跨步,小碎步,侧身,扑……等基础步法。每天进行15分钟的热身步伐练习,打球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动起来了。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大力是一个整体步伐和击球动作是同事进行的,这一点一定关注一下。比如交叉步向右方移动的时候不是你到达位置后再去转腰准备击球,而是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完成了转腰随着落脚那一刻同时完成击球。这就是身体协调性的练习。
等半个月做完了,脚底不动,站着打球的坏习惯就会彻底改正了,就会想专业队那样动起来了。
如何解决乒乓球爱好者动手不动脚难题,像专业选手一样快速移动?
乒乓球业余爱好者打了很多年球,一般来说手上的感觉和技术都可以。曾有一个业余高手半开玩笑地说:“咱们的手感跟国家队差不多,主要差的是腿上的活。”这句话仔细分析还真有些道理,专业乒乓球选手都是从小通过步法的训练,都有两条粗壮的大腿,对他们来说只要能移动到位就没有接不回去的球。
很大一部分乒乓球业余爱好者根本没有步法的训练,在打比赛的时候遇到远离身体的来球,往往首先反应过来的是伸手去够球,脚底下总是比手上慢半拍。如何解决动手不动脚难题,像专业选手一样快速移动就成了乒乓球爱好者最想掌握的技术之一。
第一、蹲下去,重心下移
解决动手不动脚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要“蹲下去”。 乒乓球业余爱好者打球时往往身体是直的,腿也是直的,这样的好处是很省力,打半天球都不累。坏处就是根本移动不起来,遇到远离身体的来球,百分百先伸手。因为想要移动,腿必须先弯曲蹬地才能做到移动,就好像压缩的弹簧一样。站得直直地,等来球再屈腿蹬地移动,球早就飞过去了,所以来不及移动才会出现动手不动脚的问题。
解决方法就是要“蹲下去”,让双腿弯曲好像压缩的弹簧,保持随时能够向前、后、左、右移动的状态。当然,对乒乓球运动来说,左右移动是最普遍的。看看国家队马龙、樊振东、许昕等人在比赛中都是蹲得很深,就是为了突然间的大范围移动。乒乓球爱好者到不用蹲成专业选手那样,但起码要两腿分开略宽于肩,膝盖总要弯一些吧,身体总要前倾一些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第二、形成下意识,条件反射
乒乓球业余爱好者可能会说,我也“蹲下去”了,接球还是先伸手后动脚怎么办。乒乓球速度太快,每一板球、每一个动作都不是通过先思考再行动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平常的训练形成条件反射性的下意识回球动作。当没有训练过步法时,突然遇到远离身体的来球,先伸手是正常反应。解决这个问题起来需要花一点时间,主要是通过训练形成下意识反应就好了。
如果一点步法基础没有的乒乓球业余爱好者应该先学习一下,单步、并步和跨步的动作要领。之后可以在球台侧面,用持拍手先摸一侧球台角,然后并步移动去摸另一个球台角,然后再用并步移动回来摸原先的球台角,如此反复循环做这个动作。直拍奥运冠军韩国柳承敏的步法训练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如果一点步法基础没有的乒乓球爱好者应该先学习一下,单步、并步和跨步的动作要领。之后可以在球台侧面,用持拍手先摸一侧球台角,然后并步移动去摸另一个球台角,然后再用并步移动回来摸原先的球台角,如此反复循环做这个动作。直拍奥运冠军韩国柳承敏的步法训练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如果徒手较为熟练地完成步法训练,就可以进行球台上有球的步法训练了。最常用的是正手两点训练:供球员回球给训练者中路一个、正手一个循环反复。训练者站在反手位,先不移动用正手回击中路来球,然后用并步移动到正手位回击正手位球,再用并步移动回反手位回击中路来球,再并步移动到正手位回击正手位球,如此循环反复。初期训练可以采取一点供两个球减小移动频率降低难度。其它的多点移动击球训练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都对形成下意识移动击球有好处。
第三、形成自己的技战术套路
这一点很重要。要根据自己的打法风格来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战术套路,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技战术套路,在比赛中执行,才会考虑每球后的下一板要怎么移动怎么打,才有机会把上面的基础发挥出来,因此最后这个技战术套路才是关键。同时前面的基础也要建立,否则比赛中只能空想,任何一个套路都执行不起来。
乒乓球业余爱好者要改善动手不动脚的坏习惯,只能按部就班,逐一突破。改正坏习惯是需要毅力和坚持的,一定不要半途而废。一旦成功改正了动手不动脚的坏习惯,技术水平肯定能提高2个档次。
通过上面的讲解,乒乓球业余爱好者可以发现步法的训练比单独的手上技术更难练、更辛苦。但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当你健步如飞,灵活奔跑在比赛场上时,这一切付出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我是“杨磊谈乒乓”,我来回答。
恕我直言,爱好者之所以称之为爱好者,专业选手之所以称之为专业选手,正是因为他们两大人群之间在乒乓球专业技能领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爱好者可以像专业选手一样快速移动,那他(她)就不再是爱好者,而升级为专业选手了。
所以,我的意思,爱好者永远做不到像专业选手那样的快速移动,只能学习、接近,而不能完全实现。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换来的东西。并不是非要把爱好者一棒子打死,如果你也能做到像专业选手一样,甚至比他们付出更多,“快速移动”并不是太遥远的事情。付出,在前,即可。而不是坐而论道,整天空想。
具体如何做到呢?
刚才已经说了,我只能提一些建议,完全实现是不现实的。
比如
总而言之,提升自己是更现实的目标,完全对标专业,对于业余选手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要柳承敏和高礼泽比赛的完整视频
百度-视频-输入"北京奥运会 柳承敏",就可以了
上百度视频上找
上网找
百度
单以正手而论,柳承敏、马琳、许昕、王皓、这四大直板的正手谁最强
单以正手而论,我认为国乒王皓的正手最强,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四人区别:
第一,马琳的正手技术算是最传统的直板反胶,强调的是争抢能力,或者说绝对的上手能力:只要有任何微小的机会,一定上手打你然后终结进攻。在这个方面,马琳也是这四位中最强的;巅峰时期的马琳,对手都会长期处在某种相当困惑的状态中,而这个基础就是绝对的正手上手能力,靠着这个能力,马琳仍然能在临退役时期的超级联赛里,几乎只靠发球和后面两下,搞定相当数量的国手。
第二,柳承敏的运动能力最好,良好的爆发力带来的是绝对的高质量击球。他的争抢能力当然不如马琳,但是他的身体素质和强悍的二次启动能力给了他相比于其他四人更充足的击球时间,配合韩国队传统的正手技术,绝对球技即便在生涯末期都相当可观。
第三,许昕的状况又有不同,他对上旋球的进攻和反攻的能力应该是直板中罕见的。许昕的爆发力和二次启动能力不如柳承敏,对台内短球的抢攻能力不如马琳,但是许昕的中台覆盖面积和对上旋球回击相持的能力,是强于柳承敏和马琳的。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对于别人来说差不多能打死的上旋球,很多时候许昕能依靠步伐移动能力和对上旋球的感觉反拉回来,质量还不低。
第四,王皓的情况又有点不同,作为直板来说,王皓的套路实际上非常重视近台上手之后的反手衔接,压住对手之后用正手终结进攻,并不很强调正手的连续走位。相比马琳来说,王皓的争抢几乎都是用反手实现的。他的移动能力其实并不突出,但是一旦进入王皓的节奏,他正手的质量,连续能力和稳定性这三条综合起来,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连续下来的综合质量可能是这四个人里最高的。
总的来说,这四位运动员中,马琳的正手能力强调的直板反胶传统的争抢和上手能力;柳承敏是非常强调的技巧性能手;许昕是直板中不太多见的上旋相持能力;王皓则是经常被人忽视的高质量。
柳承敏又一次吓出国乒一身冷汗,07世乒赛,与王励勤大战7局落败
在世界乒坛中,不管反手技术如何发展,正手始终是最强得分手段,曾经有两位正手极为暴力的选手都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正手”,一位是横板第一正手王励勤,一位是直板第一正手柳承敏。 2007年第49届世乒赛,男单半决赛,王励勤与柳承敏相遇了,两人到底谁是世界第一正手,即将一决高下。 第一局,柳承敏迅速进入状态,正手侧身爆冲频频得分,开局5-1领先。 王励勤奋力追赶,柳承敏还是保持领先优势,9-5。 柳承敏发斜线球,王励勤正手挑球出界,10-5。 柳承敏发中路,王励勤摆短,柳承敏再摆,王励勤正手挑斜线,10-6。 王励勤发短球,柳承敏摆短,王励勤挑打出界,柳承敏11-6拿下开门红。 第二局,王励勤调右压左,使得柳承敏不敢放心地侧身爆冲,开局6-3领先,连得5分,以11-3轻松拿下,扳平比分。 第三局,王励勤继续采用调右压左战术,时不时变柳承敏的正手空当,柳承敏很被动,王励勤7-1领先。 柳承敏凭借强势正手爆冲与巨转的发球频频追分,追成5-7。 王励勤利用两个发球稳住阵脚,9-5。 柳承敏两个发球抢攻得分,7-9。 王励勤反手拉中路,柳承敏侧身反拉出界,10-7。 王励勤发短球,柳承敏摆短,王励勤正手挑斜线,柳承敏反拉出界,11-7,王励勤再下一城。 第四局,王励勤盯准柳承敏的正手空当,取得良好效果,5-1领先。 柳承敏施展超强的步法,救回难度极大的球,还逼得王励勤放高球,柳承敏大力扣杀得分,士气大振,连续追分,追成7平。 柳承敏两板正手快攻,8-7。 柳承敏反手爆拉之后接着正手爆冲,9-7。 柳承敏连续拉球,王励勤放高球,连放几板后反手反拉,柳承敏正手扣杀出界,9-8,王励勤的场外指导刘国梁叫了暂停。 比赛重新开始,柳承敏发中路短球,王励勤反手拨球,柳承敏侧身正手抢冲下网,9平。 王励勤发短球,柳承敏摆短,王励勤再摆,柳承敏正手爆冲斜线,10-9。 王励勤发下旋,柳承敏搓球下网,10平。 柳承敏发中路短球,王励勤反手拨球,柳承敏侧身正手抢冲下网,10-11。 王励勤发短球,柳承敏正手爆冲斜线,11平。 柳承敏发下旋,王励勤搓球下网,12-11。 王励勤发不转球,柳承敏拉球出界,12平。 王励勤调动柳承敏,柳承敏被迫放高球,王励勤大力扣杀,13-12。 王励勤拉斜线,柳承敏反拉,王励勤再拉出界,13平。 柳承敏发球后侧身正手爆冲直线,14-13。 王励勤反手拉斜线,柳承敏侧身正手反拉直线出界,14平。 柳承敏侧身正手爆冲直线,王励勤反拉,柳承敏飞身上步反拉,15-14。 王励勤发球下网自杀,柳承敏16-14拿下,扳成2-2平。 第五局,王励勤重新掌控比赛节奏,5-3领先。 两人中远台相持对拉,王励勤得分,这一球充分显示了王励勤深厚的正手实力,全场喝彩,6-3。 王励勤扩大优势,10-6拿到局点,11-6拿下。 第六局,两人陷入拉锯战,比分交替上升,一直打到7平。 柳承敏突然发威,连得3分,10-7拿到局点。 柳承敏连续拉对方反手位,王励勤连续反手拨球防住,柳承敏再拉,王励勤变线到柳承敏正手空当,10-8。 王励勤发短球,柳承敏摆短,王励勤正手抢冲,9-10。 王励勤反手拨中路再变对方正手空当,10平。 两人中远台相持对拉,柳承敏大范围跑动,极为精彩,王励勤反拉出界,柳承敏11-10。 王励勤发短球,柳承敏正手挑打,12-10拿下,扳成3-3平。 第七局,两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精彩场面不断,2平。 王励勤**柳承敏放高球,王励勤连续拉,柳承敏连续放高球,王励勤发力,柳承敏放出界,3-2。 这一球提升了王励勤的士气,连得2分,5-2领先,交换场地。 王励勤牢牢把握领先优势,9-7领先。 王励勤反手拨直线,柳承敏正手反拉出界,懊恼得跳脚,王励勤10-7拿到赛点。 王励勤发短球,柳承敏摆短,王励勤再摆,柳承敏反手拉球出界,王励勤11-7拿下,以4-3险胜,晋级决赛。 柳承敏最终获得铜牌,他虽然输了,但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暴力美学与旺盛斗志让人印象深刻。 乒乓网太阳目标
乒乓球运动员许昕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许昕,1990年出生,16岁进入国家一队,目前世界排名第一。许昕属于传统打法,左手直握球拍,是现役主力队员里唯一一位左手、直拍运动员。世界三大赛事中,目前也仅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和马龙的交战,许昕也是败多胜少。成绩相对于马龙,也显得“单薄”了些。但这并不影响许昕的实力。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那极富创造力的左手。
比赛时,他总喜欢用他那正手刁钻的落点将对手击败,这也源自于他步伐的灵活与强大的手感。也因为许昕左手执拍,所以相对于单打,他在双打和团体方面,更容易发挥作用。然后就是他的技术风格。
他的球风和他这个人一样,虽然不够狠,但他有耐性,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好,他可以靠周旋来取胜。在比赛中,他会如蟒蛇般缠着对手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大蟒”这个外号也是由此而来。除此之外,他还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看许昕打球总感觉在看表演,架子拉的大,但是推高、高调他都能接住,他那一揽子动作,又是海底捞月,又是背后击球,不仅好看到让人叹为观止,更是能让对手瞬间蒙圈。许昕的正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论是近台中台远台的弧圈球能力都是超强的,尤其是比赛中的远台对拉更加的赏心悦目,虽然是退到中远台拉球,但是拉球动作潇洒自如,弧线优美,稳定性强。
不过许昕也有弱点,他的球风不够硬,比赛中主要靠旋球的能力来获胜,所以让队友很苦恼。但在**力方面,许昕不够狠,没有快速终结比赛的能力。以往的直板正手,以狠辣著称,像刘国梁马琳都是这样,柳承敏更是如此,所以都抢的非常厉害,基本都是打上升点或者高点球。而许昕,反而很多时候将节奏慢下来了,他喜欢退台,喜欢拉下降前期,球的弧圈明显而又强烈。因为击球时机晚一些,所以容易被对手进攻,但是许昕中远台的周旋能力也是非常强,往往在正手的对抗中能够获胜。
刘国梁对许昕十分重视,在日常的训练中,他也总是帮助许昕去分析问题。不仅仅因为许昕的潜力巨大,也是因为他目前是国乒的顶梁柱。因为他可以在单打、双打两线作战,身兼三项,不愧为"劳模"。
提起许昕不得不提,7月26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中,中国组合许昕/刘诗雯在先胜2局的情况下遭遇逆转,以3:4惜败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遗憾收获银牌。这是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中国队首次在乒乓球项目上丢金。
这场我全程看完的唯一一场比赛,知道结果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心疼两位运动员,他们比我们所有人更渴望得到这枚金牌,因为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我不会去懊恼也根本没有资格去指责两位运动员的表现,作为全程看完比赛的人,客观评价,日本对手配合得很好,而且奥运会混合双打史无前例,而体育竞技有万种可能。
更多文章:

阿贾克斯豪门(阿贾克斯是豪门吗,为什么阿贾克斯青训那么好,我非常欣赏阿贾克斯青训系统,)
2024年4月4日 04:50

江西联盛足球最新消息(江西联盛足球俱乐部15年引进哪些球员)
2025年2月25日 15:51

有军籍的运动员(在中国体育史上,都有哪些运动员曾经是军人出身呢)
2025年3月26日 02:57

马拉多纳遗体告别仪式举行(马拉多纳遗体告别现场混乱,前妻做主提前下葬,取消悼念3天活动)
2024年11月11日 01:30

曼联92班电影(想在优酷上看 曼联92班 但是开了之后显示 付费电影下线 什么意思)
2023年11月1日 11:40

曼城大卫席尔瓦位置(最被低估的五位中场球员!有些球员生不逢时,有些甘当配角)
2024年1月16日 21:20

广州亚运城租房(自住婚房,总价350万,买哪里盈彩美居、美林湖畔、珠江铂世湾、兰亭盛荟)
2025年4月18日 22:54

杜兰特27分斩获2连胜,死神回归,杜兰特本赛季目前为止的表现是什么水平
2023年10月15日 12:54